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浒传》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其艺术定位却往往失之准确。《水浒传》是把以主观想象色彩为主导的武侠小说,与写实性很强,反映社会世俗生活、政治斗争、军事斗争融合在一起的小说。它虽然不是武侠小说,却保留了许多武侠小说的特点,不同于写实性很强的小说。  相似文献   

2.
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在中央电视台播映.观众褒贬不一,毁誉参半,其评价涉及古典长篇小说《水浒传》。研究历史,切忌以今衡古。很遗憾,许多观众犯了这个错误。过去,长篇小说《水浒传》被誉为“农民起义革命史”,强行用阶级斗争视角图解《水浒传》。结果谬误百出,疑窦丛生。人们无法解释梁山英雄沾染的盗匪习气和许多不良习惯,也无法解释宋江为什么要葬送农民起义革命事业,而走上朝廷招安不归之路。我们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精神反思,《水浒传》是“农民起义革命史”吗?不,古典长篇小说《水浒传》是一部武侠小说!第一,(水游传)母…  相似文献   

3.
成书于元末清初的《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为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水浒传》中既有写实的内容,也有充满想象力的色彩的玄幻内容,神秘主义、宿命论和现实主义相交杂糅在这部小说中,形成了《水浒传》独特的文学风格。本文将把《水浒传》中的奇幻内容描写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奇幻色彩在我国小说创作中的成因以及作用,对《水浒传》进行文学审美赏析。  相似文献   

4.
借助互文性理论,尝试分析《忠臣水浒传》之于《水浒传》的仿作和戏拟。山东京传的《忠臣水浒传》通过对原作《水浒传》情节的直接引用、转换引用以及对人物形象的组合拼贴等,与原作发生多重层面的互涉关系;并且通过互文性的叙述手法,超越了原作《水浒传》的主题,使小说文本获得了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语言艺术的小说《水浒传》与作为影视艺术的电视剧《水浒传》,在对几个主要英雄人物的塑造上各有优劣得失之分。小说在对人物的心理、性格等的把握上比较成功,并达到了应有的深度;电视剧虽有高出小说的地方,但有时为了武打的热闹好看而缺乏对艺术分寸的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6.
明代武侠小说《水浒传》的出现,使武侠小说创作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一时期的武侠小说在继承太史公侠义精神的基础上,又对其进行了重新的解构和整合,加上了“忠”的思想,使这一时期的武侠小说嬗变为忠义武侠,即“侠与儒”的融合。而清代侠义小说《三侠五义》的出现,又使武侠小说创作发生一变,即侠义小说与公案小说的合流,形成了清官断案、诸侠辅佐的小说创作新模式,这就是“侠义公案小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侠与法”的合流。  相似文献   

7.
晚清小说《女娲石》不是一般意义地受到《水浒传》影响,而是脱胎于《水浒传》。所谓“脱胎”,一方面指后来者在局部起笔、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某些方面带有“克隆”前者的浓厚印记;另一方面又强调后来者在叙事结构、价值观念等层面有明显脱离、超越于“母体”的倾向。时代语境的变化,使得《女娲石》在继承《水浒传》的基础上又加以创新,最终成长为独立的新生命体。  相似文献   

8.
罗贯中与《三国演义》《水浒传》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8月在山东泰安召开,与会中外专家学者就《三国演义》《水浒传》的版本与成书过程;罗贯中的籍贯问题;《三国演义》《水浒传》人物形象、思想文化内涵;小说艺术的运用以及《水浒传》《三国演义》的小说评点、传播、接受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而又和谐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新见解、新观点,为《三国演义》《水浒传》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拓宽了道路。  相似文献   

9.
《水浒传》,又称《忠义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施耐庵在小说中塑造了一批啸聚江湖、仗义行侠的绿林好汉被逼上梁山的过程。小说重点刻画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性格迥异,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10.
金圣叹评点的《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小说理论著作。不独理论贡献卓越,而且从体式、理论、批评方法等方面,影响了整个清代的小说评点,成为竞相师法的评点典范。因此,金批《水浒传》在中国小说批评学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学术上的范式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金本《水浒传》是中国小说史上的重要文献,它代表了明清时期传奇小说评点的最高峰,也将中国古代小说的评点之风推向高潮。金本《水浒传》自出版以来受到了不同时代读者的热烈追捧,不仅在国内风行三百余年之久,在国外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而究其能产生如此深远影响的原因,是与金本《水浒传》有利于传播的一系列特质密切相关的,即英雄《水浒传》的确立,金圣叹独特的个人特质及匠心独运之小说评点方式。  相似文献   

12.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小说最核心的思想是宣扬忠义思想。小说作者就是沿着这一思维格局,把《水浒传》写成了一部忠义传。宣传忠义思想,这是《水浒传》客观存在的最突出的思想倾向。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就《水浒传》的“忠义观”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水浒传》是一部以阶级斗争为主题的小说。它广泛、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宋代社会的黑暗现实,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封建统治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冲突和斗争。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的压迫、欺凌和强取豪夺,激起被压迫者的愤怒反抗。小说在表现好汉们奋起抗争、铤而走险的时候,直接地、具体地描写了许多争打斗殴、杀人流血的场面,甚至不加掩饰地描写血淋淋的凶杀和吃人情景,造成了一种浓重的血腥气氛,所谓“说时杀气侵人冷,讲处悲风透骨寒”(第十回)。《水浒传》所表现的这类场景,不仅一般  相似文献   

14.
<正>在我国古典文学中,《水浒传》是一部极具艺术特色的名著,在历史的长河中独放异彩。有许多学者认为,《水浒传》的出现,已经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小说发展道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无论是从人物塑造角度分析还是以语言艺术视角思考,抑或是在结构布局层面和题材内容领域,甚至小说的美学、观念等方面也均有较为明显的开辟与创新,为我国文学小说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尽管,《水浒传》是以社会中长期流传的水浒故事为基础编写而成,书中依旧存在较多的口头文学特点,但是文人的修饰与染指,  相似文献   

15.
《水浒传》是广大中学生比较熟悉的一部长篇小说,书名的意思是“水边的故事”,这个书名极富艺术色彩,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可是同学们知道此书名的由来吗?《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而书名却是罗贯中给起的。施耐庵是元朝人,他厌恶官场的尔虞我诈,仅供职两年便辞职回苏州老家,一面教书,一面根据元人话本《张叔夜擒贼》,呕心沥血,写成了《江湖豪客传》。施耐庵对小说的情节很满意,但总觉得书名庸俗,没有特色。一次偶然的机会,当时还是施耐庵学生的罗贯中看到了这部小说,建议老师改书名为《水浒传》。施耐庵一听,非常高兴,连声…  相似文献   

16.
《水浒传》自成书至今,几百年流传不衰,可谓家喻户晓。它被冠于中国四大名著之内,已被人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过。尽管它不能算做纯粹的武侠小说,但至少可以被看作具有这种侠义精神倾向的小说,如果从它对英雄和武的崇尚以及对后世小说如《七侠五义》、《施公案》等的影响来看,似乎更可以这么说。把一部几百年前的古典小说来和今天颇为流行的金庸系列武侠之一《神雕侠侣》作比,可能不和一些人的胃口,他们会指责这种评价不合历史的标尺,但是把它们放在武侠文化的长镜下作一管窥,如果能比照其中的缺憾,那正是我所追求的。  相似文献   

17.
侯忠义 《丹东师专学报》2011,(6):104-106,137
《后水浒传》是《水浒传》的续书之一,是在《水浒传》之后产生的又一部歌颂草莽豪杰的英雄故事作品。小说写宋江等人死后转世托生为杨幺等人,发动了洞庭湖农民起义,继承和发展了水浒的事业。他们提出了"均贫畗""平等"等思想,反对招安、外族入侵。小说塑造了杨幺的杰出形象,以续书形式反映了明末清初的市民心理。  相似文献   

18.
从揭示《水浒传》的主旨出发,提出以"生存论的还原法"直面文本,正读《水浒传》。从三个角度分析《水浒传》的主旨:梁山队伍的斗争不是农民起义;梁山队伍的斗争革命性不强;梁山队伍"替天行道"口号的作用是抬高自己存在的合法性、合理性与正义性。  相似文献   

19.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该书是通过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故事和充满传奇色彩的情节来塑造人物和反映思想的。《水浒传》是描写江湖好汉绿林英雄的一部小说,即啸聚山林,打家劫舍,杀富济贫,替天行道;后来势力强大以后,对抗朝廷,最终招安,为朝廷出力,并博得一个封妻荫子,取得正果,故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作者施耐庵,作于元末明初。在四大名著当中,《水浒传》是被广大青少年读得最早最普遍的一部小说,因为它的故事情节曲折紧张,语言很浅显。《水浒传》对于中国人人格的形成,以及他的价值观、审美观的形成,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水浒传》描写了大量的官司,这些官司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分析解读这些官司的成因、性质,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作品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