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幼儿园教育中不同活动背景下的互动行为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采取自然观察法,对儿童与教师、儿童与儿童在不同活动类型中的交往行为进行了定量描述与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儿童与教师的交往和儿童之间的交往有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事件取样法,对混龄背景中儿童的异龄同伴交往行为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段儿童异龄同伴交往主动性不存在差异;儿童更愿意与异龄同性同伴交往;大、小班儿童在选择年龄相差1岁或2岁的同伴交往上不存在差异;儿童使用语言方式和非语言方式交往不存在年龄差异,但存在性别差异;儿童异龄同伴交往行为性质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儿童异龄同伴交往行为结果与交往时间存在年龄差异;异龄同伴交往行为次数反映了儿童异龄同伴交往的态度,要考察异龄同伴交往的质量,还需结合交往时间与交往结果。  相似文献   

3.
张韵 《现代教育科学》2005,(5):27-28,32
交往教学来源于对师生交往的研究,而课堂中的交往教学实践不仅会引发师生的交往,更会引发生生之间一系列的交往行为.针对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一向忽视生生交往的情况来看,可以说,交往教学的课堂应用在真正意义上促进了生生交往的实现,交往教学的过程即是生生交往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4.
交往教学来源于对师生交往的研究,而课堂中的交往教学实践不仅会引发师生的交往,更会引发生生之间一系列的交往行为.针对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一向忽视生生交往的情况来看,可以说,交往教学的课堂应用在真正意义上促进了生生交往的实现,交往教学的过程即是生生交往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5.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主体之间进行理性交往提供了有效依据,它对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往有重要指导意义。根据交往行为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分析网络教学中的师生交往行为,双方之间存在交往缺失的两大主要缘由是本质偏离和原则不敷。为了构建网络教学中的有效师生交往,可采取转工具性为交往性、建立主体间性和强化师生平等性三种策略支持。  相似文献   

6.
在师生的日常交往中,师生良好的信任关系是双方合作学习的基础,但这种信任关系往往由于无形而容易被教师忽略。当儿童对教师缺乏信任时,不仅会影响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而且也会给儿童带来不良的心理影响。据此,通过对访谈文本的现象学分析,可以发现儿童不信任教师是一种免受教师恶意、不公平对待、成绩失败的自我保护机制。教师要正确理解儿童不信任行为背后的含义,适当满足儿童不信任行为背后的自我保护需要,引导儿童采用积极方式满足自身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一、师生之间的理解活动是平等主体间以沟通和理解为指向的交往行为理解德育主体之间的理解活动是一种平等主体间的交往行为,他们之间的理解是以对话和沟通为指向的交往理解。首先,师生之间的理解活动不是一种以言取效的目的行为;其次,师生之间的理解活动也  相似文献   

8.
一、以情激情,拨动学生情感之花 “情”指感情、激情和情绪,是由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爱恨、愉快、悲伤、恐惧等心理状态,形式丰富多变。在交往中,每个人都会产生情感,不同的情感会给交往产生不同的影响。“有情”可以引发心理活动及行为的动机,促成人际间的交流。课堂教学就是以学科内容为载体所进行的师生之间的行为互动与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9.
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影响的信息交流过程[1] 。学校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 ,离不开各种主体间的交往 ,发生在教育行政人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系列交往构成学校教育的主要活动。其中尤以师生之间的交往为学校教育实施的最终落脚点。对师生交往的认识、有效方法的掌握将会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成效。因此本文将对学校教育中的师生交往做重点探讨 ,力图对师生交往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学校教育中影响师生交往的因素及有效师生交往的策略做一些探讨。  一、师生交往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一 )有效的课程实施…  相似文献   

10.
无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儿童之间必然会发生各种学习交往.它既有相同年龄学生之间的学习交往,也有不同年龄学生之间的学习交往.但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往往只看到了同年龄学生之间的学习交往,而看不到不同年龄儿童之间的学习交往.近年来,国外一些教育机构在关于不同年龄儿童之间学习交往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成果:就是当教师在教育某个低年级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去找个高年级的学生去接近他、帮助他,这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十分有效.有的研究报告指出:这种学习活动可以给教学带来多方面的好处.作为较大年龄学生一方,在与小年龄的学生交往  相似文献   

11.
张大冬 《江苏教育》2006,(1B):27-2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堂中的任何数学活动.都离不开师生双方的交往.数学课堂没有了交往.也就没有了课堂教学的活动和师生的对话与沟通。纵观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交往,存在着真正交往与虚假交往,互动式交往与应答式交往这两对不同的形式。只有正确认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往,摒弃虚假,追求真实.努力探索互动式的师生交往,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作为高校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积极参与者,师生双方在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伦理关系,它具体规定了师生交往双方需要遵循的一定道德伦理秩序,规约高校教育场域中的师生交往行为。高校师生交往关系伦理化的价值在于规范民主互信的教育生活,促进师生交往德性的生成,助力社会公共道德的提升。而现实中高校师生交往文化冲突化、交往行为功利化与交往情感疏离化阻隔了师生伦理性交往与精神沟通的可能,惟有重建基于思想对话的师生交往文化,明晰高校师生交往行为的伦理规制,打造赋予情感关怀的师生交往生态,方可匡正新时代立德树人视域中的新型师生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13.
人际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人际关系是在人的交往中展开和实现的。所谓交往是指人的一种行为,是人与人之间通过相互往来、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建立一定人际关系的直接活动。“交往是人类生活的一个中心组成部分。人们通过交往,自己影响了他人,反过来,又接受他人应答性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学习相互了解和喜爱,学习共同的观点和思想,学习并丰富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因此,交往是教育的基本而必要的活动。”教学中的师生人际关系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交往活动形成的。由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交往活动中的身份和地位的不同,因此,他们对教学师生人际关系形成的作用也不相同。学生,是教学中学习的主体,他们的认知能力、个性特征是影响师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教学,是一种正式的、有组织的师生交往活动。教师,是教学中的领导者、组织者、是学生心目中学习的榜样,他们的教学行为往往能影响或改变学生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决定教学师生人际关系的性质。因此,教师是形成师生人际关系的主导因素,是影响师生人际关系优劣的关键。卡尔·罗杰斯认为教师在教学师生人际关系中“所作所为是举足轻重的。”他说:“课堂气氛主要地是教师行为的产物。奏效的气氛将首先取决于教师做些什么以及他怎样做  相似文献   

14.
交往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儿童的社会交往是生长发育与个性发展的需要。通过交往,儿童可以认识和了解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正常关系,克服任性、自我中心等不利于社会交往的行为。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儿童的交往能力呢?  相似文献   

15.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最活跃的人际关系系统。其本质是以教学内容为媒介、以师生之间的情感、认知和行为交往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心理交往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和结果。语言教学的交际性与情景性决定汉语教学应更多地借助师生之间和谐、默契的情感互动,良好的师生关系对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无疑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教师课堂交往行为的对象差异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在学校课堂中,绝大部分的交往都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而师生之间的交往,主要又存在于正式的教学过程之中。为此,研究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往,对于研究整个课堂中的社会交往,就具有重要的价值。师生之间的交往大多是由教师发起的,教师的交往行为是其代表社会对学生实行控制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主要手段,在师生交往中处于主导方面,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占有极大的比重。  相似文献   

17.
师生交往关系的公共性建构意指将公共价值原则贯穿于教师与学生的交往生活当中,从而保障学校教育和学校生活的民主性与平等性。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民主、平等、协商、理性等公共价值原则并没有主导学校空间中的师生交往生活,教师与学生在学校空间中所享有的公民身份、课程权力以及话语权利依然处于不对等的地位,从而会造成师生之间的心灵阻隔,导致师生交往愈来愈成为扭曲的交往。扭曲的师生交往会损害学校教育的公共价值取向,阻碍教师与学生的公民身份认同。重建师生交往的公共价值取向,必须以协商性、民主性、批判性和无强制性等公共理性原则为基础,保障师生的平等权利,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公民身份认同,最终推动师生交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的师生对话交往呈现明显的知识化、对象化、工具化倾向,它悬置了情感关怀,遮蔽了主体间性,湮没了心灵诉求。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关注人的现代性生存境遇,追求双向度主体之间平等、协商与尊重的对话与交流,这与当前师生对话交往所追寻的价值意义相契合。因此,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可以从以自由平等为规则,创设"理想的话语情境",以尊重信任为支点,建立师生主体间性关系,以真诚理解为原则,构建师生对话的"合理空间"着手重构师生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小班化的教育理念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让学生充分享受各种教育资源,增加优质教育的机会。而在教学中加强同伴间的交往互动,能大幅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师生间的有效互动频率,使个体之间充满激情的燃烧和智慧的碰撞。一、同伴交往与儿童的良好阅读习惯1.同伴交往与儿童社会化简单地说,同伴交往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过程。随着儿童进  相似文献   

20.
一、物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理解现行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就是指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流与相互影响,它既指师生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方式和过程,也指师生间通过信息交换和行为交换所导致的相互间心理上、行为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