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亚方 《中国德育》2012,(21):24-25
如今,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校园软暴力现象已逐步引起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的高度关注。校园软暴力不同于体罚或变相体罚,它不是通过殴打等暴力行为解决问题,而是使用谩骂、诋毁、嘲笑性的语言或蔑视的态度,侮辱、伤害学生的精神和心灵,是存在于教育过程中的隐性暴力。  相似文献   

2.
校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校园为背景实施的暴力攻击行为。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二是师生之间发生的暴力;三是校外不法势力对学生实施的暴力行为。本文所提及的暴力行为仅限于以学生为行为主体而实施的暴力。校园暴力有多样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行为暴力和语言暴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教育暴力现象在中小学校时有发生,由此而引发的法律诉讼也不断见诸于媒体。关于教育暴力,过去人们谈论较多的是教师对学生实施的过度体罚行为,如拳脚相加、用小刀刮脸、用火钳烫手掌等。这类暴力行为对学生的伤害,尤其是对学生肉体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教育“硬暴力”。随着我国教育法规的逐步完善和广大教师依法执教意识的不断增强,教育“硬暴力”现象越来越少,这无疑是我国教育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易迎 《教书育人》2008,(5):55-57
教师语言暴力,就是诉诸口头-或书面语言的暴力行为,它是指教师在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乃至生活中,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学生的人格尊严、精神和心理健康遭到侵犯和损害,属于精神损害的范畴。  相似文献   

5.
如今,曾一度被认为是一方净土的校园,人身伤害事件频频发生,而且性质日趋严重。这些暴力行为使众多学生的心灵蒙上了阴影,也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学校的育人功能。此时,怎样应对校园暴力成为学校教育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才能唤起家庭、社会的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如何关注学生的心理疏导,才能有效增强学生抗挫及自我调适能力?如何进行教育研究,才能优化教师的育人技能与艺术?我们对此进行了思考与尝试。  相似文献   

6.
语言暴力是教育教学中经常存在而容易被忽视的行为,其存在导致了负性情绪和情感的产生,对师生均造成了伤害和影响;语言暴力的形成有历史文化、社会和家庭、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的原因;探求语言暴力改善和消除的方法,引导教育者重视自身行为,规范语言使用;引导受教育者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改善话语关系,以实现语言育人、文明育人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7.
布迪厄符号暴力教育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迪厄的教育理论力图还原教育的社会政治背景 ,认为教育是通过文化再生产来完成社会再生产 ,它与权力结构和权力关系密不可分。教育行动具有双重专断性 ,它是由一种专断权力所强加的一种文化专断。所有的教育行动都具有符号暴力的意味  相似文献   

8.
教育即沟通,语言是沟通的重要媒介,选择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与表达内容对教育教学至关重要。语言暴力作为一种不良的沟通方式具有表达的单向性、沟通的无效性和情感的冷漠性等特征。要消解这种负面的影响,教师需要转变师生沟通的方式,建构平等对话的教育情境,同时要提高语言沟通的技巧,在教学中进行自我反思,加强情绪的控制和调节。  相似文献   

9.
郑昕 《班主任》2009,(3):19-21
当前,校同里的人身伤害事件频频发生,性质日趋严重。这些暴力行为给众多师生的心灵蒙上了阴影,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学校的育人功能。应对校园暴力成为学校教育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与尝试。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教育中重要的交通工具,语言暴力现象反映出我们的教育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其产生的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别让语言暴力伤害我们的学生,这是全社会和教育者的一个共识。我们应该携起手来,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语言环境。一、教师语言暴力行为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一)教师语言暴力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1.定势思维,让教师误读学生。学生是处于动态发展中  相似文献   

11.
随着体罚的绝迹,语言暴力成为教育中的突出问题。语言暴力有着多种表现,会对学生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我们应该从制度、施暴者、受暴者等不同的角度做工作,去消除教育语言暴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校园暴力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职业学校的校园暴力问题表现得也很突出。本文从学校层面对如何减少校园暴力行为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体罚的绝迹,语言暴力成为教育中的突出问题。语言暴力有着多种表现,会对学生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我们应该从制度、施暴者、受暴者等不同的角度做工作,去消除教育语言暴力。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尤其是中小学阶段是教育暴力的重灾区。要减少甚至杜绝这一现象,关键要树立正确的基础教育理念,切实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教育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5.
2014年10月19日至25日,我有幸参加了由中国教育学会未来教育家发展学院、教育科学论坛杂志社共同承办的教育交流活动。走进一线名校,聆听名师座谈,与名师零距离接触,我领略到他们的风采,领略到优质教育的魅力,领略了多元教学的神奇……。还有那一节节展示课,这样的展示课告诉我们:新课程改革实践下的教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它不但注重教学的工具性功能,更强调教学的育智功能,不仅注重教学的科学价值,更注重渗透教学文化,强调教学教育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6.
教育暴力的出现,对学校教育产生了较大影响,一直备受关注,相关研究对此做了大量分析。本文试图从教育暴力的概念、类型、出现的原因及如何防范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预防和研究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教育暴力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学生并非一个简单的生命个体,他们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负面影响无时无刻不在渗透、引导和熏陶着他们心理状态的发展,诸如家庭中的暴力行为、学校里的“心理施暴”现象以及社会生活里存在的恶性刺激等等。于是,怎样帮助学生避免这些不利于他们心理健康发展因素的影响成为心理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话题。但是,学生受到的某些心理伤害并不是人力所能避免的,如学生在父母离异后情绪低落而不稳定,青春期的情感波折和心理困惑等等。如何使学生在心理受到伤害后在最短的时间内自我恢复,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法国心理学家鲍里斯&;#183;西吕尔尼克的“回弹”理论为我们进行这一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本文指出了情绪和情感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关系以及情绪和情感的特点和作用。分析和研究人的情绪、情感有助于从思维模式方面,拓展大学生教育研究的新领域,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内容,为思想政治工作原则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徐迅雷 《师道》2002,(11):14-14
在教育中有另一种暴力,它的伤害要远远超过肉体上的伤害,对学生与家长造成的压力远比体罚的后果更令人恐惧,这就是“软暴力”。浙江《都市快报》日前刊发了一则题为《九岁小学生罪状十八条》的报道。报道缘起于一位姓柴的女士给报社热线打来电话反映:她9岁的儿子小D是小学一年级学生,班里的同学一致给他提意见,说他有18个缺点,孩子全蔫了。记者调查核实了情况:小D放学带回一张16开的纸给家长看,上头密密麻麻写满了铅笔字,都是小学生的笔迹,不少字是用拼音代替的,主题是“我们大家评小D”,共列有18条,还有18个歪歪…  相似文献   

20.
教育"冷暴力"是相对于体罚等暴力行为而言的一种"精神惩罚",常见的手段包括对学生态度冷淡、放任、嘲讽、区别对待等。受访者认为教育"冷暴力"出现的首因,在于"教育理念中缺乏对学生自尊心的重视与培养"(78.2%)。其次分别是老师只根据学习成绩来评定学生,对差生"贴标签"(66.0%);老师压力大,不愿多花时间对差生耐心教育(45.7%);提倡惩罚的传统教育理念作祟(39.6%);不能体罚学生,老师的"冷暴力"是无奈之举(24.5%)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