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缺额分配,到市场经济时代的双向选择,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经历的大跨越,它助推着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功效最大化。然而如今,当一些发达城市的教育财政已能确保"三个增长"、城乡与区域内部的硬件条件基本实现均衡,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提升时,人们发现对优秀教师的"争夺"成为学校吸引好生源、提升好品质的重要砝码。于是,一个问题出现了:优秀教师永远是少数,而"人往高处走"的正常心态又使得优秀教师往往集聚于优质学校。优秀教师如何打破"一校所有",正成为教育真正走向内涵均衡的关键。认识到这点,"教师流动"的各种探索,开始在全国许多城市中悄然进行。  相似文献   

2.
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缺额分配,到市场经济时代的双向选择,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经历的大跨越,它助推着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功效最大化。然而如今,当一些发达城市的教育财政已能确保"三个增长"、城乡与区域内部的硬件条件基本实现均衡,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提升时,人们发现对优秀教师的"争夺"成为学校吸引好生源、提升好品质的重要砝码。于是,一个问题出现了:优秀教师永远是少数,而"人往高处走"的正常心态又使得优秀教师往往集聚于优质学校。优秀教师如何打破"一校所有",正成为教育真正走向内涵均衡的关键。认识到这点,"教师流动"的各种探索,开始在全国许多城市中悄然进行。  相似文献   

3.
21世纪初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优质学校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优质学校,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成为教育的重要选择。优质学校发展与教育均衡发展、与学校个性化特色发展、与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与教师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城乡:从"二元分割"转向"抱团发展" 襄阳市襄城区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且相对集中,城乡教育发展极不均衡,属于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实施城乡学校互动工程,以城乡学校"抱团"发展的模式,整合城乡教育资源,引导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流动,逐步从城乡教育的二元分割走向区域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5.
优质教育资源的标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当经济条件较差、教育政策尚不能以均衡和公平为优先选择之时,优质教育资源更多体现在学校硬件方面。因为学校优良的设施设备条件,能吸引更多优秀教师流向本校,并促使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教育政策开始把均衡和公平作为首要原则之时,反映优质教育资源的指标逐渐转向考察师资的学历层次。  相似文献   

6.
师资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教育资源的标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当经济条件较差、教育政策尚不能以均衡和公平为优先选择之时,优质教育资源更多体现在学校硬件方面。因为学校优良的设施设备条件,能吸引更多优秀教师流向本校,并促使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提高教  相似文献   

7.
在浦东,“优质教育资源辐射”成为了新区被国务院批准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以来政府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上的一出“重头戏”。自2006年东沟中学被成功。托管”以来,浦东便开始着力探索多种不同的模式与机制,将优质教育资源。嫁接”到教育相对薄弱的地区,培育和催生出新的优质教育资源,从而实现城郊教育—体化目标。新区社发局副局长张锦华说:“浦东新区将大力探索多种各具特色的模式,通过优质资源辐射让现有的薄弱学校走向优质,让新建的学校获得较高的起点,让全区的教育水平走向均衡。”  相似文献   

8.
目前,均衡教育资源已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热门话题,重点学校的教育资源也成了讨论的一个焦点。重点学校的教育资源无疑是优质的.因此有的同志呼吁“警惕名校对教育资源的垄断现象”.有的甚至竭力主张取消重点学校。笔认为.建设重点学校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现阶段.区域教育应当确立“为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而建好重点学校”的教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重点学校的职能,推进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化。本根据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从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等方面,阐述以下观点。  相似文献   

9.
"教育均衡发展"是党和政府对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项新要求,是素质教育发展到现阶段的新内涵,也是中小学校为促进社会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使命."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内涵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享有国家义务教育法律规定的教育权利,享受公平、合理的教育资源,促进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其核心是教育的民主化、公平化,是尊重每一个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当前,我们要真正办好学校.就必须把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作为学校的工作重点,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认真落实.  相似文献   

10.
目前,均衡教育资源已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热门话题,重点学校的教育资源也成了讨论的一个焦点。重点学校的教育资源无疑是优质的,因此有的同志呼吁“警惕名校对教育资源的垄断现象”,有的甚至竭力主张取消重点学校。笔者认为,建设重点学校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现阶段,区域教育应当确立“为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而建好重点学校”的教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重点学校的职能,推进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化。本文根据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从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等方面,阐述以下观点。  相似文献   

11.
正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使更多的学生得到优质教育,浙江省嘉善县大力推行"教师流动"这一实质性措施,城镇上的优秀教师进入到边远的农村学校,将全新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方法带给了边远农村学校的学生。但笔者认为,如果仅仅是将优秀教师输入到农村学校,与农村学校的教师对调三年,这还是一种形式上的流动;对于农村学校而言,惠及的可能只是一两个班或一两届学生而已。因此,为实现长期的教育均衡,城镇上的优质学校需要主动地承担起对流入教师的专  相似文献   

12.
冯松 《河北教育》2010,(4):12-13
城乡一体化的新农村建设,其重要标识之一是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而深层次的均衡,不仅在于教育投入的均衡,更在于以优秀教师为代表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就北戴河区而言,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虽已达到一定水平,但由于城乡之间地理、文化和经济背景上的客观差异,优秀教师数量不足和分布不均,农村及偏远薄弱学校教师结构性缺编等问题,仍是阻碍区域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3.
教育均衡发展,应是城镇教育与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在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又存在着乡镇中心地区与偏远山村之间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湘西自治州进行了"一乡一校"寄宿制学校试点工作,在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能力、增强学生素质、解放农村劳动力等方面显现出一定的优越性,为实现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并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由于城镇化建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一乡一校"寄宿制学校办学模式应该成为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到今天,在消除区域间、学校间硬件环境不均衡的基础上,怎样实现各学校之间软环境的优质均衡是一个重要课题。西城区是北京的中心城区,有着众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但也不是每一所学校都是“四中”、“八中”、“北师大实验中学”,因此,怎样让那些普通的学校也成为优质的学校?西城区给出的答案是:通过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挖掘学校内在的活力和特色,提升教育内涵,打造优质教育品牌。  相似文献   

15.
《教育》2009,(7)
如何解决义务教育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城市择校问题?关键词读解义务教育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城市择校现象严重将导致教育不公平,而教育不公平又将导致社会不公平,所以这个问题一直是近年来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有网民认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把所有公办义务阶段学校全部社会化,人事权统归一个部门主管,这是均衡教育资源的根本保证。在此基础上只要做到三个统一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由于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使优质教育资源成为教育需求者争相抢夺的"焦点",于是,大班额的现象日益突出.七八十人的班级成为优质学校普遍的现象,有的学校一个班甚至高达九十近百人.  相似文献   

17.
价值领导力是校长领导力的核心,对学校育人质量和发展方向具有深刻影响。进入新时代,将"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根本任务转化为学校育人实践和高效行动,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高质量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要,彰显学校参与国际基础教育治理的中国教育经验与智慧,这对我国中小学校长的价值领导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时代基础教育面临新任务、新要求的背景下,提升优质中小学校长的价值领导力应从三个方面着力:追求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育人目标的愿景领导力;助力城乡"教育共同体"优质均衡发展的协同领导力;引领全球基础教育治理的国际合作领导力。  相似文献   

18.
在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中,一些地区率先探索优质学校、名校或城市学校与一般学校、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联姻",通过这种方式对区域教育资源进行重组、整合与优化,实行"搁绑"发展,以强力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于是,许多地区纷纷效仿,"捆绑发展"模式也就成为当下教育行政干预、强力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机制与策略.在总结与反思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来探析"捆绑发展"的内涵与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中,一些地区率先探索优质学校、名校或城市学校与一般学校、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联姻",通过这种方式对区域教育资源进行重组、整合与优化,实行"搁绑"发展,以强力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于是,许多地区纷纷效仿,"捆绑发展"模式也就成为当下教育行政干预、强力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机制与策略.在总结与反思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来探析"捆绑发展"的内涵与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连云港市以教育现代化建设为抓手,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注重教育内涵建设,狠抓教育质量提升,有力促进了全市基础教育优质发展。注重公平,全面拓展优质教育资源。重点推进"城区学校改造工程"、"教育技术装备升级改造工程"等,学校办学条件极大改善。实施薄弱学校质量提升工程,5所学校课程建设项目通过省级评审,5个县(区)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省级督导评估。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建成全市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