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诗经>中的"v之v之"句式,并对前人认为不属于"v之v之"句式的"左之左之"、"右之右之"和"神之听之"等三句作了重点探讨,认为它们也应属于"v之v之"句式.  相似文献   

2.
新兴句式有没有V与传统句式V没V在句法上有明显区别,虽然语义相近可以相互变换,但有没有V在语用中表示出希望对方作出自己所期盼的回答,有明显的主观意愿倾向。  相似文献   

3.
汉语的语法结构形式除具有语法意义之外,还隐含着较为丰富的修辞意义,词的重叠结构具有情感特征、描写功能;短语固化结构中的“一v—v”式有描绘功能、“N中的N”式具有突显功能;句式中的“s比N还N”句式有强化主语“s”的语义含义,突出主语特征,有说话者的主观评价;“N就是N”句式使句子意义强化,加上语境的补充,使之有想象空间,扩大含义;“N2(全体)是N1(个体)”句式强调宾语、凸显宾语。’  相似文献   

4.
“没有Vp以前”句式的结构特征和语义表达曾引起过广泛的争议。大量的语言事实和交际理论证实这是一个交际范围极其广阔、交际效果十分明显的有用句式,应当在句式的大家庭中有其合法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先秦散文中有一定数量的主谓倒装句。这种句式虽没有宾语前置句式那么复杂,而且早已被人们所承认,但是,对这种句式的特点则研究得不够,许多语法书上都是一带而过,语焉不详。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语境特点:先秦散文中的主谓倒装句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受语言环境的制约。这种变序句  相似文献   

6.
《祖堂集》是唐五代时期语言的重要资料,“还(有)…也无”是其中一个典型的疑问句式,这个句式已有许多专家讨论过,但没有人将它与闽南方言“有无”疑问句式联系起来考察,而闽南方言的定型大约也在唐五代时期,笔者认为这两个句式在结构形式与语法意义上有着系列的对应关系,本文通过具体语料的分析对比,提出唐五代时期“还(有)…也无”的句式应当是闽南方言“有无”疑问句式的前身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句式叙述性“有没有VP”的出现,势必对普通话句式的格局产生一定的影响。它与普通话传统用语“VP没有”都是选择问句,表达的基本意义相近,使用时,人们往往把这两种形式看成是完全等同的。本文着眼于这两种句式的“微殊”,试从形成模式、问话期待、语义重心和回答方式、句式特点和变换方式上作一些探讨,以期更好地指导人们的言语实践。  相似文献   

8.
“有没有 VP”疑问句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在香港片语言中,常用“有没有VP”疑问句式:有没有上过四川馆子?有没有看过《末代皇帝》?有没有调查过他的背景?对于这种句式,笔者有个认识过程。1985年5月,在香港参加“普通话(国语)教学与测试研讨会”,提交了论文《普通话语法、词汇、语音测试问题的探讨》。文中提到:“你到底有没有这么想过”是方言口语的说法,普通话里应说成“你到  相似文献   

9.
一、打牢句式语法和词汇基础阅读理解是对学生英语学习的综合性考察,一篇文章,归根到底是由单词以一定的句式排列组合而来的,没有句式和词汇量作为基础,阅读理解就成为了空谈。1.句式语法句式语法是一个句子的架构方法,在阅读理解中,尤其是长句,句式语法的把握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语篇语用学的分析法,对歧义语篇的语用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歧义语篇中,歧义句往往处于因果关系语境中,充任语篇中因段或果段中的一环,没有明显的表衔接的因果标记词。此外,通过与汉语其他句式的比较发现,"委婉含蓄"整个事件的过程及结果是歧义句式的知觉视点,而表达说话者的主观心理情绪则是歧义句式的观念视点。  相似文献   

11.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在句法和语义上都紧密联系的两种句式,但二者在自然语言中又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其差异的原因在于两种句式本身语法意义上的差别以及"把"和"被"的标记作用不同。要解释两种句式的差异,需要从语义入手来探讨两种句式中论元成分和语义角色的不同,进而对比两种句式在语义和语用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12.
除了X还是X"是一种特殊的句式",除了"和"还是"后面的句法成分是同质的。在语用上,该句式有扩大语境效果和表现主观性的语用价值。句式的修辞效果明显,具有强调纯粹性、凸显唯一性、体现单调性和增强形象性等修辞功能。  相似文献   

13.
英语中有“偏旁”吗?没有吧,有吗?那么下面这些字母组合,可看作“偏旁”吗?1.-tch构成动词或名词,具有“手的动作”的含义。如:catch v.抓fetch v.取hitch v.勾住,搭match n.比赛tretch v.伸展snatch v.夺,夺取scratch v.抓,搔switch v.开,转stitch v.缝  相似文献   

14.
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加"之"的句式与主语和谓语之间加"之"的句式有两个相互对立的特点1.前者的"之"必不可少而后者的"之"不是非有不可;2.前者的动词性词语另有一个确定的主语而后者的谓语部分没有也不必有另一个主语.据此,"句读之不知"不是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加"之"的句式,而是主语和谓语之间加"之"的句式.  相似文献   

15.
二、同义歧形词汇上没有绝对的同义词,句法上也没有绝对的同义歧形。几种不同的句法形式表达相同的语义内容,往往在语义、重点、色彩等等方面有细微的差别。某些上下文里比较恰当的句式,换在另一些上下文里就未必合适。另一方面,在这种语言环境里,某些句式可以彼此通用,而在那种语言环境里,另外一些句式又看不出什么区别来。这样,相同而又不同,不同而又相同,形形色色,纵横交错,构成句法上的一  相似文献   

16.
被动句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一般认为,主语是受事的,句子就叫做被动句。被动句又分为两类:一类是意念被动句,它是一种没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另一类是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其中,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只能从主语同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上去理解,而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常见的有四种形式,分别是"被"字被动句式、"见"字被动句式、"于"字被动句式、"为"字被动句式。  相似文献   

17.
从文言句式发展而来的"以A为B"句,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很多情况下没有可以替代的表达方式。作为一种"有标识性词的句式",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上有其独特之处。在语用上主要表现为受到语体的限制,有焦点标记功能,其中A是对比焦点,"以"是焦点敏感算子。  相似文献   

18.
《考试》2007,(Z4)
金牌教练精讲考纲细读"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的应用能力。其中选用句式是根据上下文特定语境在句式、连贯、表情达意等方面的要求或根据题目要求,选择使用恰当的句式,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仿用句式是根据题目要求,依照特定句子的句式写—句或几向话。变换句式则是根据题目的要求,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改换句子的句式。这类试题大多呈开放状态,没有固定的答案。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
  (1)Knowledge objectives(知识目标)
  掌握famous,Europe,something,decide,think about ,leave, countryside,nature,relaxing,forget,spend 等词和词组的运用及其句式be +v -ing 现在进行时表将来。
  (2)Skills -based objectives:(能力目标)
  能够结合进行时表将来的句式,围绕假期计划设计不同的任务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仿段与仿篇     
仿段指从局部上模仿范文的一种形式,主要包括句式表达,段落构成、开头、结尾等。学生在仿写时,切不可生搬硬套,而要引导仿写在写作上有明显特征,独具特点的片段。如教学《珍贵的教科书》时,第二自然段写到:当时我们的学习条件非常艰苦,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