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叶小玲 《甘肃教育》2008,(16):20-20
文学作品在语文教材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它不但可以扩大学生的认知领域,而且还是思维训练、思想渗透、情感熏陶和启迪心灵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文学教育,使之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这对于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华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Z1):78-80
鲁迅作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对于塑造学生的品格,陶冶学生情操有极其重要作用,然而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却步入了误区:重视语言教学,忽视文学教学,重视知识教学,忽视能力提升等。这些教法束缚了学生创新的思想,扼杀了学生对作品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教师要主动更新教学观念,大胆实践和创新,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与课本中的鲁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又是传承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的语文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精神。语文教学要担负教会学生掌握交流的工具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双重任务。鲁迅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现象应该在中小学课本中有一定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鲁迅是充满良知的文学家、现代意识的启蒙思想家,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大纛,认知鲁迅是博大精深的文化命题.鲁迅作品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是充盈学生精神世界最好的文化大餐之一,有助于学生养成真挚的充满人性的品格.从整体上感悟、把握鲁迅作品,与文化大师进行对话,应该是学生愉快的精神漫游.然而,鲁迅文学作品教学误区的存在却是一个峻急而又沉重的话题,尽管语文界长期以来一直在探讨"鲁迅文学作品怎么教、怎么学",但一直没有得出完满答案.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说:未来的社会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因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所以美育是人自由发展的的必要途径。审美教育重视感情、想象、直觉、灵感、意志、独创性这些思维中的活跃因素,它虽受理性的制约,但为打破思维定势,突破理性束缚,提供了有利条件。人的自由发展,自由创造的本质正是通过这些因素构成的开放系统来实现的。美育的突出特征是情感教育,通过情感  相似文献   

7.
中学鲁迅作品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编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名篇有二三百篇,涉及的名家不下一二百位.在这些作家中,鲁迅出现的频率最高,入选作品最多,思想含量最重.据统计,目前全国使用最广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写的中学语文教科书,入选的鲁迅作品有16篇,如果加上与教科书配套的自读课本中的18篇,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达34篇之多.这就客观上使鲁迅作品教学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8.
李明军 《现代语文》2005,(9):100-101
在当下我国通行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教材里,鲁迅是中国现、当代作家中入选作品篇目最多的作家,其作品作为精读、精讲篇目所占比例也是最大的.初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语文教科书里选入10篇鲁迅作品,其中散文5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五猖会>;散文诗2篇:<雪>、<风筝>;小说3篇:<社戏>、<故乡>、<孔乙己>.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里选入6篇,其中散文3篇:<记念刘和珍君>、<拿来主义>、<<呐喊>自序>;小说3篇:<药>、<祝福>、<阿Q正传>.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所占的比例是否太大,另当别论,但从选入的篇目质量和数量上看,都可见鲁迅作品的重要性.本文拟以鲁迅小说作品为例,略谈一下有关教学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鲁迅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却是永存的!在语文教学中,尤其对处在身心发展关键时期的中学生来说,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教科书各册均有鲁迅先生文学作品选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觉得执教鲁迅文学作品,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把握作品思想内容,突出鲁迅革命精神"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精神的概括。执教鲁迅的作品要通过对作品思想内容的分析,突出鲁迅的斗士形象及其革命精神。而鲁迅的形象和革命精神正充分体现在他的作品之中。这样,就要把学习鲁迅作品与学习鲁迅精神结合起来,使学生像鲁迅那样做人,像鲁迅那样奋战。  相似文献   

11.
鲁迅文学作品的教学视角长期以来就争议不断,总括起来大致有三种倾向。第一种是“主题视角”,具体表现为政治图解式教学,把生动的鲁迅作品变成了某种政治观念的图解和符号。第二种是“文体视角”,具体表现为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来分析和讲授鲁迅作品。收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鲁迅作品不外三类,即小说、散文和散文诗、杂文。第三种是“文化视角”,具体表现为摆脱繁琐的语言学、文章学的技术分析,在教学中突出鲁迅作品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2.
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学作品里一种专用手段,对于完成教学任务具有独特的作用。运用学作品必须服务于教学目的,并根据学作品反映历史真实程度,适当运用。  相似文献   

13.
夏声涛 《湖南教育》2002,(16):51-51
导语以创设情境教师在课始要设计出简洁生动或幽默的导语,酝酿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情感反射,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广西王志安老师教《长江三峡》这一课时,导语是这样的:“‘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这是大诗人李白赞颂长江雄伟气势的诗句;我们当代的作曲家谱写的《长江之歌》,更是从惊涛澎湃的长江巨浪中看到了我们民族开拓奋进的精神力量,这首歌深情地唱道:‘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漾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那么,在刘白羽同志笔下,长江中景色最为瑰丽奇特的一段—…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历史传承和与时俱进的角度,就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唐红星 《成才之路》2011,(18):37-37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优秀的寓言故事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在教学中需要学生去推理、去感悟。寓言教学还能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格情操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功效,因此,更好地发挥寓言教学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浅谈实验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王丽 《华章》2012,(32)
本文主要阐述了文学作品鉴赏的内涵,指出高校语文教学文学作品鉴赏的目标,提出加强高校语文教学文学作品鉴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结合中学生文学作品学习的实际,从整体感知方面阐述文学作品阅读方式的内涵和操作方法,教师通过用整体感知的理念研究教材;在整体感知背景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整体感知文学作品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培养语感、畅谈感受;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文学作品的思维意识;教给学生整体感知文学作品的方法,最终养成师生整体感知文学作品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美育,在于使学生一般掌握美学知识,发展他们的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审美感情,陶冶高尚情愫.  相似文献   

20.
鲁讯作品主题的浓邃意蕴,丰富的象征性,措辞的艰深多义及含蓄晦涩的语言风格,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本文指出:抓住其总主题-“立人”,“改造国民性”,深入理解鲁迅彻底否定封建思想,封建礼教,对国民根性痛切批判的重大意义,理解鲁迅独特的哲学思想内涵及独创的表达形式,教学与学术思密切结合,是纠正僵化教学模式的三条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