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班主任的人际关系而言.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是需要正确处理的关系之一。共同的愿望.一致的社会责任,要求班主任必须与学生家长充分合作.建立一种和谐、健康的“友情式”关系,多角度、多层次地发挥教育功能,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更应当善于处理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而何种“距离”最美.这是讲究艺术的。  相似文献   

2.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实施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既是师生之问的纽带.同时也是家校沟通的桥梁。如何在班级管理中用和谐的理念开展工作,调理好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家校关系.进而构建和谐班级,是每一个班主任面对的问题及追求的目标。班主任工作涉及学生的方方面面,无论如何努力,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总让人有种“花没全开月未圆”的感觉。现结合自己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仅就“理顺三个关系.构建和谐班级”谈一些肤浅的看法。以求抛砖引玉,以便更好地完善班主任工作。  相似文献   

3.
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和谐关系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只有建立和谐的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才能让小学生在班主任的管理下健康成长.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内涵,当前班主任与学生建立和谐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提出了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一、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内涵从古至今,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这一永恒话题,依旧是学术界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就其实质性而言,小学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和谐关系的探索价值是不可估量的。然而,其所谓的和谐,通过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各个事物和现象之间相统一的完美配合和协调。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最主要的两个描述对象则是小学班主任和学生,所谓的和谐关系则是师生关系的成熟和完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关系协调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双方在教育教学中的情绪.关系和谐.才能形成“我关心.你长进”的相互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双方在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才能心往一处使,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如果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就会存在隔阂.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双方必然产生排斥心理.“你见不得我”,“我眼中没有你”.相互斗狠.关系紧张.甚至将消极情绪带到班级工作或所教课程上.因此.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关系一定要和谐.营造出一种心心相印的氛困.使彼此心理相容.情绪愉悦地投入到工作中.才能更好地建设和管理一个班级体.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相似文献   

6.
胡雪红 《考试周刊》2009,(26):225-226
众所周知,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较难处理.时常会落入一个尴尬境地,轻则个别学生与之对抗,重则群起而攻之。究其原因,大多是班主任没有抓住学生的心理。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往往忽略学生的心理特点,而片面地强调学生的顺应,导致师生关系不和谐甚至紧张,造成一系列的恶性事件。或是由于对新时期中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够了解,很多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方面存在一定障碍。要改变这种状况,还须溯源而上.从根本出发,摸准中学生的“脾气秉性”,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采取相应的手段和措施,“想其所想,急其所急”,使学生逐渐对教师和学校产生认同感,进而更好地融入教学活动本身。  相似文献   

7.
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构建班主任与学生的和谐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紧扣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这一话题,并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对当前如何构建班主任与学生的和谐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如何构建初中班主任与学生的和谐关系是教育界的一个重点研究课题。为构建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初中班主任应将学生真正视为平等的个体,应重视与学生积极沟通交流,积极参与班级集体活动。通过积极努力,初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很容易建立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全社会都在“创和谐社会,建和谐家园”的背景下,班主任也应将“和谐班级”理念引人班级的建设和管理上来。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处理、协调各方面、各人员之间的关系,以达到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本文从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碰到的问题着手,着重阐述了班主任应协调哪些人员之间的关系,以使班级管理民主和谐,教师之间协同合作。学生相处融洽愉快,从而建立“和谐班级、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0.
本文所说的“和谐教育”是相对于班主任对违纪犯错误的“问题学生”施以严厉批评、体罚等惩罚性教育而言的。惩罚性教育强调班主任的权威性和强制性,其主体是班主任,其结果是班主任费精力、伤脑筋;而学生在身体上受折磨,心灵上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难以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还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敌对情绪。“和谐教育”,  相似文献   

11.
接手新班后,班主任如何构建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我认为班主任首先应当树立五种意识。1.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班主任与每个学生都具有平等的独立人格。“唯师为尊”的观点说到底是“唯书唯上”封建意识的翻版。班主任应以平等的姿态走近学生、尊重学生,这样才能赢得学生对你的尊重。班主任更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平等的锻炼机会。  相似文献   

12.
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要处理的最重要关系之一。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对教师来说可以提高其教学的责任感;对学生来说可以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而对于学校来说则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以及教学的质量。因此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和谐关系是多方受益的,也是十分必要的。而在具体的构建上就需要小学校管理者高瞻远瞩,更需要小学班主任投入精力细致摸索。深入探究小学教育管理当中出现的问题,以此分析如何在管理过程中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班主任日常工作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努力营造良好、宽松的人际环境,构建班级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了,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谐了,才能和睦共处,合作发展。既然如此,班主任如何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呢?  相似文献   

14.
就小学生而言,在个性特点、理解能力方面均存在着较大差异,为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逐渐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如何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和谐关系成为班主任工作中的重点工作。基于此,本文在对师生和谐关系做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策略,以期为小学班主任分享一些有价值的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5.
和谐产生美,和谐是事物的最佳状态。和谐是人们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本文所说的“和谐教育”是相对于班主任对违纪犯错误的“问题学生”施以严厉批评、体罚等惩罚性教育而言的。惩罚性教育强调班主任的权威性和强制性,其主体是班主任,其结果是班主任费精力、伤脑筋;而学生在身体上受折磨,心灵上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难以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还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逆反心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教学当中,班主任管理是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往往由于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未建立和谐关系,造成日常的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受到阻碍。为此,有必要构建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在深入分析班主任管理工作与学生之间的存在的矛盾的基础上,探讨构建和谐关系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7.
沟通,是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一个永恒话题。没有良好的沟通,就不会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本期《班主任随笔》栏目的四篇文章围绕师生的沟通问题。分别谈了“影响情感交流的因素”“情感交流的平台”“沟通的方式及技巧”及“细心呵护与放手‘留白’”的师爱。相信这组文章会对那些与学生情感交流“阻塞”的班主任老师有所帮助。说到底,沟通就是以心换心.以真诚的爱赢得学生的爱。心与心的交流,换来的将是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在学校教育的园地里,班主任与学生构成了一种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关系。班主任承担着育人的主要任务,这个任务的完成,有赖于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沟通,有赖于学生对班主任的接纳和信任,有赖于和谐融洽班级氛围的构建。言传和身教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身教”,要求班主任为人师表,起到“身正为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如何增强自己对班级的影响力,提高自己的威信,更好地树立“大朋友”和“小朋友”和谐相处的集体关系,这是每个班主任自“上任”后必须考虑和做好的工作。对此,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以“爱”生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要有热爱学生的慈母心,要有为孩子未来负责的高度责任心,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班主任心里必须“装”着学生,尤其是关心爱护后进生。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催化剂。班主任热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厚望,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你的教育,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爱是无声的语言,…  相似文献   

20.
师爱是一门很深厚的学问。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热爱每一个学生,才能赢得所有学生的尊重.才能建立起“尊师爱生”的和谐关系。这是因为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也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而这些,都需要“爱”的关怀,下面从“宽容之爱”、“信任之爱”和“倾听”三个方面浅谈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