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后的时刻     
1512年,一群法国兵攻入了意大利博利斯镇。镇上的人都逃走了,士兵们只在一堵墙的后面发现了一位十来岁的少年。"你藏在这儿干吗?"法国军官问。少年低着头,不说话。"说!""自己看去!"少年偏了一下头,眼睛里有嘲笑的光芒。军官勃然大怒,一刀劈了下去。这个倔强的少年就是数学家尼可罗·方台纳。那天他之所以能活下来完全是因为一条狗。法国军官在他的脸上砍了一刀,血流  相似文献   

2.
最后的时刻     
1512年,一群法国兵攻入了意大利博利斯镇。镇上的人都逃空了,只在一堵墙的后面发现了一个十来岁的少年。于是发生了类似电影里鬼子进村的一幕:“你在这儿藏着干吗呢?”法国军官问。  相似文献   

3.
4.
《少年科学》2009,(11):30-37
公元79年8月的一天早晨,庞贝城的人们像往常一样开始一天的生活。没有人会想到灾难即将降临这座城市。  相似文献   

5.
卡kǎ尔·施shī密mì特博bó士是美国芝zhī加哥自然博bó物馆guǎn一位著名研yán究的最iū员。一天,早过了下班时间,施密博士仍réng一个人留liú在实室里观guān察chá南美洲毒蛇shé的活动情况。不幸xìng的事情就在这时发生了。一条毒蛇忽然咬ǎo伤shāng了施密特,而且是一条剧jù毒的蛇。这时候,验室里只有他一个人了。电话偏piān偏又打不出去。他知自己该做什么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忍rěn着疼éng痛tòng,记录下了自己临lín死时的各种感觉:“体温快到了39.5℃,胃剧痛,躁zào热,耳鸣míng,睁zhēng眼时眼皮疼……4个小时了,我…  相似文献   

6.
1.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1971年因动脉肿瘤破裂逝世的前一天还挂念着周总理交给他地震预报的研究任务。这天,李四光就这个问题同秘书谈了整整一个下午,并一再嘱咐秘书:“明天把全国地图带来继续研究。”第二天,秘书带来了地图,李四光却与世长辞了。  相似文献   

7.
1.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1971年因动脉肿瘤破裂逝世的前一天还挂念着周总理交给他地震预报的研究任务。这天,李四光就这个问题同秘书谈了整整一个下午,并一再嘱咐秘书:“明天把全国地图带来继续研究。”第二天,秘书带来了地图,李四光却与世长辞了。2.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在1974年2月6日临终前,还用颤抖的手执笔,在病床上记录着当天的天气:“最高温度摄氏-1度,最低温度摄氏-7度,东风1-2级,晴转多云……”  相似文献   

8.
“鸟之将亡,其鸣也哀;人之将亡,其言也善”。一位科学家,一位献身于科学的人,在生命垂危的时刻,他可能想什么,做什么呢?请看美国芝加哥自然博物馆一位著名研究员的最后时刻。动物学家卡尔·施密特博士,这一年,他正好67岁,按照一般的规定,他早已超过退休的年龄。这一天,也早已过了下班的时间,他  相似文献   

9.
1985年春节前夕,许世友开始感到腹部时时胀痛,他总是咬牙忍着,没有当回事儿。他也不让家人和身边的工作人员知道,害怕大家认为他"身体不行"。3月的一天,许世友在上海华东医院例行体检时被查出肝癌。他的老部下、301医院政委刘轩庭建议他转到北京治疗。  相似文献   

10.
还在研究地震预报的李四光 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1971年因动脉肿瘤破裂而去世.逝世的前一天,他还挂念着周总理交给他的地震预报研究任务.这天,李四光就这个问题同秘书谈了整整一个下午,并一再嘱咐秘书:"明天把全国地图带来继续研究."第二天,秘书带来了地图,李四光却与与长辞了.  相似文献   

11.
王宗仁 《课外阅读》2009,(17):38-39
我又一次攀上了昆仑山口,肃立在索南达杰的雕像下。这是后来人给这位保护藏羚羊的勇士立的纪念碑,花岗岩碑座上镂刻着“功盖昆仑,音容长在”八个苍劲大字。碑上镶着索南达杰的遗像,那微徼卷曲的头发和腮颊上的胡须,召示着藏族英雄彪悍不屈的个性。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 马克思是坐在工作椅上逝世的。当他停止呼吸的时候,面前写字台上堆放着没有写完的《资本论》第三卷草稿。这位革命导师临终虽没有留下遗言,但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工作。 周恩来 周总理在去世那天深夜十一时,当他从昏迷中醒来,看着身边的每一个同志,用微弱的声音,说了最后几句话:“我这里没有事了。你们还在这里干什么?快去照顾其他同志要紧,他们那里更需要你们……”  相似文献   

13.
王燕 《黑河教育》2011,(2):49-49
教材简析课文《最后的时刻》生动地描写了江姐牺牲前的悲壮情景,成功地塑造出一个生活严谨、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机敏老练、坚强不屈、视死如归的女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设计理念1.“以人为本”,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2.注意通过语文教学的三个维度的统一,达到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进步。3.注重朗读能力的培养,达到感悟文章内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5课。教材分析:《最后的时刻》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个单元是以“高山仰止”为主题的,选编的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刻画英雄们的高大形象。《最后的时刻》生动描写了江姐牺牲前的悲壮情景,成功塑造出一个生活严谨、对革命事业无比坚贞、视死如归的女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悲壮的色调、成功的细节描写是本文突出的特点。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已经是小学高年级学生,经过前面阶段的学习和训练,已初步具有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在学习中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抓住重点语句说出自己的独特体会。  相似文献   

15.
王怡 《考试周刊》2007,(6):27-28
哈姆雷特的悲剧似乎是个永远也解不开的迷。是神经错乱,还是假装疯狂?是英勇,还是忧郁?是果决,还是迟懦?自始至终,哈姆雷特怀着秘密演绎着他的悲剧,留给他的观众无尽的猜测。《论语·泰伯》中“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们盼望着,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能卸下那幅复仇的恨凝成的沉重的面具,揭开谜底,吐露真言。本文把目光投向了哈姆雷特生命的最后时刻,采取文本分析的形式,探究不同世界观指导下人们对于死亡的反映和理解,探讨了哈姆雷特在其生命的最后时刻思索着什么,又揭示了什么。  相似文献   

16.
许多的科学工作者为了给人类做出贡献,造福于后代,不惜一切,把生命的最后一刻献给了科学事业,为后人树立了榜样。芝加哥自然博物馆的研究员,六十七岁的动物学家卡尔·施密特博士就是这千千万万为科学事业捐躯的人们当中的一个。一天下班以后,研究员们都去了,只有白发苍苍、著名的动物学家卡尔·施密特先生还在实验室里,细心地观察锁在笼子里的南美洲毒蛇。这条蛇非常大,是灰色的,蜷在笼子中,象盘着的绳子,足有五、六圈,小小的脑袋不时地抬起来。细细的舌头不时伸出嘴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最后的时刻》。教材简析:本篇课文是小说《红岩》的节选,塑造了一个对革命事业无比坚贞、视死如归的女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学情分析:故事发生的年代离同学们较远,老一辈革命家所表现的崇高的品质学生不一定理解。学习本课,让学生了解一下解放战争,树立共产党人的丰碑,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最后的最后     
《新作文》2007,(Z1)
从笔下的一点开始,沿着完美的两段弧,回到起点,那就是段段句句的标志。画完句号,回到的究竟是起点还是终点?面向阳光·怀念848我又神经质地拨了你家的号码“……848”。电话里的姐姐又甜甜地回答着“对不起,您拨打的号码是空号,请查清后再拨……”三年前,我也听到过这句话,但那  相似文献   

19.
最后的最后     
我弟弟名曰“荆忠”,就是“精忠”的谐音。他一生活在我的阴影之下,可是他比我好,是一个真正的忠义之士。  相似文献   

20.
正【最想放弃的时候,更要坚持】关于"遗憾",我查过字典,字典里有各式各样的解释。我最喜欢的一个解释就是:我们能够去满足的心愿,却没有去完成,我们深感惋惜。我年轻的时候,真的有一件万分遗憾的事情。记得大概在1971年,我们要去野营拉练,时间正好是寒冬腊月。我们要背着行李包,要背着红十字箱,要背上手枪,要背上手榴弹,还有几天的干粮,一共是60斤重。高原之上,寒冬腊月,滴水成冰,当时的温度大概是零下40摄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