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21世纪图书编辑素质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编辑这个职业随着图书出版业的出现而诞生。美国出版研究所研究员、纽约Fordham大学商业管理研究生院教授Albert M.Greco在他的The Book Publishing Industry(《图书出版业》)一书中提到了资深编辑兼作家Gerald Gross关于作和编辑的一个比喻。Gross认为作给了图书生命,而编辑就像是产科医生,是新生儿的护身天使,对它的安全诞生起着决定性的关键作用。编辑在图书出版过程中承担的责任决定了他对待自己负责的每一本图书都必须像产科医生接生新生儿一样,全力以赴地保护它,全心全意地爱护它。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一直是出版业要求编辑必须具备的素质。但仅仅具备敬业精神和较好的字功底的传统编辑的素质已不能适应21世纪出版业的需要。当今的市场经济使编辑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对象、工作方式以及考核指标与过去相比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编辑这个职业成为最具挑战性的职业之一。编辑只需从作的投稿中挑选书稿对其进行字加工,书稿编发了,编辑的工作就基本完成了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那么,21世纪的图书编辑还应具备哪些素质呢?  相似文献   

2.
动态集装箱     
英国出版商艳羡德国出版业2005年暑期,在德国哥德学院的邀请下,一批英国出版公司的编辑考察了德国出版业。考察结果是,虽然他们也感受到德国正在经历英国前几年的变革,但许多地方还是让英国编辑极为羡慕。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德国还没有文学代理公司,甚至没有图书连锁店。图书业相对稳定,许多编辑和作家一生只为一家公司工作。尽管德国出版业一直有合并,但三家出版公司主宰着德国出版业:拥有英国Transwolrd出版公司和兰登书屋的贝塔斯曼集团,拥有英国麦克米伦出版公司和其他6家德国出版公司的霍尔茨布林克集团,以及施普林格出版集团。他…  相似文献   

3.
亚非图书委员会 制定五年培训计划 随着人们即将进入21世纪,通讯媒介的新发展对出版业的影响很大。出版专业人员应该深入研究出版业的未来,科技的最佳使用,学科之间的最佳配合等。 出版业中的人力资源开发是亚洲图书委员会的重点项目。亚非图书委员会的目的是为专业能力强的编辑、翻译、设计、插图画家、印刷商、出版商和发行员提供正式或非正式的业务培训,它主要在对书业发展有极重要的非传统项目上进行培训,每年举办一次,从1996年开始,到本世纪末结束。每期10天,有课堂  相似文献   

4.
金强  梁爽 《出版参考》2015,(11):31-32
在巴基斯坦这样的一个国家中,出版业的重要性或者优先权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巴基斯坦图书出版业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并且亟需解决. 一、诸多要素限制巴基斯坦图书出版业发展 图书出版业市场狭小成为限制巴基斯坦图书出版业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在作家、出版商、书商之间的合作缺乏一个健全和公平的商业机制,无法实现共赢进行有效合作;盗版在巴基斯坦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这给正版图书带来了毁灭性打击.  相似文献   

5.
一、日本的出版业 1、出版商日本出版业的商业化始于17世纪,后来渐渐进入了工业化生产。到了19世纪中叶,出版业成了一个重要行业。到1986年,日本约有4200家出版社,其中88%是1945年以后建立的。具有1000万资金日元以下的出版商  相似文献   

6.
书目出版: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供书目的起源书目的出版发行一直被其他书籍出版商们认为是一项神秘的工作。作为图书管理的一种商业形式,它给人的印象就是一种由参考书目、详细的分类主题、冗长乏味的标准委员会和书籍编码系统所构成的单调的书册。书籍出版商们已经注意到,一个世纪以来,书目出版商已在电子出版方面取得了领先地位,并为出版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在出版印刷业的早期,就已有了关于特殊主题和大型图书馆藏书的书目。但直到19世纪中叶,才有了以报纸、书商和书市为基础,进行的已有书目的信息搜集工作。随着出版业的发展,如何与印刷商和出版商的产…  相似文献   

7.
美国是世界出版业大国,全国有各种类型的出版社大约5000家左右,除了近千家“微型出版商”和报刊出版商外,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中型出版商1200多家,其中历史悠久出书质量较高的大中型出版商有300余家。美国年出版图书约五万种,加  相似文献   

8.
过去美国出版的图书的国外版权收入占整个版权收入的比例一直排在最后,但自80年代、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这种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排名末位的国外版权收入异军突起,已跃居首位。这主要是在其他版权收入下降的同时,美国图书在国外的市场日益成熟和扩大。 图书的国外版权收入现已成为美国出版业的重要经济支柱。据版权专家介绍,一本美国出版的畅销书在日本的版权收入可达到100万美元,在英国和南美为50万美元,在西班牙为30万美元,就是在市场较小的荷兰也可收到10-15万美元。美国出版商普遍认为,出版业的收入来源重心已由国内转到国外。许多小出版社依靠国外版权收入不仅维持了生计,也扩大了影响。过去,美国出版社在制订选题时一般针对国内市场,而现在则不得不考虑国外市场。目前有些出版社正专门致力于开发国际性的图书选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经纪人应运而生,并逐步走向规范化、专业化。他们的经纪活动遍及房地产、保险、体育文化及技术等许多领域。而对于文化产业中的图书出版发行业,联结作者资源与出版市场的著作经纪人也正步履维艰地走向市场。 著作经纪人源自欧美国家,它是随着图书出版机制的需求产生的。19世纪,英美市场规模扩增,出版业逐步专业化,生产流程及著作权法日益复杂化,出版业成了超越作家理解的一项专业,最终促使经纪人走专业化、职业化。他们有着自己明确的法律地位,不仅与作者、编辑沟通,保持出版工作的顺畅,同时还联系宣传人、艺术制作部门、销售部门及外国出版商等各方面,以达到良好的市场效果。 而在亚洲,著作经纪人也逐渐兴起。在台湾地区,业界人士曾就职业经纪人是否可行进行市场调查研究,他们认为台湾出版市场小,专业作家少,近期内市场对作家经纪人的需求度不高。但对于出版市场庞大,出版资源丰富的中国  相似文献   

10.
美国鲍克(R.R.Bowker)公司是一家专门出版图书出版业(图书馆也包括在内)专业书刊和参考书(工具书)的出版社,它所出版的LMP已有54年历史,非常有名。LMP一年出版一本,全称是LiteraryMarket Place,如直译为《作品市场》或《文化市场》,看不出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副标题是《美国出版业名录》,仍不能说明该书内容。从内容看,实际是《美国出版业大全》。该书系大16开(21厘米×27.5厘米),1994年版厚达1896页,定价158美元。全书包括十大部分;(1)图书出版商(社);(2)编辑业务和经纪人;(3)广告、销售和推广;(4)图书制作;(5)销售和发行;(6)服务和供应;(7)协会、事件、课程和奖赏;(8)专业  相似文献   

11.
图书利润是所有出版商关心的主要问题.图书退货政策,严重地影响了出版商的盈利,因而美国出版公司试图采取一些试探性的措施修改这一政策,可是零售商却不接受这些修改.在1995到2004年间,成人类精装书的退货率一直徘徊在33%左右,大众类平装书的退货率大体上超过了42%,在2001年达到了45.2%.其他类别图书的退货率大多在20%左右.除了替代产品与服务危及到了美国传统出版业外,以下三个因素对美国出版业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仅仅在几十年以前,澳大利亚的大出版商大都是英国联合公司在澳大利亚的分公司,它们发行的主要是一些从英国传人的图书,其中也包括英国版本的美国图书。而澳大利亚本土的出版业却几乎是空白:由澳大利亚作家写给本国人的图书在当时的市场上仅占10%。 如今在澳大利亚,即使是归海外业主所有的澳大利亚出版商也有着强有力的本国出版业发展计划,儿童图书业迅速发展并已形成了一个完备的市场。低年级的教育类图书,尤其是文  相似文献   

13.
据2003年3月4日出版的《出版商周刊》报道,许多出版商认为去年收获甚微,但美国出版商协会(AAP)却对2002年美国图书出版业十分满意。据AAP的初步估计,去年的美国图书总销售额上升了5.5%,达268.7亿美元。大学图书  相似文献   

14.
正一如美国是世界经济军事超级强国,美国图书出口在全球出版行业中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每年出口图书已达17亿美元,占出版业总销售额的7%左右,占世界图书出口总量的22%,居世界第一位。2010年,美国图书出口额已达20亿美元,占  相似文献   

15.
美国书商协会主席乔伊斯·梅斯基士著文论述90年代美国书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他认为各种类型的书店和发行网点只有不断创新和提高服务水平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90年代的图书贸易如同往常一样,某些方面的老问题依然存在。如退货,脱销,2.8万家出版商试图在全美乃至全世界发行100多万种再版图书令人头痛的具体安排,获得热门书和滞销书信息的困难,折扣、收回货款和运费方面的问题等等。到处有竞争,不仅书店之间,出版业也是如此。他们争夺作者、编辑、争夺书店中书架的空间,以及竟相吸引图书评论家的注意力。书店还必须同其他行业争夺顾客自由支配的美元和时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数字出版已成为全球出版业关注的热点。近两年,从法兰克福书展到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来自世界各地的出版商,讨论最多的是数字出版问题。目前,中国出版业已进入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并存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今年二月二十七日至二十八日,加拿大五十多名出版商、作家、经理人和记者参加了在纽约举行的加拿大、美国出版商聚会。会议的组织者是加拿大文化领事。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根据玛格雷特·阿特沃德的呼吁,就加拿大作家对本国出版界现状的一些看法进行了讨论。会议还讨论了图书销售、经营管理、变卖执照等问题,加拿大人要求有买卖自由的权力.并极力摆脱最终成为美国附  相似文献   

18.
据2001年3月5日的美国《出版商周刊》报道,2000年美国整个图书出版业只增长了3.4%,其主要原因是成人硬皮书(Adult hardcover)和普通图书(Trade)销售额的下降。据美国出版商协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ublishers,简称AAP)的估计,上一年整个图书出版业的销售额为253.2亿美元,高于1999年的244.8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6.3%。  相似文献   

19.
港澳台之窗     
随着英美出版界作家经纪人的盛行,近几年台湾也出现了类似英美作家经纪公司的机构,但就目前台湾的出版环境,是否有必要施行作家经纪人制度,陈明莉等人对此进行了研究,他们采用社会学的观点及方法,探讨英美作家经纪人的起源和发展,并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了解台湾出版业者及作者对经纪人制度的认知与需求。 英美经纪人是随着图书生产机制的需求而产生的,19世纪英美图书市场规模逐步扩增,出版业发生了专业分化,  相似文献   

20.
“三九”的第二天,一年一度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几百家出版商、发行商迎来了一场图书交易大比武。 入世之后,中国出版业市场化、国际化是大势所趋。图书订货会也就成为各出版商竞相比智慧的大舞台。它既是一次产品的集中展示,又是一次商家营销策划的大比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