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代文学传播研究自20世纪80qO年代兴起以来,到本世纪已呈繁荣之势,包括国内传播和域外传播两个研究维度。国内传播研究主要侧重于文学分体研究,以唐诗、宋词、元剧和明清小说的传播研究为重点。域外传播研究又分域外整体和域外国别传播研究两类,前者侧重于从世界范围考察中国文学的域外传播研究,后者侧重于从国别范围考察域外传播情况。古代文学传播研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但也存在研究对象较狭窄、研究内容较单薄、理论探讨较缺乏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质量和教师教学的质量,通过对淮阴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问卷调查,初步了解学生对古代文学教学的评价和期望.这对促进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提高古代文学教学质量具有参考意义和价值,为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提供思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质量和教师教学的质量,我们对淮阴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学生对古代文学教学的评价和期望,这对促进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提高古代文学教学质量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和价值,为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多思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质量和教师教学的质量,我们对淮阴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学生对古代文学教学的评价和期望,这对促进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提高古代文学教学质量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和价值,为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多思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强传统文化修养、夯实国学基础,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适应能力的学生,我们对西华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学生对古代文学教学的评价和期望,对促进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提高古代文学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新技术时代新媒体被广泛应用,并深受青年学生喜爱,在新媒体生态视域下,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承要有相应的对策,让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内容及延伸内容扩展成为新媒体主导,中国古代文学教师要担负起指导学生自媒体平台传播的责任。在自媒体传播中构建中国古代文学影响力。古代文学教师一定要利用教材、课堂和新媒体,激发青年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乃至中国文化的喜爱之情,让青年学生一定要掌握并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占青 《天中学刊》2010,25(5):115-117
在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固然对学生的学有着重要影响,但学生的古代文学基础和文学素养又反过来制约着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使用,只有创造教与学之间良性互动的条件和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果.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改革的重点有3个方面,即要强化学生对古典文本的诵读和积累,强化适应古代文学教学需要的历史学教育,增强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哲学解读意识.  相似文献   

8.
在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边缘化的背景之下,古代文学教学承担传统文化教育的责任重大。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情感,是古代文学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其次要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和判断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打破唯分数论的评价机制,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促进学生灵活掌握和运用母语知识。  相似文献   

9.
作为高校汉语言专业的必修课程,古代文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古代文学知识,同时也在于培养学生较高的文学素养。古代文学是我国文学史当中的非常重要且璀璨的部分,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则需要有相应的要求,学生也应当对我国古代文学予以重视。就古代文学教学而言,目前许多高校都在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求进一步在此教学中体现我国古代文学的价值,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古代文学知识并形成较高的文学素养。针对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本文就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李晓霞 《教师》2012,(23):61-62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文明、提升人格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应承担的职责。,古代文学教师应当尽量为学生学好古代文学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中,尽量避免“串讲”和“满堂灌”的传统教法,应联系现实生活,把生活和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爱古文、学古文,有效地实现古代文学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情境教学法是古代文学教学实践中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创设情境,改编、表演古代文学经典作品,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古代文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2.
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都是紧密联系的,古代文学也是如此.文献学作为中国一门古老的学科,和古代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种传统的治学方法,在古代文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日常的古代文学教学中应谈有意识地给学生渗透文献学的相关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本身的认识。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13.
蒋丽华 《广西教育》2012,(19):106-107
古代文学作品对现代人格养成具有重要影响,应高度重视对古代文学的阅读与鉴赏,传授学生阅读及鉴赏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阅读及鉴赏我国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使学生自觉养成高尚、健全的人格,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古代文学教学对学生思维逻辑的培养和学养的提高有很大的益处,问题意识可以推动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以我国古代诗歌的开端《诗经》为例,对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探究进行了讨论。从古代文学入手解构出文章的历史及作者赋予文章的情感,通过抓住重点词语深入追问,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通过学习文言文,培养学生问题质疑能力,提高古代文学的教学效率和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5.
古代文学因与现代社会存在着巨大的时代距离,客观上容易导致学生对其内容的隔膜与疏离;再者又因教学观念与方法的陈旧,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缺乏兴趣。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拓展学生视野、激发求知欲望,发掘古代文学的当代意义,培养问题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品味文学原典的独特意蕴等方面,均是培养学生古代文学兴趣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针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从中了解当前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认知度、学生作品阅读数量、作品阅读与教学指导的关系、学习古代文学的收获及期待等实际情况,并对此进行初步分析,提出加强古代文学作品阅读的指导是走出古代文学教学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古代文学作品对现代人格养成具有重要影响,应高度重视对古代文学的阅读与鉴赏,传授学生阅读及鉴赏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阅读及鉴赏我国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使学生自觉养成高尚、健全的人格,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把地方文化融入古代文学课程中对培养地方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要把地方文化融入古代文学课程中,教师首先必须要对地方文化有深入了解和研究;同时,要重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革新课程教学模式,要找准切入点,把地方文化与古代文学课程无缝衔接,要把课堂理论教学和课堂实践教学相结合,还要创新古代文学课程评价机制。通过重构古代文学课程体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热爱本土文化的情怀、提升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也能促使教师的研究从理论走向现实,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伯伟,1959年1月生,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1982)、文学硕士(1984)、文学博士(1989)。历任南京大学中文系助教、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外国人研究员(1992),韩国国际交流财团特邀研究员(1997),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2000-2001),韩国外国语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2003-2004)。张伯伟教授现任韩国东方诗话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目前主要从事中国诗学和域外汉籍研究。张伯伟教授除了讲授中国文学史、古代文学名著导读、国际汉学、中国文化史专题、古代文论专题和中国诗学研究等课程以外,还从事《中华大典·文学典·文学理论分典》、“韩国汉籍中的中国文学评论资料汇编”、“九至十八世纪域外中国文学研究之研究”和“域外汉籍研究系列”的课题研究工作。曾先后获得南京大学研究生院首届新星科学奖,江苏省第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南京大学青年教师学术研究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优秀古籍整理二等奖等20多个奖项。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文学由于历时久远,内容广博,与现实生活又有着一定距离,因此,在教学上存在着一定难度。如何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形成卓有成效的教学特色,成为古代文学教学的当务之急。有鉴于此,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必须先从思维观念入手,引导学生明确古代文学的特性,训练其对古代文学的感性思维能力,才能最终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