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音乐欣赏教学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新颖独特的教学手段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带领学生在聆听、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充分地体会、理解音乐所表现出来的丰富情感,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进而通过学生大胆的表现和创造音乐,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达到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2.
音乐欣赏教学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新颖独特的教学手段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带领学生在聆听、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充分地体会、理解音乐所表现出来的丰富情感,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进而通过学生大胆的表现和创造音乐,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达到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3.
王辉 《甘肃教育》2003,(4):19-19
普通中学的音乐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表现技能,而这一切首先都建立在能听音乐、会听音乐、有一对听音乐的耳朵上。因此,音乐欣赏教学是中学音乐教学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美感、提高学生的素养是十分重要的。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探讨在音乐欣赏的课堂上真正实现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想象创造音乐的教学必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三者结合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才能深入,才能真正寓美育于音乐欣赏教学中。  相似文献   

5.
音乐欣赏可以使学生在聆听、感知音乐中理解音乐,从而提高其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作美的能力,它是中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于还不完全具备独立的思考与鉴别能力的中学生,让其独立地欣赏一部较大的音乐作品、并达到深刻理解作品内涵、深刻领悟音乐特有本质的程度是比较困难的。怎样才能搞好音乐欣赏教学呢?  相似文献   

6.
舒燕 《青海教育》2014,(9):68-68
我们知道,音乐是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想了解音乐、学习音乐,而我们学习音乐并非为了使每个人都成为音乐家,而是为了培育人们懂得如何欣赏音乐、懂得如何感受音乐、懂得如何享受音乐。音乐欣赏能力是各个领域音乐学习的基础,只有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才能使之真正地懂音乐、理解音乐和享受音乐。  相似文献   

7.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音乐欣赏的能力不仅是一个人的审美修养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文化素质水平的标志之一。音乐欣赏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其它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几年来,在音乐欣赏教学里,我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8.
音乐教学中的音乐欣赏是审美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就音乐欣赏教学的功能而言,除了情感功能、教育功能外,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美感功能。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更能培养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笔者在教授音乐欣赏课时,  相似文献   

9.
李可 《广西教育》2013,(34):95-95
留白是一种运用非常广泛的艺术表现方式,在中国画中运用得比较多,在音乐中也常常用到,指创作者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在艺术创作中留出“空白”。艺术作品中的“空白”常常展现出一种“虚灵”的“空间感”,使艺术作品形神俱备,有虚有实,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美妙艺术境界,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无尽的艺术美感。教育也是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10.
赵月颖 《考试周刊》2013,(45):179-179
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中学音乐课是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艺术课之一,它伴随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在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育不仅要增长学生的音乐知识,而且要发挥它的特殊功能,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美的能力。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构建一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新模式,创设情境,激发情感,通过欣赏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1.
米露 《甘肃教育》2004,(4):42-42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使人从中得到美的享受。音乐欣赏课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它以音乐欣赏为先导,以提高审美能力为中心,对学生进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熏陶,起到潜移默化的功效。那么,如何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呢?  相似文献   

12.
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心理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心理学在音乐欣赏的授课中是十分重要的。音乐音响的物理特征在学生听觉上反映的研究,是一门重要的学问。在一些非艺术院校没有设置音乐课的情况下,音乐欣赏课与音乐知识和技巧结合起来授课是可行的。音乐欣赏,要去作为一种学问去研究,它不仅是选一些音乐作品供人简单去聆听,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愉悦和理性的满足活动,它同时还有一个拥有无穷智慧的审美能量的群体。从欣赏的反馈中,作曲家和演奏家可以切实了解到自己的艺术创造所产生的社会及人们的心理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欣赏,  相似文献   

13.
邹瑛 《教育艺术》2002,(6):62-63
高中开设音乐欣赏课 ,有利于提高学生感受和鉴赏音乐的能力以及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与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加以引导探索可进行以下四个方面的尝试 :一、理解音乐内涵 ,知晓欣赏常识第一堂课很重要 ,这堂课中要让学生理解音乐功能 ,知晓欣赏常识 ,不提倡教师灌输式地讲授 ,应在第一堂课里提出这么一个问题 :“什么是音乐?”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回答。于是有的同学就回答什么歌 ,有的回答什么曲 ,甚至有的回答“鸟叫声 ,流水声 ,风吹树叶的唰唰声。”我都表示肯定 ,并顺势引出 :自然的音响有别于音乐 ,音乐是通…  相似文献   

14.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之一,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够欣赏音乐.懂得音乐是审美修养的基本标志之一,离开这一点就谈不上音乐教育。”儿童对音乐作品听得愈广泛愈深入,那么他们对音乐欣赏能力就愈能快速的发展,从而提高儿童的音乐鉴赏力和表现力。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通过教育有效的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美全面发展,是摆在每位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接下来,笔者就音乐欣赏教学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思考和做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王丽群 《课外阅读》2011,(11):267-267
音乐欣赏,即感受与鉴赏。作为现今音乐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领域,已越来越被音乐教育界所重视,它也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让学生在流动的音响中靠听觉来感知音乐形象,有效地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激起学生J隋感上的共鸣,使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启蒙学生的音乐创造情趣。  相似文献   

16.
音乐 ,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艺术 ,千百年来 ,人们 (特别是音乐爱好者 )既为音乐而自豪 ,又为音乐的深不可测、高不可攀而敬而远之。说到音乐那么就需要欣赏音乐。革命导师马克思说 :“对于非音乐的耳朵 ,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这句话充分说明了音乐欣赏的重要性 ,你不会欣赏 ,再美的音乐对于你来说也毫无价值。相反 ,你会欣赏 ,那么深刻隽秀的音乐佳作 ,能使你陶醉在优雅、委婉、妩媚、华丽、欢快、活跃、纯真、自然 ,如行云流水之飘逸 ,似花香鸟语般温馨的乐声中 ;沉浸于悲壮、激越、刚劲、豪迈、热烈、奔放、雄浑、酣畅 ,如排山…  相似文献   

17.
王郁 《中学生电脑》2011,(4):67-67,69
新课程改革标准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而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小学音乐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让学生通过聆听、感知音乐从而理解音乐,提高其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音乐欣赏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它比较抽象,不像视觉艺术那样直观、具体。由于音乐的艺术形象很难让欣赏者直接感觉到,所以要理解音乐作品也变得相对较难。因此,在音乐欣赏的初级阶段,“形象性”的教学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本文着重论述如何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进行“形象性”教学。  相似文献   

19.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丰富情感、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同时对发展儿童音乐的想象力、刨造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音乐教师作为儿童欣赏音乐的“引路人”,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音乐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感染力.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欣赏活动中,并在欣赏过程中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思维。  相似文献   

20.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音乐作品听得愈积极、愈深入,那么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愈能快速地发展。在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音乐欣赏也越来越被教育界重视。因为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用音乐本身的力量,使欣赏者置身于音响的天地中,通过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品德、智力、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是摆在每位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使我认识到:只有以学生为审美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和审美鉴赏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