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伦敦奥运会为例,运用大众传播学、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学等理论对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和纸质媒体之间在奥运会报道模式上的差异进行比较,对当前纸质媒体在体育新闻传播中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和反思。研究指出:纸质媒体在体育新闻传播中存在虚假新闻不止、舆论导向偏差、标榜锦标主义等问题。建议纸质媒体在体育新闻传播中应开展深度报道、加强评论功能、凸显策划个性。  相似文献   

2.
试论我国电视体育节目分类及舆论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新闻节目、体育专题节目和赛事直播构成了电视体育节目的三驾马车.中国体育报道中存在着以竞技报道为主、以胜负论英雄、过分追求"杀"、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等现象,在体育节目越来越兴盛的当下,强化电视体育报道的舆论引导功能不言而喻.通过对电视体育新闻节目、体育专题节目、体育赛事直播节目的规律研究,并根据它们传播的特点进行舆论引导功能的研究,将对实现电视体育节目舆论引导功能、促进体育电视节目发展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奥运向前冲"的设计理念、节目特征、节目的意义、节目的经验.长期以来,我国存在严重的精英体育与群众体育二元对立现象."奥运向前冲"依靠电视媒体将受众吸引到节目中来,在奥运背景下体验运动、竞争的乐趣,既传播了奥林匹克文化,强化人民群众对北京举办奥运会的价值认同,又倡导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使得体育健身生活化."奥运向前冲"是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有效尝试,开创了全民健身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雅典奥运会电视节目收视状况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雅典奥运会电视节目收视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奥运会期间体育节目收视率大幅上扬,妇女、儿童等非传统观众群体踊跃参与观赏活动,奥运赛事观赏呈现"全民性"特征;我国选手的表现、观众对项目的兴趣、体育明星的号召力以及节目播出时间是影响奥运赛事收视率的主要因素。在对奥运赛事收视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开发我国奥运会赛事收视市场的合理化建议,为北京奥运会市场开发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全球奥运会电视收视状况进行分析,同时对我国近2届奥运会节目收视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对2008北京奥运会电视转播前景进行了展望,并就北京奥运会电视市场开发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看法,以期能够勾勒出奥运会电视传播基本特征,探索奥运会电视报道工作的内在规律性,为做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电视报道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6.
"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而科技奥运,既是中国申奥成功的重要理念,也将成为北京举办奥运会的重要保障条件.本文从"科技奥运"的角度,对北京奥运会如何实现科技奥运、中国奥运代表团能否取得好的成绩等问题阐述了观点,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全球的体育盛会,也是大众传播的盛大节日。本课题选取了体育新闻报道中两大专业报纸官方的《中国体育报》和民营的《体坛周报》,并以这两大报纸中有关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为例,以话语理论为研究视角,通过对奥运报道的文本分析,对比官方和民营体育报纸关于奥运会的体育新闻报道,从话语体系研究,分析其体育新闻报道的风格特点,为读者的选择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北京奥运会社会关注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数据,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逻辑推理等方法,从奥运门票预订者的基本特征、区域分布特征、比赛项目分布特征、了解奥运信息的渠道分布特征及影响奥运门票预订的因素分布特征5个纬度来讨论当今中国社会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关注度.结果表明,男性对奥运会的关注度胜过女性,年龄以中青年为主,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较高,以大学生、企事业单位普通员工、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人群对奥运会的关注度也较高.中国"三大区域"对奥运会的关注度表现为:东部>中部>西部.奥运会开幕式最受欢迎,优势项目和普及项目的受关注度较高,而劣势项目和非普及项目较低.互联网和电视是奥运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地理位置、经济收入和时间因素是影响中国社会关注、参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三大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科技奥运创新在北京奥运会中的展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北京奥运会是全球关注的体育盛会,对提升举办城市北京乃至我国的体育、经济、政治、社会和科技的多方面影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科技奥运"创新在北京奥运会中的展现进行了研究,北京通过主办2008年奥运会,在借鉴各国举办奥运会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北京奥运会自身特点,借势发展"奥运经济"的同时,在实施"科技奥运"创新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0.
奥运传播是偏向以视觉影像为主导形态的"视觉文化传播"过程.北京奥运会通过电视视频、摄影图片、新媒体、艺术设计等视觉传播形式,对奥运会进行了视像传播与国家形象的视觉建构.在如今"视觉转向"后的景观社会中,北京奥运会已转换为物理上的影像纪录和碎片化的个人与集体的影像记忆,但它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并成为一段视觉印记永存于民族和世界奥林匹克发展历史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