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结合《2010年贵州统计年鉴》数据,选取8个指标作为毕节地区各县区的主要农业经济发展指标,通过运用spss13.0软件对各县区的经济发展程度进行了聚类分析,以此为基础将毕节地区8个县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由强到弱的3个经济梯度,较为系统地反映了各县区的农业经济发展程度,指出了各县区在毕节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并提出了相应的经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北省17个市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做出综合评价,分析了各市区在湖北省的经济地位,并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来评价各市区经济地位等级。  相似文献   

3.
以河南省开封市为研究对象,对河南省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分析表明经济发展状况总体呈现出"两高两低"的基本特征,指明开封市不论是整体经济水平还是人均生产总值,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结合1995—2014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借助区域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测算开封市域内各县区的经济联系强度,探讨其时空格局及其演变,结果表明:各县区经济联系总量大幅增长,地域分异特征明显;各县区经济联系强度日趋强化,但市区对域内其他县区的经济联系强度薄弱;各县区经济联系强度空间圈层分布,市区、祥符区、通许县和杞县彼此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处于主导轴线且日趋紧密。  相似文献   

4.
采用安顺市2007年统计年鉴和土地变更资料,计算各县区有关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因素。运用SPSS统计软件,采用层次聚类方法中的Q型聚类,对安顺市各县区耕地资源的利用状况进行科学地分类与分析。结果表明:据安顺市各县区耕地资源利用情况分为3类区,即西秀区、平坝县属于I类区;普定县、关岭县、紫云县为Ⅱ类区;镇宁县为Ⅲ类区。并根据耕地利用区的现状特点,提出区域耕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5.
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共生思想为理论基础,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昆明市各县区的资源环境基础和人地关系状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发现昆明市各县区人地关系状态存在着空间差异性,因此,各县区应结合自身资源环境基础状况和人地关系状态,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资源环境基础较好而人地关系较缓和的县区应加大开发力度,资源环境基础较差而人地关系状态较为紧张的县区应注重资源环境的保护,同时加强区际联系,加大对互补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6.
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山东省17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做出综合评价,分析了各市在山东省中的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7.
本选取了8个适当的主要经济指标对福建省14个县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因子分析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评价各县级市经济地位等级,综合评价了各县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8.
《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6,23(3):F0003-F0003
2006年6月7日至8日,我院部分教师在副院长陈啸教授率领下参加了合肥市组织的“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活动。两天期间,他们考察了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和包河区大圩乡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情况,初步了解了合肥市各县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9.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在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对河南省目前土地资源利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选取了33个参评因子,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4个方面构建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即将展开新农村建设的河南省的土地资源进行了系统、综合的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的土地资源利用处于基本可持续阶段。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河南省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县城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与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建立综合指标体系,量化鲁山县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并对其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进行了科学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分析该研究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布局特征,以及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部分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同时,针对鲁山县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出了一些措施,为研究县域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陕西省汉中市具有多重二元经济结构,包括汉中地区落后的经济水平与其他发达地区构成的二元经济结构、汉中地区城乡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以及汉中地区农村内部的二元经济结构。因此,要通过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改革等措施实现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  相似文献   

12.
考虑汉中市的中学教师薪金与他们的资历、性别、教育程度及培训情况等因素及其关连性.该文主要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拟合多个影响因素对一个变量的影响.通过经济模型的建立、分析及MATLAB程序求解加深对多元回归模型的理解.最后通过统计分析,说明此模型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并对短期内的情况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3.
汉中旅游资源优势明显,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然而,汉中旅游经济总量和质量都不尽如人意,如何把旅游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汉中旅游资源比较优势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制约汉中旅游业优势转化的因素,提出了转变开发观念、提高开发效率、实现“三权分离”和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思路,以期对汉中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全球一些典型国家和地区之间及其内部收入分配差距变化的比较,可以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收入分配差距出现了加剧扩大的现象.本文认为,市场制度对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起着决定性作用,效率至上使各国面对全球经济的竞争都采取了容忍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态度,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导致劳动力的全球流动,强资本弱劳工的配置格局依然存在,所有这些都导致了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推动汉中市信息化建设进程,本文运用修正的信息化指数模型测算了汉中市1999—2005年社会信息化水平,并与陕西省内其它地区进行了横向比较分析。指出汉中信息化建设最薄弱之处在于信息资源量严重不足和信息消费不旺,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提供政策保障、加快信息资源建设、引导信息消费、加大信息人才培养以及电子农务建设等五方面提出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汉中市农村职业教育在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中取得长足发展,它一方面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实用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拓宽青少年成长和成才之路。但由于当地经济、文化、教育理念等的局限,汉中市农村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根据汉中市 2 0~ 59岁普通居民体质监测结果 ,对各人群的体质状况从身体形态、机能、体能 3个层面进行比较分析 ,揭示汉中市国民体质的特征 ,为汉中市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运用AHP决策分析方法对汉中度假旅游发展条件进行了SWOT分析,结果表明,汉中度假旅游发展存在明显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并存。优越的旅游资源条件是其度假旅游发展的优势所在,资金短缺、地区经济发展薄弱是其发展的主要障碍性因素,同时,宏观旅游环境的不断优化及省市政策积极扶持是其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度假产品特色不鲜明、度假环境保护及潜在的竞争是汉中度假旅游发展的威胁。通过对汉中度假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为当地度假旅游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与发达国家及地区的企业相比较,由于发展中国家及地区企业面临的市场条件、宏观政策环境、体制约束与所要解决的利益冲突均存在着自身的特点,因而其在企业组织形态、演化动力、演化机制及途径等方面也就存在着自身的一系列复杂性与特殊性。在企业组织演化的进程中,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决不能照搬发达地区的企业组织模式,而是必须要结合本国的经济体制、制度特征及经济发展战略来进行有效的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20.
Hao Wei 《Higher Education》2013,66(1):105-122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data of 48 countries and regions from 1999 to 2008, studies the economic and educational determinants of how countries of different types attract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volume of merchandise trade between countries facilitates international student mobility across border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put the same weights on educational and economic factors for peer developing countries as potential destinations, while only economic factors a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for developed countries as potential destinations. On the other hand, international students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often value educational factors more for developed countries as possible destinations, while equally weigh educational and economic factor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as possible destinations. Therefore, countries aiming to attract talents from other countri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attract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d encourage them to seek working opportunities in local employment markets after finishing stud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