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课堂偶发事件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曾预料而突然发生的事件。这类事件如果处理不当,会把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计划搅得一塌糊涂。但是。如果处理得恰当,处理得巧妙,不仅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还能显示出教师的机智与创造性,学生也能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相似文献   

2.
一、现状呼吁品德课堂且慢行这是一个讲求速度的时代,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感受着速度带来的冲击。日新月异的知识、分秒更新的信息让人们应接不暇。快,才能赢!竞赛以快取胜,搏击以快打慢,  相似文献   

3.
处理课堂偶发事件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几乎每一位教师都会遇到一些偶发事件,且怪事诸多,始料不及,让教师难以应对,或当场现丑。原本苦心设计的课堂,因此被搅得一塌糊涂。如何灵活妥当地处理这些偶发事件,是每位教师不可回避、必须重视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当前教育改革如火如荼、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4.
李信 《教书育人》2006,(3):13-14
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的处理,必须有利于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有利于教师威信的树立,有利于教学中不利因素的消除,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为此,教师在处理偶发事件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5.
6.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处理有关偶发事件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冷静理智的自制能力、高超准确的解惑能力、及时有效的调控能力和幽默形象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些偶发事件。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到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因此在遇到这些偶发事件时,教师一定要妥善处理,力争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案例:一天下午,我正在某班上课,班级里很安静,大家都在专心听讲。突然有位学生大声地说了一句:“干吗要扔到我 这儿。”大家顺着这个声音,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在课堂上出现偶发事件是难免的,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偶发事件常常严重扰乱课堂秩序,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从课堂偶发事件的特点、形成原因出发,提出处理的基本方法:了解学情,防患未然;见机而作,视情而动;因势利导,及时调整;积累经验,积聚能力,以巧妙的方式方法处理课堂偶发事件,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品德课堂建构性教学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德与生活》作为一门新型的德育课程,正以一种昂扬的姿态出现在学科改革的浪潮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它的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切实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这些属性,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素养,要求老师在组织教学时以新的知识观、教学观和学生观为指导,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进而全方位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目前,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也是品德教学普遍追求的目标。让品德课堂活起来简单,但是如何让简单变得有效就相当不容易了,这个问题值得所有品德教学者去探究。对此,我从自己的教学案例出发,对品德课堂的有效性进行了解剖。  相似文献   

12.
课堂偶发事件的发生,有不利于正常教学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只要教师运用教学机智,对课堂偶发事件因势利导,巧妙地利用,灵活地处理,就有可能把它们融入课堂教学,成为支持课堂教学的资源,并给课堂教学带来积极影响,起到烘托、补充、增效的作用。课堂偶发事件时有发生,应该怎样巧妙解决呢?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是开放的、多边互动的。课堂已经不再局限于教师课前所设定的小框框里,而是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开放。对此,我们一方面欣喜,一方面又深感踌躇。因为课堂成了学生个性张扬,充分展示才华的舞台。教学中,学生开始坚持自己的主张,不愿跟着老师备课设定的思路走,于是各种始料未及的“奇思怪议”、“课堂意外”也会不期而至。  相似文献   

14.
捕捉课堂动态信息,是指教师在尊重、关注学生的思维、情感发展状态、兴趣需求、心理趋势、活动状态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并抓住课堂教学中稍纵即逝的信息,将之加以挖掘与利用,从而确定新的任务、制定新的方案、运用新的策略、形成新的教学流程的过程。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从而建构自然课堂。  相似文献   

15.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小学品德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一个不以教师意志完全掌控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会有疑惑、认识错误、偏移教学目标的表现。因此,教师应注意把握课堂细节,整合资源,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学生在探讨和自我体验中升华情感,完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人的能力和个性是在活动中形成的,活动是维系外部生活世界和内部道德的纽带。正如教育家皮亚杰指出:人的认识不可能单独起源于主体或客体,只能来源于两者的相互作用,即主体对客体的活动。就"活动"而言,无论是自然的,还是教师指导的,都是最佳的学习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更多地让学生通过直接参与  相似文献   

17.
教学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课堂交流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在抽象的语言符号与现实生活、情感之间建立联系。然而,值得关注的是,部分教师对课堂教学等闲视之,缺乏处理交流结果的意识和能力,交流环节普遍存在着“杂乱、无条理,肤浅、深度不够,反思提升意识缺乏”等问题,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那么,如何通过有效引导,让交流由肤浅走向深刻呢?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偶发事件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突发的、意想不到的事件。它通常涉及违规违纪等问题或带有“过错”的特点,对教学活动和其他学生有所影响,需要教师快速作出反应,及时采取恰当的措施,使教学进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19.
正多年以来,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学一线的品德教师,我一直在努力地寻找一条途径——如何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有效的发展,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真正统一的课堂,但这条路走得不是很顺利。就在我徘徊不前的时候,学校校本文化浸润下的生态课堂犹如一盏明亮的灯塔,让我在茫茫的大海中瞬间找到了前进的方向。生态课堂是完全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的课堂,它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方式。新课程标准下的《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设计理念特别指出:本课程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  相似文献   

20.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综合课程。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呈现的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这些理性指导,给品德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