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用主义教学模式是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教育流派。它的代表人物是大名鼎鼎的杜威和进步教育运动的倡导者克伯屈、胡克和博德等。杜威认为经验是"对事物的主动动作"和"被动地承受事物的影响"二者的关联,教育则是经验不断增加的过程。杜威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做"的过程。学生的一切学习都来自经验,而经验的获得要通过"做",在"做"中学习经验,从而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同时他认为思维起于疑难,但困难的情境必须和学生曾经应付的情境有相似之处,学生对这个情境才有一定的控制能力,教学的艺术也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2.
设计教学法     
设计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克伯屈以其导师杜威的思维五步说为基础发展而来的,是杜威教育思想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化.按照杜威的看法,"最有意义的经验"是在思维活动中获得的,而思维过程包括五个步骤:(1)疑难情境;(2)认清疑难所在;(3)提出解决疑难的假设;(4)进行推理;(5)验证假设,根据思维的这个规律,最好的教学是"从做中学".以这一思维理论为基础的设计教学法的内容是:由学生自发地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让学生在自己设计的活动环  相似文献   

3.
<正>新课标指引下的数学课堂让师生真正的像数学家那样做起数学研究来。近期笔者有幸聆听了两位教师执教的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和与积的奇偶性》这节活动课的教学,在两位教师不断的研磨、评议和修改过程中,让我闻到了数学课成了"师生像数学家那样共同做数学研究"的味道,数学味从课堂走向了课后,并留在了学生心中。杜威先生认为,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而数学课堂就是摩擦出思维火花的地方。虽然是同题异构,但《和与积的奇偶性》这节课的教学,两位教师不谋而合,都如杜威先生提出的"思维五步"那样,让学生经历了"疑难情境"-"确定疑难的所在"-"提出解决疑难  相似文献   

4.
覃永南 《广西教育》2006,(7B):32-32
问题教学,古已有之。现代,国外许多教育家,对问题解决和问题教学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杜威,他在科学探究的四个步骤(疑难情境、确定问题、提出假设、推理验证)的基础上创立了“问题教学法”,这一方法主要是通过他所提倡的课程形式“主动作业”实现的,学生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真知。他反对把课讲得很抽象,死气沉沉,主张让学生多从事一些活动,在明确问题中心的前提下,使学生有更多的实际材料,更多的资料,更多的教学工具,更多做事情的机会,使思维集中于几个要点,掌握处理经验中各项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现代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儿童的思维特点是非智力因素占优势,而“兴趣”是最活跃、最现实、最直接的非智力因素。我探索的兴趣作文教学有“情境作文”和“研讨作文”。一、情境作文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传统教育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引起思维”的情  相似文献   

6.
周祥 《中学生物学》2009,25(7):14-15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记忆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也是一种过程和方法,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的结论,更重要的是促进并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掌握发现真理、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杜威认为,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从课中学"为特征的传统教育有很大的局限性,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难以适应社会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内涵究竟是什么,教师作为研究者并不是让教师和专业的研究者那样去做研究、出研究成果,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内涵实质在于教师研究性思维的养成和运用.实证研究和实践探究作为教师研究性思维养成的方法,都可以统一到杜威提出的科学思维方法上来,两者都需要教师在个人实践经验中产生困惑和问题,进而提出假设,进行反思、实验,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获得教学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最终促进学生智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做中学”、“从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是当前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与杜威的“从做中学”和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虽有相似之处,但它们的内涵、背景、目标和出发点、理论基础和实施方式都有差异,其意义不仅在于通过“做中学”影响儿童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而且会有助于全社会科学文化建设和民族素质提高。  相似文献   

9.
汪正贵 《文教资料》2005,(3):131-132
长期以来,学校的科学教育只是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科学知识、概念和原理。1909年,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美国科学进步联合会的发言中对脱离儿童生活经验、纯知识灌输的传统教育提出质疑。他指出:科学教育不仅仅要让学生记忆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杜威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的主张,并在芝加哥的一些学校进行实验。主张教学应当遵循设置疑难、确定问题、得出假设、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实施等步骤。1961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首先使用了“探究教学”一词,他从“现代科学的本…  相似文献   

10.
杜威的教育理念“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在做中学”集中反映出经验主义的思想印记。通过再现与表现的途径,教师创造出教室里的生活情境,即教学情境。旨在依靠环境的作用,引起学生的某些反应,达到教育的效果。在再现的物质情境或表现的虚拟情境,教师和学生作为能动的主体,发挥个人的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将体现个人色彩的经验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主体的能动性是一种思维形式。  相似文献   

11.
杜威认为,反省思维是一种最好的思维方式。他对反省思维的涵义、过程、重要性、训练与培养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探讨。这些理论对教师的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一是教师要关注引导学生的兴趣;二是教师要创设引发思维的情境;三是教师要教育学生转变课堂学习的方法;四是教师要提高讲课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思维是解题的内涵,思维在解题过程中突出地表现为一个过程.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只有科学地认识解题的思维过程,才能设计一个有效的解题教学指导方案,从而更有效地建立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结构.事实上,在进行解题教学时,教师必须解答这样二个问题:面对一个化学问题时,学生会用什么样的思维过程来完成解题任务,只有清楚地回答这个问题,教师才能设计出一个有效的教学指导方案,以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著作《我们如何思考》中,将问题解决分成五个阶段;1.感觉疑难,2.确定疑难…  相似文献   

13.
孙群山 《考试周刊》2012,(32):135-136
探究式教学(Inquiry Teaching)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最早提出在教学中使用探究方法的是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杜威认为,科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主张"从做中学"。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呈现材料——创设情境——问题探究——能力提升"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一、地理探究式学习产生的背景 探究式学习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针对脱离儿童生活经验、纯知识灌输的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杜威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记忆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也是一种过程和方法.他主张教学应当遵循以下步骤:设置疑难情景、确定问题、提出假设、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实施等.分析此教学模式可发现,它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科学探究有着密切联系.这种蕴涵探究思想的教学模式不仅对美国科学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探究教学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历史教学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在历史课堂教学上实施发散思维训练的主要办法是 :构建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强化发散思维能力训练。创造教育理论认为创新思维是一个由发散到集中 ,由再发散到再集中的过程。依据这一理论和常规教学原则 ,我们构建了《历史“情境、思维”教学模式》 ,模式共包括四个教学环节 ,依次是 :“初创情境 ,启动思维”、“设疑导入 ,诱发思维”、“再创情境 ,立体思维”、“新设情境 ,发散思维”。四个环节与创新思维过程相对应 ,第一、二环节对应首次发散 ,即诱发思维。第三环节对应思维集中 ,即主体认知过程。第四环节对应再发散、再集中 ,即训练…  相似文献   

16.
解题过程是一个思维与运算完美结合的过程,思维、运算是紧密联系的,思维的深刻性,往往会影响问题的繁简性。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十分重视解题教学,想方设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进行充分全面的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力争克服只重视基础知识的训练而轻视创造能力的培养;重视解题技巧的训练,而轻视思维方法的培养;重逻辑思维的训练而轻视辩证思维的培养等缺点。下面就解题教学谈几点个人的体会。一、解题思维要遵循科学的程序解题过程既然是思维与运算的结合过程,解题就是实现从已知到本知的…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思维的过程,也是思维的结果。对小学生来说,由于信息量摄入少,不少小孩子能“做数学”,但不会“说数学”,缺乏数学语言。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序地进行训练。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用完整、准确、科学的数学语言表述思维的过程,提高他们的数学语言表述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相似文献   

18.
一、反思性教学的概念迄今为止,关于反思性教学没有统一的定义。"反思性教学"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杜威对反思活动的论述。杜威曾将"反思"概括为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认为反思起源于个体在活动情境过程中所产生的怀疑或困惑,是引发有目的的探究行为和解决情境问题的有效手段;强调教学活动本质上具有反思性质。  相似文献   

19.
科学思维训练在于物理知识获得过程.本文设计了基于科学思维培养的支架式教学模式,并以新教材中“楞次定律”为例,介绍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为在教学活动中培养科学思维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南北朝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心物交融","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唐朝的王之涣在《诗格》中写道: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清末大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境界"作了通俗而深刻的阐述,他写道:"词以境界为最上","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人心中之一境。"把文学情境论迁移到教学实践和教学过程,就是课堂情境化和情境课堂化。美国的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反思性思维"的"五个形态"的第一个形态,就是"在情境中发现疑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主张:"应创设学生独立研究的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