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人玉屑》卷六里面提到了“诗家语”和散文语言的区别,并打比方说:“用来做饭”是写散文,“用来酿酒”是写诗。写作如此,阅读呢?“要是我们用读散文的眼光去读诗,可能会忽略作者的用心,不能对诗作出正确的理解,”(引自周振甫《诗词例话》)读诗如此,教诗更应如此。当前语文教学界,对周恩来同志的《大江歌罢掉头东》的“难酬蹈海亦英雄”一句,在教学上有争议。其焦点就在于是否将“蹈海”看作诗家用语。“所谓‘蹈海’,其实就是渡海”,这是  相似文献   

2.
一九一七年九月,周恩来于东渡日本的前夕,联想起十多年前民主革命宣传家陈天华在日本蹈海之事,曾情不自禁地发出“难酬蹈海亦英雄”的感叹。而继陈天华蹈海不久,其战友姚宏业毅然归国,也因壮志“难酬”而投黄浦江了。姚宏业于投江前,留下了一份字字血泪的遗书。无论从其生平事迹还是他的《遗书》中,我们都能看到一个近  相似文献   

3.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经过小学、初中、高中的“卧薪尝胆”,高三学生“一举成名天下知”的时刻终于要来临了。  相似文献   

4.
看了去年《中学语文》刊登的《“蹈海”一释》一文后,有几点不同的看法,特提出来与方先江同志商榷。方先江同志说:“蹈海就是指不辞辛劳,不避艰险,渡海去探求济世救国的真理。……如果‘破壁’之志难以实现,踏海东渡,出国去探求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这也是英雄本色。”这段话前后矛盾,漏洞百出。前面说“唱罢了气势豪壮的词章,毅然离别祖国掉头东渡”,后面紧接着又来一句:“如果‘破壁’之志难以实现,踏海东渡……”岂不是让读者觉得诗人大概又要再次东渡日本了,这种解释是与作品原意大相径庭的。  相似文献   

5.
被诗歌吟咏过的历史遗迹称为“诗迹”。唐时“诗迹”开始大量产生,形成了唐诗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了解“诗迹”的产生过程对了解其周边的历史、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从解释“诗迹”的视点出发,对皮日休《馆娃宫怀古》一诗中的“香径”一词做出进一步深层次的诠释。  相似文献   

6.
被诗歌吟咏过的历史遗迹称为“诗迹”。唐时“诗这”开始大量产生,形成了唐诗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了解“诗迹”的产生过程对了解其周边的历史、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解释“诗迹”的视点出发,对皮日休《馆娃宫怀古》一诗中的“香径”一词做出进一步深层次的诠释。  相似文献   

7.
诗要有情趣,亦要有理趣,因为“情”与“理”是辩证地统一在一首诗中的。诗中的“情”,应是蕴涵着深邃哲理的“情”;诗中的“理”,应是饱和着形象和情感血内的“理”,否则便为“理语”,而非“理趣”。诗要有“情趣”,才能给人以情感的熏陶;诗要有“理趣”,才能给人以思想的启迪。  相似文献   

8.
“诗中的画不能产生画中的画,画中的画也不能产生诗中的画。”这个“诗画异质”的见解,是莱辛在《拉奥孔》中提出的一个具有很高美学价值的观点。他从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入手,从“画”这个一般概念中发掘出了诗中“画”和画中“画”的个别特性。至今仍有探讨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中学语文教材中就选了他四首诗。王维为人别具一格,诗也别具一格。历代诗评家,多称王维诗有“禅意”,本文试举几例,浅析王维诗中的禅意。“禅”,是梵文dhyana的音译,意为“静虑”。禅是佛教思想中的一  相似文献   

10.
我国早期的诗歌理论,自春秋战国时代的孔子、孟子,至汉魏以降的卫宏、刘勰、钟嵘,大抵采用“逻辑思惟”的方法,“以文论诗”为传统。到了盛唐时期,杜子美(甫)另辟蹊径,打破了这一传统,开创了“以诗论诗”的新体制。所谓“诗”,即指近体诗中的“绝诗”,所谓“以诗论诗”,就是通过绝诗,以“形象思惟”的方法,对诗歌的性质、内容、体裁、作用、手法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诗无达诂”是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中的名句,和西方的接受美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美术欣赏接受活动中也存在着“诗无达诂”现象。本文试从美术欣赏中“诗无达诂”的产生、“诗无达诂”与“坐实”、以及“诗无达诂”是欣赏中的再创造几个方面试谈“诗无达诂”与美术接受活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论《沧浪诗话》的诗学体系,文章从清理《诗辨》中的有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入手,初步揭示了《诗辨》中的诗歌创作体论、诗歌文本构成论、诗歌风格论、诗歌本体论四个方面的有机理论构架,并指出“诗道”是严羽诗学体系中的核心概念,“兴趣”、“妙悟”均是“诗道”概念的理论展开。  相似文献   

13.
诗画交融现象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命题中得到了精到概括。“诗中画”的“诗”与“画中诗”的“画”,指的是作为物化形态的诗、画作品,可称为“外文本”。“诗中画”的“画”与“画中诗”的“诗”则是在主体头脑中形成的“画境”与“诗意”,是意识中未外化出的联想与想象出的“内文本”。“诗中画,画中诗”是体现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两个环节中的审美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主体的感知、移情、记忆、想象、联想等心理机制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引诗”在战国时期被赋予新的生命力,因为它与引诗者的思想紧密相关,它成为智者思想传达的重要方式。《孟子》中的“引诗”体现了这一特点,孟子将“引诗”与其推行的“仁政”思想紧密结合,借以阐发自己的政治理想。孟子的“引诗”体现了“仁政”思想的双重性,即君施“仁政”与民尽其力,同时,他又将二者的实现与敬行天道相结合,完成了“仁政”思想的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15.
“诗可以怨”是春秋时代孔子提出的文学理论 ,时人为其意味规定了一个“怨而不怒 ,哀而不伤”的情感的界限。然而 ,情感的发泄是不可以界定的 ,“怨”不仅仅有着“温柔敦厚”的讽谏 ,更有着下层人士对时事尖锐率真的讥讽和嘲讪。基于此 ,我们将“怨”以那个时代的作品“诗三百”为文献基础 ,首先把“诗三百”中的政治寄托与怨刺传统进行了模式分析 ,其“怨”可以分为大谏之诗 ,告哀之诗 ,刺讽之诗。  相似文献   

16.
张梅 《语文知识》2008,(1):75-76
《游仙窟》中的用诗,开“以诗传情”先河之作,而《清溪庙神》中的“以诗传情”还不够成熟,《莺莺传》则是这类“以诗传情”小说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7.
上博竹书《孔子诗论》中的“文亡离言”究竟指代何意义,尚有疑问。本文通过对“文”、“言”在孔子的话句体系中的能指与《诗》教体系中所能进行分析,清楚地揭示出“文亡离言”中的“文”实质在孔子《诗》教体系中指书面语言,“言”实质是口头语言,反映了孔子《诗》教体系对《诗》的语言(尤其是口头语言)教化作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第五回中关于元春的谶诗是一首预示元春一生发展的命运之诗。红学界对此诗的理解上存在很大分岐。本文以充分的资料与例证 ,对诗中的“是非”、“榴花”、“三春”、“虎兔”等要害问题作了全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9.
“思颍诗”是由欧阳修创作的与颍州有关的诗歌,寄托了欧阳修的思颍及归隐之情。欧阳修在《续思颍诗序》中虽明确“思颍诗”有30首,但未指明具体篇目,因年代久远,欧阳修思颍诗稿遗失,学者在对“思颍诗”篇目考证时争论不断。文章根据欧阳修的两篇序文及其书信札记,对“思颍诗”具体篇目进行考证,并分析了“思颍诗”的特点以及“思颍诗”中的人物形象及其蕴含的人物情感。  相似文献   

20.
欧阳修论《诗》之文既多,却鲜有论者。本文从“考《诗》”和“解《诗》”两方面对其进行了全面观照。总结出其论《诗》的基本原则是“依经”“尊圣”,这就造成了他论《诗》的一大失误。但此中的怨刺之意,劝诫之志却成为其诗学的精神支柱,也为宋代诗文革新运动树立了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