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识记本课的生字词。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以及师生合作朗读的方式;在朗读中理解课文,理解猫妈妈的话,进而提高语文素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学习小猫善于学习、知错就改的品质。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中的《小鹰学飞》一文进行了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字词,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和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词,朗读、背诵古诗.  相似文献   

4.
中年级的教学中,阅读和习作虽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识字教学。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实践:在预习作业中独立识字,让学生自主地、有意识、有目标地去分析字形,记住字词;在阅读中识字,让学生反复朗读、感悟,识记生字;在语境中识字,掌握字、词的意义;在积累中识字,做到与生字"多见面"。  相似文献   

5.
观摩一位教师执教《三袋麦子》一课,我们感触很深。执教者先带领学生通读文本解决生字词,接下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当学生对文本仅仅有了粗浅感悟的时候,执教者就急不可耐地安排学生表演课本剧。但对于学生在表演时由于对课文理解不够深入而出现的明显错误时,执教者却没有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任由学生随意表演下去。  相似文献   

6.
一、在朗读教学中做学生的示范者 当前,朗读教学中有些教师习惯于让学生爱怎么读就怎么读,指名几生朗读后,见效果不理想,教师便再请其他学生朗读.以至于学生越读越没趣。对于低年级学生,读书还处于起始阶段,面对陌生的课文,要求学生很流利地读出其中的生字新词以及较长的句子有一定困难,更谈不上有感情地朗读。  相似文献   

7.
生字词教学,一直是小学教学阶段的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对于阅读基础比较扎实的学生来说,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但由于教师自身对生字词的教学研究不够透彻和深入,基本上一带而过,一读而过,造成生字词的教学现状是不透彻的,不深入的。本文将以这一现象为出发点,探讨如何让生字词不脱离文本,有血有肉,如何让生字词根植于教学重点中,而不是简单地扣上"重点"的帽子。  相似文献   

8.
王少岳 《现代教育》2013,(6):123-123
生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语感、理解能力上它向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通过生字词的学习,学生还可积累词汇,为阅读、写作练就基本功。所以,随着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实施,作为实施者的一员,我们很有必要在这一领域重新审视、探讨。学习是学生的学习,认识是学生的认识。教师传授的是间接经验,学生探究到的是直接经验。直接经验优于间接经验。所以新课标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学习中应体会到自己的主人地位。那么如何在生字词教学上实践这一点呢?笔者就生字词的确定、生字词的解决、生字词的巩固做了一番尝试。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识字学词,读准课后生字的字音,了解词义,正确书写字词。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秋雨的奇特、秋景的美丽,并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3.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初步感受语言文字之美。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0.
朗读是组成小学语文教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需要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重点提高的一项能力。朗读是获取信息的最重要的途径,也是学生阶段增长知识的重要手段。良好的朗读能力,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信息,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发展。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通过积极地引导,使学生重视对朗读课程的学习。接下来,本文就对如何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进行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1.
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常见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能够有效地将相关课本信息输送到大脑中,从而获取语文知识。教师在开展朗读教学时,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朗读,将直接关系着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进而关系到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对此,本文在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做了以下论述。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诺贝尔》。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课第8至10自然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教学目标。而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语文学习主要就是学习生字词。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快速巩固已学的字词呢?"复现"就是一种具有良好教学效果的方法。教师可通过课堂复现、课余复现、课外引导来帮助学生巩固生字词,进而提高学生对生字词的识记和掌握效果。  相似文献   

14.
史国姣 《教师》2015,(3):33
整体感知课文,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作用,教师不可忽视。一般说来它是在教师解题、学生读题之后,分析理解课文之前使用。它不仅能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而且能为生字词教学及分析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呢?  相似文献   

15.
<正>新学期起初就是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语文教师们各自捧着厚厚的、整整齐齐的教案,自信满满地走进教室进行第一节课的讲授。大家的教学手法总是那么一致,我也一样。首先掏出教诗词的法宝——朗读,读过几遍之后,接下来就是按部就班的讲解,从题目到作者,从历史背景到文章内容,从景物到人物志向,有条不紊地展开叙述,可是尽管教师在上面讲得"吐沫飞溅",下面的学生好像不太买账,总感觉他们提  相似文献   

16.
对于学习一篇课文,在学习语言方面教师以前往往总是要求学生首先扫除生字、词及读音障碍,“字、词障碍”往往是令学生讨厌的东西,但又非扫除不可。于是学生往往会怪罪作者为什么总是令人讨厌,写一些“文字障碍”呢?编者怎么也专挑一些“障碍”多的东西来难为人呢?久而久之,学生便把文章里的生字词当作了负担、累赘乃至敌人,一提起就伤脑筋。  相似文献   

17.
随着素质教学的不断深入,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老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同时也要让学生对作者的创作思想进行深入的了解,利用朗读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达到这一教学目标。但是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当下的初中语文朗读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对改善朗读教学的具体措施展开探究,希望能为老师以后的教学提供一些积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蔡晔 《广西教育》2014,(45):65-65
正小学低年段的阅读教学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笔者认为,教师要找准朗读的"读点",让学生明确读什么、怎么读,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教学实效。一、读点之一:读中识字,读中巩固识字是学生阅读与习作的基础。在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找准朗读的"读点",使课文生字词在丰富的语言  相似文献   

19.
教学交流中,很多教师都表示怕上一篇课文的第一课时。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很简洁、很明确:解决生字词——朗读好课文——整体感知文本。可越简单的课反而越难上。一线教师总是存在这样的矛盾心理:希望能够把课上扎实了,可又怕落入俗套,吞噬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想变着法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可往往是兴趣浓了,拓展多了,却连基本的教学任务都没能完成。一节课下来往往是鱼和熊掌一样都得不到。那人文性和工具性到底该如何有效整合,才能使语文课堂更扎实,而又不失情趣呢?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但在实际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生字、词的教学,而忽视了阅读,而且只是在教学中将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强加给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