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6年12月17日,方汉奇新闻史学思想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专家通过对方汉奇先生从教65年来贡献的回顾,初步研讨了方汉奇新闻史学思想的历史与内涵。作为"画地图"式的基础性研究,方先生的作品侧重于对中国新闻事业史的编纂,这种描述源于条件的限制,也因为学科的需要。如果说描述分为实证与编纂,今后的新闻史学更需要补上实证这一课,从而完整化从实证、编纂到解释、预测的历史学认识逻辑。"多打深井、多作个案研究"也正是源自这一逻辑的对实证新闻史学的呼吁。理顺新闻史研究的困境,厘清描述与解释的关系,端正新闻史观和"问题意识",有待研讨会后的继续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范兴坤 《图书馆》2012,(5):33-36
《中国图书馆事业史》是以我国传统史学研究方法撰著的一部中国图书馆事业的通史专著。本文在对该书著者卢荷生先生专业师承、学术生涯及其所习治学方法的历史源流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总结了该史学专著六个方面的特点,认为该书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实证史学和西方兰克学派史学的"实证"和"科学化"特点。  相似文献   

3.
数字人文的兴起引发了社会人文历史领域的广泛关注,海量的数据资源与新兴的数据分析技术为更高效和宏观地解决人文研究中长期存疑和讨论的主题提供了全新的思维范式。尽管有关数字人文的合理性仍存在诸多争议,但是数据驱动下的跨领域人文计算在人文主义重构活动深度与广度上所展现出的高效性已经被大量项目与实践所证明。本文以宋代政治为例,从数字人文视角出发,借助符号分析方法对哈佛大学“中国历代人物资料库”进行实证探索与可视化分析,结合已有的史学问题和相关观点,从宋代政治整体网络分布特征、核心人物的地位与结构拓扑以及不同时期宋代政治网络的时序政治关系演化模式三个层次,进行逐一分析与讨论,为研究宋代党争政治格局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同时也展现了数字人文技术在人文历史领域研究中的可行性与巨大潜能。图8。表5。参考文献40。  相似文献   

4.
我读《比较史学》,收获之一是对比较史学与历史比较的联系与区别有了一层新的理解。而理解正是学术研究的起点。所谓比较史学,是20世纪以来出现在欧美的一种国际性的史学思潮与流派,是法国年鉴派史学大师马克·布洛克首倡的一种系统地进行历史的比较  相似文献   

5.
我国图书馆史研究一直受到史料不足的困扰,并同时存在历史建构过程中重视“文本”诠释从而忽视人的作用、史料内容缺乏合理考证、实证研究相对不足等问题,应该从根本上营造史学研究氛围,同时加大口述历史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6.
当代史学研究新趋势与档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磊 《中国档案》2005,(8):34-36
19世纪前,传统史学研究以“今天的历史即过去的政治,今天的政治即未来的历史”作为理论基础。20世纪以后,这种具有一定狭隘性的传统史学被新史学所取代。新史学的研究领域不仅包括上层政治,还包括经济、文化,甚至特定时期内普通人的思想和生活。因此,对于新史学来说,开辟新的史料源变得十分重要。另外,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中期以来,历史学与其他学科交流、融合,充分吸收其他社会科学或行为科学理论,使得历史研究在方法上也发生了变化。史学研究出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的需要,开始最大范围地运用和发掘档案史料。当代史学研究新趋势对档案利…  相似文献   

7.
李昭醇 《图书馆论坛》2006,26(6):362-364,361
太平天国史研究中存在着极“左”的错误倾向,违背了史学研究最基本的学术规律;形成了对太平天国运动客观认识上的思想误区和思维定势。用通观历史全局的眼光审视,太平天国运动最致命的败因之一就是反文化。文章拟就太平天国破坏文化典籍的史实为据,探幽揭微,以新的视角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8.
如何开展广播电视史学研究,林青撰文,提出以下看法: 一、史学研究应紧密结合现实处理好史学与现实的关系,研究历史与研究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史学研究除了要考虑它的学术价值外,更重要的还是要考虑它  相似文献   

9.
国际视野下的史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历史学对历史学研究的反思,从方法的探讨到观念的递交,一方面试图营造一种适合中国历史研究的新的史学形态,另一方面,也在对此前史学研究的清理中重新塑造我们对历史与现实的想像与认知。从这个角度来看,国际视野的纳入,是与中国以崭新的形象进入全球对话的诉求相关联的;而对于中国两种史学研究的梳理,则呈现出重建学理化的历史研究的倾向;由此,将大历史的逻辑叙述与小历史的经验叙述相结合的研究,正是建构这种新形态的历史学的起点之一;在这里,历史学的研究,也最终成为中国现代性工程的重要部分。本期的四篇文章,记录了一场学术会议上的现场情境。而全球化、纯粹叙述、地方经验与现代性,也构成了目前整个中国学术界的基本话题视阈。  相似文献   

10.
网络传播的兴起对传统的广播电视史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 :“广播电视”概念和“广播电视史”研究范畴因网络媒体的加盟而“扩容” ;网络技术为广播电视史学的受众研究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网络传播催生了广播电视史学研究的“大历史观”。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史学研究是图书馆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探寻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发展内在逻辑和历史规律的价值。本文从历史观、研究方法、史料搜集与利用、人才队伍建设和成果评价机制、研究成果传播等方面阐述我国图书馆史学研究需要改进的方向和措施,并进一步提出了值得深化和拓展的九大研究领域:重视图书馆史学原理与图书馆史学史研究,开展图书馆学术语史、概念史、观念史综合研究,加大图书馆学制度史和图书馆社会史维度的研究,凸显具有图书馆学特色的阅读史研究,丰富人物研究的新视角和新领域,跟进图书馆技术史与数字资源建设服务史研究,提高图书馆史志编纂的质量,复兴我国古代图书馆史学研究与夯实当代图书馆史学研究,拓展地域和空间维度的图书馆史学研究。构建与国际接轨又彰显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史学理论和方法体系,编纂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图书馆史学研究成果,增强国际话语权,是我国图书馆史学研究者的历史责任。参考文献57。  相似文献   

12.
史学理论对史学研究的观照与导引──评《唯物史观与史学理论》陈锋历史是从悠远的过去导向现在的一个连续因果进程,对于历史学者来说,其职责是对逝去的历史进行描述和解释,并在描述和解释中显现史学的社会功能,架起沟通历史与现实的桥梁。但是,史家对历史(课题)的...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历史分期问题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分期是图书馆事业史研究的基础问题,自20世纪50年代图书馆事业史学科建设以来,在历史分期上出现过多种划分标准和更多的阶段划分模式。该文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借鉴近年来史学领域有关历史分期问题研究的最新成果,总结出划分图书馆事业历史阶段应该注意的事项,提出了一套新的多级划分标准,并据此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60年来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史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相似文献   

14.
易耕 《新闻爱好者》2017,(12):57-63
中国新闻史学从1917年的《上海报纸小史》算起,至今已有一百年了。回顾百年学科发展,辉煌与困境并存。困境主要表现在描述的不断重复及超越描述的乱局。从描述到解释是史学认识论的普遍规律,但中国新闻史学却不能急于求成。因为描述包括了实证和编纂,屡被诟病的重复描述实际上是编纂的,而不是实证的。中国新闻史学仍然需要描述——要补上实证的描述这一课,也就是用以实证为代表的新描述主义代替以编纂为代表的旧描述主义。下半部分通过可知与未知、编纂与实证对描述做了"剥茧抽丝"般的思辨,最终回到描述与解释的主题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5.
也谈新史学:关于新闻史研究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闻史研究中,有学者对目前我国广为应用的实证史学的研究方法提出质疑,认为新闻史研究应当更多地借鉴西方"新史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并且重申"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一切历史都是文学史"的命题。文本从认识论、方法论的角度,对"新史学"流派的主要观点进行检视,认为西方"新史学"的诞生及其某些思想具有合理性,但是,不能将这种合理性无限放大。因为总体看来,"新史学"家们的哲学思想是从主观出发的,并且是从现时的主观出发的,在很大程度上带有片面性。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在借鉴西方史学理论的同时,要考虑到中国的具体情况,同时要考虑到所应用的学科领域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6.
影像与历史——"影视史学"及其实践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CCTV<见证·影像志>栏目七年的影像试验为由头,回溯新兴史学分支"影视史学"诞生的曲折过程,着重论述影像在表现和阐释历史方面的潜能,及其介入历史将给史学带来的革命性意义.基于当前所面临的种种困难与障碍,本文提出影视史学在其学科成长过程中亟待进行的工作.本文认为,如果能通过影视史学所带来的多学科间交融合作,使积累更为深厚的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社会人文科学的思维、观念和方法有效地引入影像媒介的日常操作,将有助于影像媒介更全面、科学和均衡地记录现实社会,为后辈留下一笔厚实的历史财富.  相似文献   

17.
正当下,口述历史、口述式纪录片及其他与之同质的影视作品类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这一类型作品的理论建设远远落后于其观念母体,即口述史。从业者通常从访谈、传统纪录片中寻得借鉴,这样势必产生创作中的误区与混乱。从口述史下的史学观念中寻找理论引导或许是创作者的另一条出路。一、口述史下的史学观念如何转向在口述史被作为一种新的历史研究方法来对待之前,  相似文献   

18.
《史学史研究》是国内唯一的历史理论、历史教育、历史文献学、历史编纂学的专门刊物。由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主办,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先生任主编。《史学史研究》创刊于1961年6月,前身是《中国史学史资料》、《史学史资料》,1981年改现名,定为季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到1996年9月已出版83期,发行到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香港、台湾等十六个国家和地区。《史学史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扎实的治学态度,力图为推进中国的史学史学科建设与发展作出贡献。辟  相似文献   

19.
殷曾国 《大观周刊》2011,(47):177-177
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学习研究新版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专著、读经典的历史专著和重要的历史期刊,关注史学研究动态。切实转变课程观念、教学观念、史学观念,积极投身历史课堂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0.
陈寅恪与傅斯年是中国近代史学史乃至中国近代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史学大家,他们为中国史学的现代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在史学理论建设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有关二人史学成就的研究专著已有数部,但其中鲜有西方学者的手笔,而施耐德教授的《真理与历史:傅斯年、陈寅恪的史学思想与民族认同》一书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这个空白.尽管本书德文版已于14年前出版,中文译著于今日方才面世,但该书所持观点依然不乏可取之处,尤其是该书紧抓“真理与历史”这一深刻的史学主题,广泛采用西方史学中新兴的区分研究语言思想精华,运用比较文化的方法论,以陈寅恪与傅斯年为中心,深刻剖析了近代中国史学学人在面对国学与西学、传统与科学、史学与政治、史家与国家等一系列矛盾复杂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徘徊、彷徨的学术犹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