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现行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二册第26页第一道习题是:用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用6根小棒摆一个长方形.<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建议的: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挑选出一样长的小棒;然后再让学生用4根小棒摆正方形,用6根小棒摆长方形.  相似文献   

2.
我在本刊2010年第3期针对张振雷老师、胡根林老师的文章<寻找教学内容内在的"序">(以下简称<"序">)发表<我对<杨修之死>的再解读>(以下简称<我>)一文,胡根林老师在本刊第6期以"对话或争鸣:需要的不止是一种气度"为题撰文予以回应.  相似文献   

3.
<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小学阶段平面图形学习中唯一一个不见图形,却要对边的关系进行研究的数学内容。教材安排旨在引导学生从摆小棒围三角形入手,逐步发现有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而有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然后据此探寻其中的规律,得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我进行了两次磨课,发现用小棒围三角形的操作活动忽略了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为此,我做了调整,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主导,分层次设置思考路  相似文献   

4.
如果不是从<小说月报>2009年第4期发现铁凝还有另一篇小说近作<咳嗽天鹅>(原载<北京文学>2009年第3期),是不想再说铁凝什么的了.前不久,我在读了铁凝发于2009年第3期<人民文学>上的<伊琳娜的礼帽>,有感于凝重新开始小说创作之后,最先的选择不是国内题材,由此生发开近于苛求的一些评论(见拙作<人性的勘破与修复>).  相似文献   

5.
笔者认为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2)第一章电磁感应第三节"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中的第12页第3题与网上、资料中流传甚广的相似问题,其结论导体棒究竟是靠近还是远离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我在2006年第十期<小学生时空>上看到了一篇文章,题目叫<逃离海啸>.  相似文献   

7.
<正>我在学习高中物理后发现,电容是高中电学知识中的重要知识点,当将其与电磁感应结合在一起时,由于电容的充、放电作用,使得其难度明显增大。回路中产生充、放电电流使导体棒运动,而运动的导体棒又会产生感应电动势,最终回路中的电流趋于稳定,导体棒的运动也将趋于稳定。所以,我在求解含电容的电磁感应的综合问题时,不但注意电容的充、放电过程,还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教学>1996年第6期曾刊登过我的<石钟山怎么会"全山皆空">一文,我根据明代罗洪先<游石钟山记>推论出,石钟山之所以会"全山皆空",是因为其山体内部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喀斯特溶洞:  相似文献   

9.
<作文世界>的编辑老师:你们好!   前几天,我在阅读<作文世界>2007年第8期时,突然看到自己写的作文<白鸽妈妈和白鸽宝宝>.……  相似文献   

10.
两年前的一天,我在<中国老年报>上看到<老年教育>杂志向读者赠刊的消息,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写信索要赠刊,不久,便收到了一本2002年第6期的<老年教育>.我如获至宝,一口气读完了杂志,当天的晚饭因此推迟了两个多小时.从此,我成了<老年教育>的忠实读者.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得好:"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难相逢."我人在山西,却有缘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江西教育>相识相知.我和<江西教育>结缘始于2007年,那年,我的一篇书评<在触摸中享受着美丽的风景>发表在<江西教育>A版第2期上.收到样刊后,我认真阅读上面的每一篇文章,从此以后,我便和她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2.
捧着2009年第6期<江西教育>(B版),看着那印有自己名字的文章--<难忘讲台情>,我不由得想起第一次和<江西教育>的邂逅.  相似文献   

13.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与<江西教育>结下了不解情缘和深厚友谊.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所乡村中学任教.当时,学校订了一份<江西教育>,每当乡邮员把<江西教育>送到学校时,我都会"先下手为强",来个先睹为快.时间一长,我便尝试着给刊物投稿.没想到位我的第一篇教学小论文<<卖炭翁>一文对比手法的妙用>很快就在<江西教育>1989年第6期"教学一得"栏目中发表了.  相似文献   

14.
<正>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也是学生大胆探索的场所。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会遭遇学生的质疑,当你的课堂中遭遇学生质疑时,你会如何处理呢?我们先看以下的几个教学情境:故事一:我能摆成三角形!我在执教"三角形边的关系"前,让每个学生准备了2cm、3cm、4cm、5cm、6cm长的小棒,任意选三根小棒,动手摆一摆,看能不能摆成三角形。通过汇报交流,大家已经认可:当两短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的时候,就能摆成三角形。这时一个学生却提出自己的三根分别长2cm、3cm和5cm的小棒,能摆成三角形,教室里顿时炸了锅。在同学们用小棒拼摆中仍然没有解决问题,我在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张震雷先生和我合作的<寻找教学内容内在的"序">一文在<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1期发表后,我们听到了好评,也听到了一种批评--天津实验中学的安杨华老师不仅对该文作出了完全否定的毫不客气的评议.而且提供了自己对<杨修之死>的再解读(见<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3期).  相似文献   

16.
<正>在之前的教学中,我一直认为小棒只不过是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一种工具,我并没有格外重视使用小棒,因此,在以前的课堂中,学生算和摆小棒是两层皮的,算是算,摆是摆,学生在摆小棒时就是为了摆而摆。以前在学生的计算是机械化的,我对小棒的认识不足,导致学生脑海中并没有数学模型的影子,学生会算,而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算。对加减法仅仅是了解到合起来是加,去掉是减,但是并没有真正理解加减的意义。刚开始试讲的时候,学生大多数喜欢运用计数器,而不是  相似文献   

17.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艺术课本第六册第六单元<雨中情>课题二<风雨同行>的第一课时.在教学中,我尝试通过对学生视觉智能的开发,开辟艺术教学中以美术为切入点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人教社试验修订本·必修本)收录了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的爱情诗<我愿意是急流>,同时收录了中国当代诗人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其实我们如果将<我愿意是急流>和舒婷的<致橡树>(曾经入选人教社高中语文第四册·必修本)对比鉴赏,就会发现它们恰好构成了一种男性与女性之间关于爱情宣言的对话关系.当我们吟咏<我愿意是急流>,感动于男性可以为心爱的女人无私奉献,愿意付出所有甚至生命的爱情表白时,我们难道不觉得舒婷的<致橡树>同样也声情并茂地表达了女性对真正的爱情的向往与呼唤吗?而且这二者之间的奇妙关系,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当我看到<中小学管理>2003年第9期上的<家长才是"上帝">(以上简称"前文")一文时,我不知道文章作者是我仰慕已久的卢志文校长,虽然我当时并不同意此文的观点,也懒得去理会,心想着反正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嘛.当我在这份杂志2004年第12期上看到卢校长的文章<教育服务:谁是"上帝"?>(以下简称"后文)后,便忍不住想向卢校长请教了.  相似文献   

20.
我对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物理>第52页,<给玻璃管加热到红炽状态,玻璃变成导体>的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