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针对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弊端,通过对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和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将交际教学法引入高职英语课堂的观点。交际教学法模式变单一的老师“灌输式”教学为“学生为中心,师生共同探讨”的民主式教学,通过师生、生生以及和教学资源的互动,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通过有效的课堂语言交际,使学生在课堂真正完成对语言的实践;提升英语教学品质,发展学生的英语素质,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从而使课程具有动态、发展的特点,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初学者的特点,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提出日语课堂视觉效果教学的观点。从传统的教师“灌输式”教学到师生“互动式”教学,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学生在课堂真正完成对语言的实践。日语课堂的本质就是为学生提供由操练到产出的语言内化过程,设计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训练过程,采用目标、层次两维控制的过程教学评价策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通过听、说、读、写等课堂活动来获取信息,组织信息,传递信息,达到用语言交际的目的。本文就如何通过刺激学生的视觉使得学生真正地参与教学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3.
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改变单一的老师"灌输式"的教学,把其转为师生共同探讨的民主式教学,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发展学生的日语素质,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根本的变化,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的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5.
张朝虎 《中国教师》2013,(24):20-21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把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重点,而"课堂互动教学"恰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一、"课堂互动教学"的内涵与意义"课堂互动教学"是一种动态的教学过程,即围绕某一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交流合作,产生新观点、新思想的过程。在"课堂互动教学"中,师生互动是主要的表现形式。师生互动包括: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师与小组互动以及教师与班级互动等。"课堂互动教学"是师生感情交流的主要渠道。"课堂互动教学"承载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期望和评价,既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完善人格,又可培养  相似文献   

6.
大学英语课堂互动与语言输入输出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着眼于课堂互动与语言输入输出,旨在了解课堂互动是否有利于学生掌握语言,以便改进课堂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在“输入”和“输出”之间起桥梁作用的是课堂互动。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等形式,使课堂成为交际的场所,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中教师应尽多地创造让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做到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相似文献   

7.
在开放和互动中实施新课程目标教学,就是通过扬弃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发展出发,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置学生于开放的学习环境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与家长互动、家长与学生互动,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作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鼓励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在教学过程中预设目标、调整目标、升华目标,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习真正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使个性真正得到保护和张扬,课堂充满生机和乐趣。  相似文献   

8.
<正>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新课程实施,而实施课程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如果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不改变,课程改革将会流于形式,事倍功半。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沟通和启发。课程观决定教学观。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从交际理论的角度审视英语教学,其实质是交际,而交际的功能又是通过语言实践活动展现的。因此,师生、生生之间科学的互动、交际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我们应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构建英语课堂教学观——让英语课堂充满互动、交际,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家园。  相似文献   

9.
谭晶 《考试周刊》2014,(40):106-106
小学课堂互动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小学英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充分结合学生情感心理需求等实际,处理好互动教学的各个方面的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互动教学顺利进行,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使"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和师生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作为日语主干课程的《日语精读》教学显得单一呆板,导致学生以被动消极的态度参与学习,对课堂虚拟语言范式不能运用,既没有学到外语交际能力,又没有获得相应水平的阅读能力。在日语课程中实施互动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个性情感亮点在保持师生平衡的状态下营造和谐的语言互动交流氛围,以期取得有效的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11.
C语言课程通常面向低年级本科生开设。由于其教学内容涉及面广,算机底层技术关系密切,低年级本科生通常还不具备相关的领域知识。所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积极作用。基于"雨课堂"的C语言课程教学设计通过连接师生的智能教学终端,支持师生多元实时互动,提升学生的参与度。"雨课堂"能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赋予课题教学全新的体验,从而实现大数据时代的智慧教学。本文以双链表操作为例,基于"雨课堂"设计一套有效的C语言课程教学过程,实践证明,基于"雨课堂"的C语言课程教学设计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互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正《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我们的教学过程应定位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我们的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通过让学生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使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做来学习英语",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认知水平和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牛津高中英语》投入使用以来,笔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多数高校日语专业写作课程教学过程中,重单词、语法,轻主题思想、文章逻辑的现状,有效地将JF Can-do理念运用到高校日语专业写作课程的教学之中,不仅可以作为高校日语写作课程教学目标设计的参考,还可以作为写作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手段,它可以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真正使学生实现从"语言接受者"到"语言使用者"的转变,进而提高学生的日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刘健 《教学与管理》2010,(1):134-135
一、引言 课堂互动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参与者的有效学习、完成教学任务或实现教学目标,不同的课堂参与者通过相互间的交往、交流、合作、对话等方式,不断反馈教学信息和调节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状态或过程。“互动式”外语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放在重要的地位,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思维发展能力,形成“民主、平等、合作、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主体性得到真正体现。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证明,人们主要是通过互动掌握语言的。然而,目前我国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状况并不尽人意,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存在较多障碍,这大大削弱了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阐述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对日语文化教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做了探讨。主要从教室的配置、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以及教材内容的安排等方面提出了日语语言文化教学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并对日语语言文化课程教学模式作了构建,提出了三段式教学方法即:(1)传授日本语言文化知识;(2)互动,让学生自己调查、收集、研究;(3)学生的集体讨论和教师的点评。目的是使学习者透过语言看到日本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进一步了解日语和日本社会,为将来与日本人实际交往提供跨文化方面的基本知识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高校日本概况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冬梅 《教育评论》2015,(2):134-136
日本概况课程是高校日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高校日本概况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对课程目标的理解存在偏差,教材内容的选编与教师的授课方式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课堂师生互动缺乏等。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相应的对策,如明确课程设置目标;采用项目教学法,增强师生课堂互动;设置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等,以此改进日本概况课程教学,进一步提高日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赵莹梅 《云南教育》2002,(25):17-18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立足学生发展,改革教学方式。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堂教学计划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师生关系的交往带有朋友对话的特点,是双向和交互作用的而不仅仅是单项的信息传递,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一个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站在这次改革的前沿,教师应改变自己的角色,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开拓学生视野,使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更加适应社会大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音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互动关系"。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放下"师道尊严"的权威架子,"蹲下来和学生做朋友",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的美。音乐课堂中的"互动"是通过师生合作的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全面互动。一般是由老师先发起,学生了解之后老师邀请学生与自己合作,或是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从而调动学生思维和课堂氛围,帮助学生融入课堂、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实践中,把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创设更加理想、更加接近真实交际,人机交互的语言学习环境,使学生对自己个性化的学习目标、进程及方式进行选择和调控。从而真正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师生互动、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