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3 毫秒
1.
以钛酸四丁酯和硝酸钙为原料,用改进的固相反应法成功合成了CaTiO3:Pr红色荧光粉.为了提高这种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加入铝离子作为电荷补偿剂,硼酸作为助熔剂,以及加入锌离子和镁离子替代一部分钙离子,并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X射线衍射、荧光分光光度计和扫描电镜研究了CaTiO3:Pr的物相组成,发光性质和颗粒形貌.结果表明一定量的硼酸、铝离子、镁离子、锌离子能够有效的提高CaTiO3:Pr红色荧光粉发光强度.余辉曲线和发光亮度表明当硼酸与硝酸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3,铝离子与硝酸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01时Ca0.8Zn0.2TiO3:Pr,Ca0.9Mg0.1TiO3:Pr样品具有最佳的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以熔盐法制备珠光颜料用片状氧化铁的最佳制备条件的探讨过程,通过在不同条件如熔盐种类、熔盐用量、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下进行合成,并使用光学显微镜对产品形貌和尺寸进行观察,从而推断出助熔剂法合成片状氧化铁的最佳条件.通过研究发现,在采用Na2SO4+K2SO4作为复合熔盐,并且熔盐用量与三氯化铁的摩尔比为5的条件下制备前驱体,在1 100℃下煅烧4 h,可得到平均粒径约为20μm,表面平整,形貌良好的六角形片状氧化铁晶体.并对制备的片状氧化铁进行了包覆二氧化钛应用尝试,表明该法制备的片状氧化铁满足珠光颜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分别以Na Cl、KCl、Li2CO3、化学计量比为1:1的(KCl+Na Cl)为助熔剂,采用熔盐法制备了Ca0.99(WO4)0.5(Mo O4)0.5:0.01Eu3+红色荧光粉。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不同类型的助熔剂对Ca0.99(WO4)0.5(Mo O4)0.5:0.01Eu3+荧光粉的颗粒形貌和荧光性能的影响,以及复合助熔剂(KCl+Na Cl)的含量变化对荧光粉的颗粒形貌和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a Cl、KCl、Li2CO3分别作为助熔剂时,荧光粉荧光强度增幅程度小,而(KCl+Na Cl)作为助熔剂,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增幅程度大。当(KCl+Na Cl)复合助熔剂含量为1.5 g,粉体的荧光强度较大,颗粒分散性较好,粒度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4.
熔盐法合成无机粉体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熔盐法是一种制备无机粉体材料的新方法.本文简要说明了熔盐合成法的原理和特点,从合成颗粒状氧化物粉体、片状氧化物、针棒状氧化物等方面综述了该方法的研究进展,并概述了熔盐合成法尚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Y^3+-doped (Bi 1/2 Na 1/2) TiO 3-CaTiO 3-BaTiO 3 (BNCBT)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resistivity (PTCR) ceramics sintered in air atmosphere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Bi 1/2 Na 1/2) TiO 3 (BNT) component can remarkably increase the onset temperature T c of PTCR ceramics with the expense of the resistivity R 25 increase. CaTiO 3 (9–27 mol%) component can decrease the resistivity, and adjust the effects of BNT phase on the T c point. For the sample containing 3 mol% CaTiO 3 , T c raises from 122 ℃ to 153 ℃ when only 0.6 mol% BNT added, while for the ones with higher CaTiO 3 content (9–27 mol%), T c is only increased by a rate of 8–9℃/1.0 mol% BNT. The effects of BNT and CaTiO 3 components on R25/Rmin (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effect)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6.
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Ca1-xCdxTiO3:Pr^3+的物相组成及发光性质。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研究表明掺入适量的Cd^2+物相组成为CaTiO2。激发光谱是峰值位于330nm附近的宽带谱,发射光谱是峰值在625nm半宽度为20nm的带谱。对应Pr^3+的ID2-3H4跃迁发射。发光强度随基质组分Cd/Ca摩尔比和合成温度而变化。Cd^2+的最佳含量在15%~20%.  相似文献   

7.
以十八水合硫酸铝作为铝源,采用熔盐法制备了片状六方形氧化铝晶体.通过激光粒度仪、XRD和光学显微镜等检测手段,系统考察了复合熔盐的用量,磷化剂的用量,钛盐的用量,煅烧过程的升温速率以及添加晶种等对晶体的生长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熔盐与铝盐的比例为4,磷化剂的用量为1.0%,钛盐的用量为1.O%的情况下,可以制备出具有粒径为12μm的六角片状氧化铝.  相似文献   

8.
采用甘氨酸燃烧法制备了Y_2O_3:Eu~(3+)荧光粉,甘氨酸与硝酸盐物质的量之比为0.3,氧化铕与氧化钇的比例在0.9%~15%范围荧光性能都很好,并对发光性能、颗粒粒度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针对"CaCl2溶液能否与NaHCO3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以及"CaCl2溶液能否用于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这两个问题展开探究。实验发现:CaCl2溶液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由此推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2NaHCO3=CaCO3↓+H2O+CO2↑+2NaCl。由于不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分别与CaCl2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存在差别,因此可利用CaCl2溶液来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相似文献   

10.
运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在SiO2/Si衬底上制备了BiFeO3薄膜.研究表明,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分别为500℃、1 h的条件下,并且运用XRD及表面扫描电镜(SEM)分析,可制备出纯相的BiFeO3薄膜,R3m点群.  相似文献   

11.
《嘉应学院学报》2016,(5):31-35
使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CaGa_2O_4:Eu~(3+)红色荧光粉材料,并研究了其物相结构,激发和发射光谱以及能量传递机制.结果表明,CaGa_2O_4:Eu~(3+)荧光粉材料在255 nm的紫外光激发下其发射光谱有两个发射带:1)弱基质的发射介于420~550 nm;2)线状Eu~(3+)的特征发射位于550~750 nm,分别属于Eu~(3+)的~5D_0-~7F_0,~5D_0-~7F_1,~5D_0-~7F_2,~5D_0-~7F_3和~5D_0-~7F_4特征跃迁,其中~5D_0-~7F_2跃迁(617 nm)最强,属于电偶极跃迁,表明掺杂后Eu~(3+)离子占据扭曲的非反演对称中心的格位.Eu~(3+)离子的最佳掺杂浓度为0.04.本实验证明了基质和Eu~(3+)离子间存在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采用第一性原理投影缀加波方法(PAW),应用广义梯度近似(GGA)处理交换关联能,计算了正交CaTiO3块体材料的晶格参数、电子能带结构、态密度和光学性质。几何优化结果获得的晶格参数和原子坐标与已有的理论和实验数据很吻合。研究表明,正交CaTiO3是带隙为2.43 eV,价带顶和导带底都在Γ点的直接带隙半导体,价带顶和导带底主要由Ti-3d,O-2p态杂化而成。另外,计算了正交CaTiO3的吸收光谱,发现在波长较短的紫外光波段有一强烈吸收峰,基于能带和态密度分析了吸收光谱与电子跃迁间的关系,为正交CaTiO3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FeCl2、FeCl3为原料,在低温环境下,采用超声波辅助并结合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Fe3O4.考察了Fe3+∶Fe2+摩尔比、超声震荡时间、pH值、晶化温度、晶化时间5个因素对制备纳米Fe3O4的影响.确定制备纳米Fe3O4了的最佳方案为A3B3C4D2E3,即n(Fe3+)∶n(Fe2+)=1∶3、超声震荡15 min、pH=12、晶化温度30℃、晶化时间2h.  相似文献   

14.
杨志平  杜宁  韩哲 《唐山学院学报》2010,23(6):60-61,93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CaBa2(BO3)2∶Eu2+绿色荧光粉,并对其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该荧光粉在近紫外线激发下的发射光谱为峰值位于537 nm的带状谱,对应了Eu2+的4f65d1→4f7的特征跃迁发射;监测537 nm的发射峰,得到CaBa2(BO3)2∶Eu2+激发光谱为250~500 nm的宽带谱,能与产生350~410 nm辐射的UVLED管芯很好地匹配。Eu2+掺入量和H3BO3的用量对样品发光强度都有影响,当Eu2+的掺入量达到2%,H3BO3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03倍时,样品可达到最佳发光亮度。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型的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SrMoO4:Eu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法合成了红色荧光粉SrMoO4:Eu3 并对它的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它的激发谱为双峰结构,两主峰分别位于394nm的近紫外区和464nm的蓝色可见光区。发射谱为线谱,主峰峰值为624nm,这是能与紫外和蓝色芯片符合的很好的红光。所以它是一种很好的制备白光LED用的荧光粉材料。  相似文献   

16.
以发根农杆菌作为-种天然的生物模板,CaCl2为钙源,Na2CO3为碳酸根源,在细胞表面进行结晶,从而制得纳米级CaCO3.此方法开辟了利用简单的生物化学方法,以农杆茵为模板合成纳米级CaCO3的-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TiC增强涂层以钛铁粉、铁粉、铬粉和碳的前驱体(蔗糖)等为原料,通过前驱体碳化复合技术制备了Fe-Cr-Ti-C等离子熔覆复合粉末,并通过等离子熔覆技术在Q235钢表面成功原位合成.采用SEM、XRD和EDS对涂层的相组成和显微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在室温干滑动磨损条件下测试了该涂层的耐磨性能.结果表明,等离子熔覆涂层由原位合成的TiC相和(Cr,Fe)7C3共晶相与奥氏体相构成,与基材完全冶金结合.涂层中碳化物TiC呈现梯度分布,并且涂层的熔合区和中部区域TiC颗粒形状大多呈现粒状,涂层的表层区域部分TiC颗粒呈现树枝状.涂层的硬度从表面到熔合区相差不大,平均显微硬度约是HV02750,是基体金属的3.2倍.涂层磨损质量约是基体金属的1/12,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为增强Tb3+离子在近紫外区的激发效率,采用水热法制备新型单相Ce3+,Tb3+掺杂的KY(CO3)2稀土发光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热重差热分析和光致发光光谱分别对发光材料的物相结构、热稳定性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e3+和Tb3+可以有效地替代KY(CO3)2晶格中的Y3+,合成新型稀土掺杂的KY(CO3)2...  相似文献   

19.
制备了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2-4/Fe2O3,并依照傅-克烷基化反应的原理,以对叔丁基苯酚的合成为探针反应,考察了硫酸浸渍浓度、焙烧温度等制备条件对SO2-4/Fe2O3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表明:制备催化剂的适宜条件为硫酸的浸渍浓度为0.5 mol·L-1,焙烧温度为550℃,活化时间4 h.利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SO2-4/Fe2O3催化甲基叔丁基醚与苯酚的烷基化反应合成对叔丁基苯酚,在苯酚与甲基叔丁基醚的投料摩尔比为1:2.0,催化剂的用量占反应物总投料质量的4%,反应时间为3 h,反应温度为90℃下,烷基化反应收率为80.8%.  相似文献   

20.
以廉价的氢氧化铝、氢氧化钠和硫酸铵为主要原料,成功制备了SO42-/γ-Al2O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将其用于乙酸正丁酯合成反应,并探讨了催化剂制备条件(浸渍液浓度、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O42-/γ-Al2O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浸渍液浓度1.2 mol·L-1,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3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