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好书我来荐     
推荐好书:《孩子你慢慢来》作者:龙应台出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推荐器:做了母亲才知道,母亲也要像孩子一样在学习中慢慢长大。我曾困惑:为什么孩子学画没耐心?为什么人家曹植七步成诗,孩子却七分钟也背不出一首诗?为什么练了那么多计算题,考试还要出错?直到看了龙应台的这本书,我才明白,成长,需要慢慢来。身为母亲,应该陪孩子从从容容地扎好蝴  相似文献   

2.
图书推荐     
《教育》2014,(29):78-79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孩子》作者:芦淼出版:中国友谊出版公司本书专为希望改变自己情绪的人士量身定做,能够帮助他们在极短的时间内走出情绪的阴影,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格魅力,从而让我们赢得积极、健康、幸福的人生。《善意的力量》作者:[美]琳达·凯普兰·萨勒罗平·科瓦尔出版:中国城市出版社本书主要阐述了善意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巧用善意,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成功。善意在现实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力量以及能给人们带来的好处种种。  相似文献   

3.
出版:中国华侨出版社作者:蔡春猪出版时间:2012年6月定价:26.8元【阿奔的话】"喜禾"是一个男孩的名字。喜禾不是一个普通的男孩,他患有自闭症。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最大的特点是无法与人交流,他们对周围的人视若无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喜禾的爸爸、本书的作者蔡春猪原名蔡朝晖,曾做过时尚杂志  相似文献   

4.
《莆田学院学报》2013,(3):68-71
阐述哈珀·李的作品《杀死一只反舌鸟》是一部描写孩子成长的小说,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孩子成长问题的关心。分析小说中的父亲,作为主人公成长的引路人,可分为"反面的""缺失的""正面的"三种类型,这为读者呈现了在别样父亲引导下孩子的别样成长历程,展示了小说的成长主题,诠释了作者对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期待和忧思。  相似文献   

5.
亲子间出现的所有问题都与"关系"二字分不开。有的时候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系太疏远了,于是孩子感受不到关爱;有的时候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太紧密了,孩子会觉得失去了自我,会想要逃离。有的时候母亲与孩子太近了,父亲会失去在孩子成长中应有的位置,夫妻关系也会变得不太顺畅,等等。很多情况下,关系理顺了,父母与孩子之间、夫妻之间会变得和谐,孩子及家庭成长中的问题也就有了解决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正《心理营养:林文采博士的亲子教育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青豆家教馆)作者结合"心理营养"的理念和气质理论,作者从12个方面全方位回答了父母育儿中的常见问题。推荐理由:正如身体的健康需要物质营养,孩子心灵的成长与心理力量的强大必须获取足够的心理营养。在成长的不同阶段,给足孩子恰当的心理营养,也就给了他一生幸福的底层代码。新的一年,我们既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吃得好不好,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营养是不是供应充分。  相似文献   

7.
《广东第二课堂》2015,(Z1):76-77
·影响全世界少年儿童的国际权威大奖小说,引领全球儿童成长之路。·蕴含丰富的成长主题,讲述关于父爱、勇敢、梦想、希望、独立……·让孩子在阅读中历经最重要的心灵蜕变,成为内心丰富、深爱阅读的人·为孩子奉献一流的文学品味,开拓世界性的眼界。  相似文献   

8.
《中华家教》2015,(Z1):128
也许你觉得和孩子谈人生的话题太过深奥,不知从何说起,那么就来听一下钟郁君家的42堂人生智慧课,感受一番卢勤老师心目中的"男孩梦""女孩梦",读一读刘墉先生给孩子的成长书。书名:妈妈教我的人生课作者:钟郁君出版单位: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本书讲述一个华人精英家庭沉淀百年的圆满人生智慧,通过作者的精彩提炼,妈妈的处事应变、待人接物,凝结成了42堂人生智慧课。书中并没有枯燥地罗列孩子应该具有的  相似文献   

9.
作者分析一份不合常情和逻辑的试卷,透过表象,发现一个被性别歧视扭曲了心灵的孩子:因为父母的重男轻女观念,聪明活泼,健康成长的"她"必须装成"病残(智力低下)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孩子。作者结合当前研究型教师成长的话题,提出研究型教师的成长应从关注身边的教学个案做起,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从而祛除教育研究的神秘。文章以小见大,务实真诚;行文可见作者温暖细致的生活感悟和敦厚深广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0.
朱湘萍 《考试周刊》2013,(91):193-194
作者通过多个角度来阐述"玩是孩子的天性,是他们生命的组成部分"这句话的意义。孩子的玩和成人的玩是不同的:对成人而言,玩是消遣、娱乐,这种玩与工作、学习对立;而对孩子来说,特别是学龄前孩子,玩能给孩子一种愉快的体验,它是孩子应用最自然、最有效的一种学习方法。玩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高频率、长时间的活动,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有巨大影响。作者通过幼儿园生活中的几个案例阐述"玩"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5月3日,来自察右后旗白音察干第二小学的青年教师雷艳,在察右后旗首届青年教师成长论坛上,谈起了自己的成长体会······五四青年节来临前夕,察右后旗举办了"立德树人、青春无悔"主题  相似文献   

12.
正推荐书目:《徐小东:陪孩子走过0~4岁敏感期》推荐理由陪伴就是一种尊重、一种爱。但有多少父母能够静下心来,真心实意地倾听"孩子"成长中的声音,细心认真地观察孩子成长时的变化呢?作者是一位儿童学习方法研究专家,更是一位亲手将两个娃娃养大的好学善思的妈妈,她用心记录了自己的育儿生活,并结合了国际上最新婴幼儿教育理论与研究成果,全面深入地解释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引领千万个父母了  相似文献   

13.
热点图书     
本期推荐:《疾速天使:天使改造计划》出版:接力出版社作者:[美国]詹姆斯·帕特森出版时间:2012年1月定价:22.8元【阿奔的话】以14岁的女孩马克西为首的6个孩子,身体98%的部分跟一般人没两样,但他们的另外2%来自鸟类。他们会飞,还有鹰一般的超强视力,在水里也能呼吸……他们在一个名为"学校"的实验室长大,像小白鼠一样住在笼子里,被迫  相似文献   

14.
正首届全国中小学生"个性·成长"作文大赛已成功举办。为了鼓励和倡导中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风气和提高写作水平,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且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注入正能量,在《第二课堂》创刊3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特举办第二届"个性·成长"作文大赛暨"我与《第二课堂》"征文比赛。征文活动具体事宜如下:一、征文主题:书香伴我成长《第二课堂》创刊于1985年5月,2015年将迎来创刊30周年纪念。从一棵幼苗到成长为参天大树,《第二课堂》伴随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成长,走过了卅载历程。30年来,《第二课堂》为渴望增长知识的读者朋友们持续提供了图文并茂的知识大餐,丰富和拓展了大家的视野,也为跋涉在书山题海中的青少年撑起了一片绿荫,滋润和抚慰过他们的心灵。30年来,无数的读者和作者与《第二课堂》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第二课堂》既是读者提升学识和能力的加油站,也是大家休闲和快意表达的演练场。请把你与《第二课堂》的故事,或者你阅读《第二课堂》的感受,用文字写下来。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复述,孩子可以培植言语"敏"度,历练思维"精"度,激发创意"广"度,拓展语用"宽"度,体悟语言的无限活力与张力,感受言语生命成长的喜悦,充盈生命成长的力量,从而实现言语与心智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6.
<正>岁月的风霜染白了你的双鬓,时光的纹路悄然爬上了你的额头,不知不觉间,孩子在一天天长大,而身为父母的我们已不再年轻,这时大家聚在一起,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孩子:谈孩子成长中的故事;谈养育孩子的艰辛;谈孩子学习成绩的差强人意······面对在教育孩子上的诸多问题,家长们心中充满了困惑和迷茫。想当初孩子呱呱坠地时,父母是何等的快乐  相似文献   

17.
李萍 《考试周刊》2013,(6):188-188
童话是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一把钥匙,是点燃孩子思想和语言火花的一团火种。相信童话的孩子是快乐的,在童话世界中成长的孩子是幸福的。实践证明,长期感受"童话氛围"的孩子,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鉴别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模仿能力、动手创造能力均超越极少接触"童话氛围"的同龄孩子。所以在幼儿园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孩子成长创造契机,尽可能地在环境中营造"童话氛围",潜移默化地启发熏陶孩子,提高他们的智力和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8.
春节,是团圆的日子,也是传统民俗文化最为浓厚的日子。在这样一段团圆的时光里,陪孩子读一些关于节日的绘本,不仅是十分应景的选择,还有助于孩子感悟传统文化的韵味与美丽。《辞旧迎新过大年·春节》推荐理由:在富有生活气息的故事里,向孩子传递着曾经的年味儿。农村的孩子看了,可以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唤起对绘本的热爱:城里的孩子看了,可以产生对传统文化的向往之情。这本绘本所在的"中国记忆·传统节日图画书"  相似文献   

19.
李英花 《考试周刊》2014,(12):46-46
低年级课外阅读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帮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十分重要。作者引导低年段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时五种策略:优化环境,萌生阅读内需;以身示范,激发阅读欲望;推荐读物,保障阅读书源;持之以恒,保证阅读时间;组织活动,感受阅读成就。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他们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动画片是每个人在童年时代的共同记忆,它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在童话世界中感受神奇与冒险、欢乐与温情。它陪伴孩子一起成长,也见证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欢笑与泪水。当每一个孩子长大成人,再回忆起童年时代的动画片,一定都会扬起一张微笑的脸。今天,我们走进浙江省桐庐县学府小学,和二、三年级的小朋友们一起聊聊他们眼中的动画片,请看他们都是怎么说的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