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楠 《人民教育》2022,(2):27-28
<正>《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指出,要大力“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先行示范”“推动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实现全覆盖”“实现城乡孩子同标教育、一体成长”。作为浙江省共同富裕典型案例,温州市沿海发达地区鹿城区和欠发达山区泰顺县以“山海协作工程”为依托,借助互联网技术,在课程资源共享、师资力量共培和学校结对共育等方面协作共进,携手绘制共同富裕之未来教育蓝图。  相似文献   

2.
栾英莉 《辽宁教育》2022,(16):61-65
<正>东北育才于2006年在辽宁省率先成立教育集团,历经十余年的发展,目前拥有十个校区十四个学部,形成了涵盖幼儿园到高中十五年的完整教育体系。东北育才教育集团在集团化办学过程中,通过“共铸品牌文化,传承优秀基因”“共建体制机制,践行办学标准”“共享课程资源,确保育人规格”“共育教师团队,形成师资合力”等途径整合集团内外教育资源,在优化自身教育生态的同时,学校的办学品质、品牌价值以及承担名校社会责任的能力也都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3.
我校正如火如荼开展“家校共读共育”活动,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家校共读“三读”活动中,在交流读书心得中增厚彼此情谊。师生读书兴味长,亲子共读美时光;自信展露真笑颜,家校合力架桥梁。“书香”飘溢在家与校之间,“共爱”充盈于每个人的心中。  相似文献   

4.
王欢  李娟 《中华家教》2022,(1):13-19
世界关注教育变革,教育推动世界变革.在新时代教育发展中,家庭、学校、社会融合育人正面临世界无限、变革无限的局面,各种办学要素广泛连接、交汇聚能,让我们对教育新样态给予学生成长的无限可能充满期待. 一、聚焦:家校社共育之"识"——成长无界 家校社共育是当今时代的教育共识.然而,大家对于共育方向、内涵、结构、载体、路径、机...  相似文献   

5.
教育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基础性事业,在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意义。重庆市教委提出了"城乡教育均衡互动的发展战略",以发展和公平为两条主线,紧扣公平抓发展的思路,在统筹发展中共建共享和谐教育,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作为重庆市文化大区的北碚区,文化教育事业发达,是全国文化教育先进区,但北碚的城乡教育◇陈  相似文献   

6.
社会力量的参与助推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家校社”应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良性动力系统。实现家校社多元生态共育是助推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一、多元共生,生态共育成都市金花中学基础条件薄弱,社区教育生态环境不够好,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较严重。学校立足区域实情,逐步建立起“教育共同体”和“学习共同体”,扩大校社教育功能,让学校与社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家庭、学校、社区的“多元共治”融合为“多元共生,生态合育”的新教育思路。  相似文献   

7.
陈晓琴 《知识文库》2022,(14):193-195
<正>幼儿阶段对人生而言极为重要,父母也是孩子学习的第一任启蒙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幼儿家长对其成长的作用意义非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教育的合作伙伴,二者有共同的行为目标,均是为了幼儿的成长服务。幼儿的成长成为父母和幼儿家庭共同合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9.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也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的个体独立发展,显然已不能适应新的需求,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需要开放性、群体性的发展方式,这是基于教师群体的合作学习与发展。教师共同体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实践共同体,它是由"一个诸多个体的集合,这些个体长时间地共享共同确定的实践、信念和理解,追求一个共同的事业"。(Wenger,1998)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0月30日,秋高气爽,万里无云,来自海门市育才小学和海门市三厂片平山、常乐、汤家、麒麟、海永等小学的一百多位小学老师带着对"学程导航"的期待和理想课堂的憧憬,汇聚在三厂镇中心小学,成为一道秋日里的风景线。时间在悄悄地流逝,课堂在静静地展开,我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丰台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和"城南行动计划",以及北京市、丰台区提出的《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实施方案》内容,按照"城乡教育一体化"核心概念中提出的"构建动态均衡、双向沟通、良性互动的教育体系和机制,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城乡教育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共同发展"的思路,丰台区河西地区(丰台区永定河以西的长辛店、王佐地区)以云岗二小、长辛店中心小学为龙头,在区教委的指导及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区域内各校协调互动,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13.
吕芸 《山东教育》2008,(1):20-20
“问题共研,经验共享.片区研训让我们共同成长。”这是所有参与片区研训教师的共同心声。作为一名曾十几次为片区研训提供研讨课的一线教师,我更是由衷地感到欣慰:一次次地“磨”课与研讨,一次次地平等对话与交流,一次次地反思与重建,让我逐步领悟到了教学的真谛。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在片区研训中付出与收获的喜与乐。  相似文献   

14.
《教育科学论坛》2022,(16):封2,封3-封4
  相似文献   

15.
胡军  王淑霞 《成人教育》2011,31(5):84-85
宁夏电大和江苏电大2004年进行的课程资源共编共芋合作尝试是个案。课程资源编写纽通过合作交流,编写组成员对高职教材教学设计、高职教学思想转变、环境与观念的转变有了很好的认识。这也促使编写组成员从高职教育教材建设引出“开放职业教育”的思考,对编写电大开放职业教育资源的思路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提出了加强人文素养培植的要求,而培植人文素养的关键是要抓好学前阶段的奠基教育。大力实施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的新理念新模式,把握儿童天性未染、善言易入、先入为主的特点,以强化人文教育、厚植人文素养为主要内容,以构建家庭和幼儿园共育共治体制机制为重要保证,切实帮助幼儿筑牢德行之根,养成文明习惯、形成健康心理,在其心灵深处播下真善美的种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相似文献   

17.
张颖 《江苏教育》2022,(87):64-66
作为一种沟通过程、一种情怀、一种能力,共情普遍存在于家庭、学校环境中,对家校共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互相理解和接纳是共情的前提,形成情感共鸣是共情的基础,真诚与信任是共情的桥梁。教师和家长要充分理解对方的立场,形成互相信任的关系,共同促进教育对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减负增效、提质立品的课改实践不断深入,家校共育成为学校及社会密切关注的话题。在实际的育人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教师、父母在已有事件的沟通和交流中由于缺乏共情力,不能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导致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往往达不到预期合作共育的目标。因此,探求科学而有效的合作方法及策略应是教师当下思考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郭玲 《学前教育》2022,(23):57-59
<正>家园共育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途径,要实现家园的有效合作,需要科学的理念、智慧的方法。在疫情背景下,我园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指引,秉持共情陪伴的科学理念,通过园所公众号、视频号、家长微信群等一系列便捷的线上沟通途径开展了大量的家园共育实践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助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从探究性、创造性视角出发,实现对作业本质的再理解和对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导向原则的指引,建构全领域、广覆盖、精设计、强素养的大思政融合作业观,完成育人进阶,势在必行。我们要注重顶层设计、聚焦核心素养、创设共鸣情境、解决现实困惑、坚持跟踪评价,使学生在共情中共育升华,实现学科立德树人之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