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明代安徽刻书地区广、规模大、数量多、质量精、内容丰富,是当时著名的全国四大刻书中心之一。前人研究安徽刻书,多集中于研究徽州一地之刻书,难以反映安徽刻书的全貌,现采取考证的方法,就明代安徽地区的私家刻书情况、发展特点进行考述,以全面反映明代安徽私家刻书的成就。  相似文献   

2.
明代学者在文献考据学方面取得了较大发展。明代考据学者对明代空疏学风的学术批判。具有求实求真之考据精神;并且他们在求实考据之学术研究中强调博学与博证;注重学术讨论和学术批评。学术规范建设由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明代考据学者还有好奇博杂、引用材料时不注所出、妄删引文、论证疏漏讹误等一些弊病。  相似文献   

3.
唐玥 《档案学研究》2022,36(6):144-148
《钦录》是明太祖管理佛教事务的圣旨敕谕汇编成册的文书档案,藏于南京等地各大敕建寺院。万历年间,葛寅亮将南京各寺《钦录》汇总成“《钦录》集”,编入《金陵梵刹志》中,使之得以保存。《钦录》的编纂可追溯到洪武六年开设的钦录簿制度,并直接受到其“钦录圣旨”“编类为书”原则的影响。因洪武初年僧司还未设立,《钦录》的记录主体实际上是各大寺院而非官府,这导致禅、讲、教等不同类型的寺院所藏版本存在差异。正是这些差异和其丰富的内容可补充《大明会典》记载之不足。《钦录》档册体现了明初佛教管理制度化的特点,对研究明初佛教史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司马相如、冯衍、班固和张衡四人集为例,考察各集原本(主要是唐本)的旧貌,揭示校勘整理汉魏六朝人集不宜单纯依据丛编本,还需爬梳其原始文本资料.司马相如集的校勘表明选择丛编本作为参校本仍有其必要性.南朝隋唐时期存在文人赋作注本的单行本,推测因具备两人共同创作的文本属性而入"总集类".  相似文献   

5.
文渊阁是明代主要的政府藏书机构,在中国图书馆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依据文献记载,考述了文渊阁的建置沿革,藏书的盛衰演变及其最终结局。  相似文献   

6.
明太祖洪武三十年(1397)发生了南北榜案,事件经过已可基本还原。通过分析,论证这次事件不是科场舞弊案件,而是一次由明太祖发动的政治事件。其目的在于解决当时科举考试中出现的南北失衡问题,以维护政治格局的平衡,避免遗留国家动荡的祸根,最终成为明朝科举制度改革的开端,以宏观视角分析明太祖发动这一事件的政治原因,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孙迎春 《图书馆杂志》2004,23(10):69-72
明代方志,在方志编纂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方面,较之前都达到了新的水平;特别是其史料价值极高,包含了明之前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丰富资料,加之随着时间的椎移及客观因素的影响,明代方志流传下来的也极为稀少,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了。有其广阔的开发与研究前景。笔者仅就馆藏流传极少的几种稀见明代志书,作些披露与研究,其原始史料价值、文献版本价值,以望对明史研究、明代方志的整理、开发与研究等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明代弘治至万历初年,无锡华氏、安氏用铜活字印刷了不少书籍,这是中国古代印刷史上的重要事件.但近二三十年来,有学者提出疑问,认为华氏、安氏印书使用的不是铜活字,是锡活字.这一论点在学术界已经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相关资料,认为明代铜活字印书应该是客观存在的,不容质疑.华氏、安氏使用的是铜铅锡合金的活字;明代人表述华氏、安氏铜活字印书时所采用的词语明显受到了长期以来所熟悉的雕版印刷术语的影响,我们对记载明代铜活字印书的这些基本资料,不能孤立地解释,不能断章取义,否则容易背离事实.如果将相关资料联系起来考察,并且避免以后人的表述习惯来理解明代人的表述,就不会得出明代中期不存在铜活字印书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一) 道教,作为植根于中华深厚土壤中土生土长的宗教,继李唐之后,至宋代又形成了一个鼎盛时期.宋太宗为了平息人们对烛影斧声的窃窃私议,竞乞求于道教神灵.说什么宋太祖临死前,翊圣曾命道士张守信传言于他,说"晋王(指太宗)有仁心,"能维护宋朝社稷.  相似文献   

10.
以经史子集为序论述了明代官修书的大概情况,分析了官修书发达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