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恩来的人格精神与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周恩来对传统文化慎思而明辨的科学态度,挖掘了周恩来关于传统文化的两面性、区分精华与糟粕的标准以及学习古代和外国的东西要把它溶化在我们创作中的比较系统的精辟论述;认为周恩来人格精神的东方特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大同理想”、儒学中关于道德践履精神以及“君子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对近来学术界提出的关于传统文化对周恩来人格精神的负面影响问题提出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2.
本分析了杨靖宇对传统化的慎思而明辨的科学态度。挖掘了传统化对杨靖宇人格精神形成的积极影响。在杨靖宇研究上,也初步提出了传统化对杨靖宇人格精神产生负面影响的学术看法。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信条一脉相承,植根于中国千百年来的历史文化传统。全面发展的人首先是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么,如何培养一个有道德的人呢?笔者认为,中国千百年的传统文化有着极为丰富的资源可资借鉴和利用。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引领中国思想发展两千多年,并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代表,在当今时代是不可多得的世界文化精髓。优秀传统文化注重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人格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恩来对于各种思想文化在有所取舍的基础上善于兼容包蓄。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周恩来人格的影响需要在各种因素中客观地分析出重点因素,又不能不牵涉到对周恩来人格影响甚巨的马克思主义。文章第一部分探讨周恩来为什么很少在较高层面上广泛地论及传统文化并有意无意地回避与“旧事物”的联系以及从传统文化角度去研究周恩来人格是否会降低其党性光辉的问题;第二部分考察了周恩来认识各种文化观念和“一切主义”的经过以及对它们不同的认识态度;第三部分剖析了周恩来对于儒家文化的态度有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及其不同的立论基点;第四部分阐释了明显影响周恩来人格的原始儒学中的君子观问题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淀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是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是培养民族自信心和国民向心凝聚力量最深厚的土壤。“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能否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创新的关系,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要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创新的关系,至少要把握以下三点: 首先,创新必须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才能实现其提高国家和民族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目的。这是因为: 第一,文化的发展具有很…  相似文献   

6.
“人格是人生观的一个重要范畴”,一般地讲,一个人的人格亦即一个人的“为人”,它包含“一个人的心情胸怀和德行事业”。教育是塑造人的活动,而代表人的最本质的特征是人格,所以美国教育家杜威说:“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格”精神内涵,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文化素质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代价值。一、人格概念界说人格,这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的概念,例如说“张三人格高尚”,“李四人格卑鄙”,“不要污辱人格”等。何谓人格?人格一词源于拉丁文Persona,意即面具。所谓面具就是…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与人格养成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是人格化的文化,中华儿女的独特人格是文化化的人格。中国古代悠久的传统文化遗产哺育和铸造出中华儿女的独特人格,中华儿女的独特人格特征又充实和丰富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遗产。人格化的文化,文化化的人格,以及两者的有机交融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传统和中华儿女独特的人格魅力。在新时期,我们应该发扬光大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人格养成教育中的优秀遗产,同时以更博大的胸怀广泛吸纳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文化精华和人格特征,以铸成新的中华民族魂,展示更新的人格风采。  相似文献   

8.
杂技起源于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时代,原始的杂技展现给人们的是劳动技能,比如捕鱼、打猎、上树、跳涧等等,当这些劳动技能达到某种超常的状态时,便成为了杂技的技巧。因此,原始的杂技所表现的就是早期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支配,反映出人类对宇宙人生的幻想和愿望。这就注定了杂技最基本的基调--壮美。美学大师宗白华曾说:"'美'就是势、是力、就是虎虎有生气的节奏。"杂技带给人们的正是这种力量的美。当沉重的花坛在演员手中疾飞时,当一人轻而易举地托举起几人时,当演员在细细的钢丝上腾越时,当雄狮猛虎在演员手下臣服时,我们看到的显然是一个战胜自然、征服自然的英雄,也看到了人的力量。杂技正是通过形体所表现出的精神力量使人体成为一种精神力量的符号。杂技从形成之日起,就不断地向世人展示出超人的力量。早在汉代,力技就在杂技中占有主导地位。据《中国杂技史》一书载:"河南、四川、山东等出土的汉画中,常常可以看到人与人、人与兽、兽与兽之间角抵的形象。??在河南密县打虎亭汉墓中还发现壮士相角抵的壁画。两个青年,赤膊光腿,头束朝天发辫,武勇异常。"举重也是力技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在一些壁画中依然清晰可见古代男子托举重物而稳定有力的神态。杂技底座的负重量一直都是十分惊人的。《独异记》中记载着一位女艺人能头顶长竿载十八人在上面表演,唐代的叠罗汉曾创造了九人的集体叠置,显示出超人的力量。现代杂技继承了古代杂技展示力量美的传统,《皮条》就是展示人的力量美的代表性节目。演员在那一根根充满韧性的皮条上不断上下翻转,尤其是那平衡静止的一瞬间,不禁使人领悟到中华男儿坚韧不拔的性格特征,透视出中华民族强劲不屈的生命光彩。正是杂技的这种刚健的力量美传达出一种生生不息的强烈的生命意识,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观众。  相似文献   

9.
创业是一种追求实效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为了确保创业成功,创业者必须将软硬两种资本或资源占有并使其产生两者相加大于和、两者相乘大于积的功效与价值,而在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创业者的能力、能量。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的"和"的思想、"悟"的直觉、"变"的态度就是直接提升创业者能力、能量的"三字经",有了这三个精神要素,或曰"能量三角形"的支撑,创业者就能获得创业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在当今世界中外文化激烈碰撞与交融的进程中,对于中华文化的精髓尤其是那些仍具有巨大现实意义的文化精华,我们应有选  相似文献   

11.
在观念飞速更新,信息泛滥的现代社会,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众河流的入海口。在这种情况下,文明对人格的完善问题日渐成为人们思考的话题。作为东方文明璀璨之珠的中国传统文化自然而然也是思考的焦点。因此,分析、了解什么是传统文化,其基本精神如何,明了传统人格的优缺点。同时,阐述了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用以完善自身人格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大学生学习的文化课,也是人格修养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2.
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人格性缺失现象。本文以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分析了和谐创造性人格在发展大学生创新能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中关于创造性人格培养的精髓,为培育大学生和谐创造性人格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考察中国传统文化,应从文化的整体性出发,从物质经济文化、社会关系文化、经典型文化、民族文化心态四个层面上概括其主要特点。这雄伟壮观的传统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上的兼容并蓄、长期融合创造出来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由这传统文化凝结成的。这民族精神,从价值观念看,个人对于社会,义务重于权力,整体利益重于个人利益;从精神境界看,把道德需要看作人的最高需要;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集中表现,是文化遗产中的无价之宝。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的价值,同时又轻视个体价值;承认自然人性,又要灭绝人欲;看到人情的合理性,又要人舍弃私利。这种人格观念的特点在于强调个人与社会的融合,而忽视了个人的独立人格。  相似文献   

15.
屈原疾恶如仇的个性品质、殉道精神和探索求知的精神,在中国传统人格建构中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传统的人格建构对屈原精神的汲取采取了中庸适度的原则。屈原的影响在儒道互补的文化传统中不断地被融化与淡化。  相似文献   

16.
大学人文精神的重建是中国大学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重建大学人文精神可借鉴传统文化的精髓,努力造就大学崇学尊师、独立自主的气质,诚实守信、克己自律的操守,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开放兼容、融合共生的胸怀,居安思危、心怀天下的品格。  相似文献   

17.
当代审美文化与中国传统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审美文化的“世俗化”倾向更多的是“道不远人”这一传统审美文化根本精神的当代“复活”。审美之道既不在超现实的形上天国,也不在非人类的物化自然,就落实在日常现实的世俗领域和生活世界里,归结到感性实在的人性经验和人生活动中。“世俗性”和“超越性”的浑然不离,就是从古到今一脉相承的中国审美文化的根本精神。  相似文献   

18.
试论苏轼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以其带有强烈人文主义精神的文学观念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禁欲主义思潮作出了否定,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学人文主义运动的兴起。苏轼在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儒道互补人格模式,成为封建时代后期知识分子奉行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
画坛老一辈画家林风眠、赵无极和中青年画家田黎明、卢禹舜四位画家的成功在于汲取中外古今艺术精华,进行融化整合;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只有真正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才能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图式。才能更新传统,促进传统文化精神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传统文化积淀丰富,根基深厚。学习传统文化,对青少年思想感情的熏陶、思维能力的开拓、精神境界的提升、民族精神的凝聚和现代人格的塑造,均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进一步挖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有瑰宝,在青少年中承递优秀的传统文化,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整合、相超越,寻求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来促进青少年人格塑造的有效途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