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研诚信是学术研究的基本原则和底线,惩治学术不端行为、加强学风和作风建设是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围绕高校学术不端的纠纷经常诉诸法律,司法裁判已经成为解决高校学术不端纠纷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中国裁判文书网30份判决文书为样本,对高校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内容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涉案类型主要为民事案件或行政案件,涉案主体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和学校,起诉原因主要涉及合法权益纠纷和学位纠纷,且形式多样,涉事人员覆盖范围广,案件纠纷比较复杂等.高校学术不端的治理面临诸多困境:法制环境建设不足,主动治理环境建设不足,主体对学术不端认识不足,举报人员隐私权益保障缺失.因而,需要重视高校法制环境建设,强化各主体主动治理意识,重视主体对学术不端的认识,构建举报人保护机制,以解决高校学术不端的治理困境,进而构建学术不端行为问责体系,加快提升高校学术治理能力,推动高校科研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6,(56):33-34
裁判文书改革是当前法学界的"热点",其所具有的价值意义不仅是还当事人一个公正,在解释和宣传法律法规、传播法律思想、改造被告人和教育公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甚至可能是解决司法改革困境的突破口,在当下中国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从法理学和语言学两个视角对国外司法裁判文书研究进行概述,并提出对未来研究的思考,以期引起国内更多学者的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莆田学院学报》2017,(1):34-37
通过对105份裁判文书及学者学说的阅读整理,发现对于预约合同可否强制履行,无论是在司法实务中还是理论上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通过分析,认为从违约责任的法条规定、合同自愿原则和预约合同的目的来看,应认可预约合同是可以强制履行的。  相似文献   

4.
裁判文书作为法官向诉讼当事人和社会最终递交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材料,是彰显法律公平正义和司法高效权威的有力宣言。但近些年来,裁判文书的质量不高已成为我国许多基层法院工作中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裁判文书质量不高的主要表现形式,指出了主要成因,并就改进裁判文书质量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福建民间文书》是明清以来福建地区百姓各种交易的真实记录,具有十分珍贵的学术价值。本文分别从俗字和别字、生活用词和行业用词、行文简省的特点,以及"重文"和"花押"符号等方面,考察《福建民间文书》的主要文本特征。文书文本特征的考察,将有助于提高《福建民间文书》整理的质量,也为该书的史学、农学、法学、档案学和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高校腐败现象多发高发,在腐败领域、腐败主体、腐败形式以及腐败影响等方面日益呈现出弥散性特征。这一特征的生成有着主观与客观、内部与外部等多方面的原因,需要从社会、高校等多个层面思考治理之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涉考行政诉讼案件增多,教育考试机构应诉压力较大。深入分析近五年来全国已生效并公开的43份涉考行政诉讼案件裁判文书可以发现,涉考行政诉讼案件的主要特点、考试机构及工作人员存在的易发法律风险点。为防范和化解涉考行政诉讼风险,教育考试机构应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以及考试治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徽州契约文书是记录宋以来徽州地区百姓各种交易的文书档案,具有十分珍贵的学术价值。而徽州契约文书的基础研究仍然十分薄弱,尤其徽州契约文书文本的主要特征,学界较少关注。徽州契约文书文本的主要特征主要体现为:含有纷繁的俗写讹字、含有大量徽州方言口语词、行文中文字多省略、含有诸多特殊的书写格式等。了解徽州契约文书文本的主要特征,有助于提高徽州及其他地方契约文书整理和相关研究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我国裁判文书说理性不足,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法学本科教育中"语言教育"存在缺失。此种缺失是科学技术对高校法学语言教育冲击、我国法律语言教育体系尚未建立以及高校对法律语言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需要从鼓励法律"语言教育"相关科研,注重语言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丰富法律语言教育方法,优化师资队伍,在国家司法考试中增加司法文书写作等具体措施着手,以完善我国法学本科"语言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建设状况及水平事关高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师德政策文本是党和国家意志在师德建设领域的集中体现。文章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32份高校师德相关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利用Nvivo 11 Plus质性分析软件,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和文本分析方法,梳理分析我国师德政策文本的演进逻辑与基本特征,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师德理论研究、完善师德政策涵盖教师群体、细化师德规范、制定师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基于政策工具视角,以政策工具为横向维度,以政策主题为纵向维度,构建了“政策工具—政策内容”二维分析框架,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38份中央及其部委层面的高校劳动教育政策文本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劳动教育政策制定存在政策供给呈现历时性波动、政策工具使用结构性失调、政策内容缺乏均衡性考量、政策二维交叉匹配性不足等问题。基于此,国家应规范政策有序出台,保障政策稳健有效;凝聚政策工具合力,优化政策二维匹配;立足政策现实需求,平衡政策内容供给。  相似文献   

13.
14.
15.
模糊性是司法裁判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司法裁判语言模糊性的形成有特定的原因,其存在也有无法替代的价值。司法裁判中模糊语言的使用,必须是以表意严谨为目的和前提,在不影响法律事实的正确反映和所作裁决的正确说理的基础上运用。  相似文献   

16.
以1985年以来中央部委发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为样本,对政策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发现,以“国家统包统分”为特征的毕业生就业政策范式已被打破,政策范式的第三序列出现变化,实现了第一次转移,以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为特征的市场导向政策范式已经形成.当前,在毕业生就业政策的目标与价值方面开始出现政策范式的第二次转移迹象,但显现出较为明显的国家利益导向,毕业生个人的就业利益诉求尚未得到足够有效的关注与反映,就业政策的新范式尚未完全形成.  相似文献   

17.
我国腐败主体的思想观念具有反社会性、庸俗性、内驱性、变迁性和民族性的特征 ,由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糟粕部分、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垃圾和党内外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三方面的源头汇合而成  相似文献   

18.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非常必要。对A大学三十年来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文本分析表明,其评审基本条件逐步严格、评审组织逐渐规范、评审程序日益完善、评审方式更加科学。其演变动力来自于政治体制变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存在的问题。其呈现出以下演变特征:价值取向由社会本位转变为社会需求和以人为本相结合,评审标准由简单、宽松转向复杂、严格,评审权力由政府主导走向政府与高校相结合,评审方法由主观、单一变为客观、多元,评审过程由封闭、笼统走向开放、规范。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不断发展完善,效果明显,但以下方面仍有待完善:处理好价值导向中应然与实然的关系、处理好评审标准中质量与数量的关系、处理好评审主体中行政与学术的关系、处理好评审程序中规范与繁琐的关系、处理好评审制度中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基于S省教育厅已核准的八所本科高校章程的文本分析发现,地方高校章程普遍较好地回应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呼声和要求,内容涵盖了高校治理结构的基本方面,彰显了以学术为本位、保障学术自由的大学精神。但是,也存在着可操作性较差、办学特色不足以及制定修改程序不规范等共性问题。建议地方高校的章程编制应该减少抽象描述,增强可操作性;凸显高校个性特征,彰显办学传统和特色;在制定和修改过程应鼓励师生参与。  相似文献   

20.
在政策文本分析视角下,地方高校转型政策经历了从问题关注到政策出台,其政策关注于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师资等方面,对"应用型"理解和转型路径建设又各有所不同,基于此,地方本科院校在建设应用型大学过程中,需要明晰"转型"内涵,把握"应用"特征,探索发展出路,才能力促转型发展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