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薛建立 《传媒》2001,(8):39-40
商务印书馆编辑、印刷、发行的《出版周刊这》,创刊于1924年1月。1932年1月28日,由于日本侵略军炸毁了商务印书馆在上海闸北的厂房,《出版周刊》被迫中断出版;  相似文献   

2.
商务印书馆编辑、印刷、发行的<出版周刊>,创刊于1924年1月.1932年1月28日,由于日本侵略军炸毁了商务印书馆在上海闸北的厂房,<出版周刊>被迫中断出版;1932年12月复刊.1937年"七七"事变后,商务印书馆10月迁长沙,将<出版周刊>改名为<出版月刊>,另计期数出版.1941年8月此杂志停刊.  相似文献   

3.
光绪二十九年(1903)十月初一日至民国三年(1014)1月6日商务印书馆曾与日资合营。这是一次双方互利,就中方讲是主权在我的合作。中方从合资中得到了编辑、出版经验、印刷新技术,从而在市场上站住脚并获得发展;日方在合资中由于企业获利而得到丰厚的投资报酬。进入民国后,由于受到中华书局利用社会上高涨的民族主义浪潮的攻击,商务中方与日方协商收回日股。日方慨允,“1914年1月6日,终于达成协议。当时商务印书馆股份共1.5万股,每股100元,股金共150万元。日方股份为3781股,股金37.81万元,占25.2%(中日资本原为1:1,由于合资后历年增资,中方增加多,日方增加少,比例发生了变化)。退股协议规定每百元股金,增值为146.5元,在当年6月30日前以现金分两次将股份收回”(王益:《中日出版印刷文化的交流和商务印书馆》,《编辑学刊》1994年第1期,第5页右栏)。  相似文献   

4.
二、战时经营方针商务印书馆最早经营印刷,后来经营出版仍十分注意于印刷.添置、更新装备,印刷出版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印刷在国内无论从规模、技术设备新颖等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印刷工人最多时超过3000人.而且文具仪器,纸张、机械等副业经营极多.1930年王云五出任总经理后,曾出国考察,了解到西方出版社经营的单一性,回国后开始收缩副业,停止采购新式印刷机器.加以惧怕工潮,“一·二八”后复业,他便采取了压缩上海自有印刷力量,发展外加工和香港厂的方针.以商务自有的字铅等材料贷与工贼、技工开办排版厂、装订厂、印刷厂,委托他们加工,贷与物资折价后从工缴中陆续扣回.这类围绕商务的  相似文献   

5.
商务印书馆创办于上个世纪末,这家著名的出版机构曾经取得过辉煌的成就,成为亚洲最大的出版印刷集团。“—·二八”被日本帝国主义炸毁,损失惨重,后来虽然复业,但在旧中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情势下也只能勉力维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商务印书馆十分关怀和重视。至1954年,商务印书馆迁址北京,成为人民的企业,开始了崭新的旅程。1958年,中央确定商务印书馆的出版任务主要是“翻译出版外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著作”和“编纂出版中外语文辞书”。从那个时候起,商务组织了一大批专家、学者,首先翻译了作为马克思主义三…  相似文献   

6.
最近拜读一本讲商务印书馆历史的新书(2000年出版),其中讲民国成立,中华书局诞生后商务印书馆遇到对手后的窘境.说"商务印书馆方面的教科书因保留了清帝制时代的内容,在与中华书局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以至于1912年印刷的教科书大半积压,无法出售,公司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7.
资讯     
《青年记者》2004,(11):70-73
观点《中国青年报》:警惕“西化”的中国主流出版媒体10月15日,该报发表署名为读者的评论指出,由中国人编著的大型汉日双语词典《新汉日词典》,在商务印书馆与日本出版社协议合作出版后,被日本人进行了多处肆意篡改增加。可是这样一本中国人编纂并由商务印书馆拥有版权的辞典,为什么如此轻易地就让日方肆意篡改和糟蹋?为什么编者和中国出版方商务印书馆能够容忍日方随意更改词条释义?如此严重的肆意篡改,是否经过商务印书馆  相似文献   

8.
由英国和荷兰合资经营的世界第七大媒介公司里德·艾尔斯维尔媒介公司最近在中国开设了里德·中国亚洲公司,这是一家商业信息出版公司。该公司经营的第一个项目将是于1994年4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合资建立康巴斯中国公司(Kompass China),提供印刷和连机商业信息服务,这将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国公司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中日出版印刷文化的交流和商务印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出版、印刷文化的交流,源远流长,事迹浩瀚,史不绝载。商务印书馆曾在一段时间内起过特殊作用。本文拟对有关情况作一简单介绍,想来不是无益的吧。 商务印书馆,现在是中国的一家以翻译出版外国学术著作和编印中外语文辞典等工具书为专业的重要出版社。它创立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即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三年,戊戌政变前一年,是中国近代史上大震撼的年代。再过四年,该庆祝它的一百周年诞辰了。创办人夏瑞芳、鲍咸恩、鲍咸昌,高凤池等,都是印刷界中人。夏瑞芳和鲍咸恩是上海捷报馆(Ohina Gazette)西文排字工人,鲍咸昌和高凤池在美华书馆工作。开始时,只集资3750元,买了几台手摇脚踏的小印刷机,租了几间房子,办成了一个小印刷所。取名商务印书馆(Commercial Press),意思是为商界提供印刷服务。由于适应时代  相似文献   

10.
夏瑞芳     
夏瑞芳(1872—1914)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字粹芳。毕业于清心书院。此后在英商《文汇报》、《字林西报》、《捷报》当排字工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与鲍咸恩、鲍咸昌。高凤池集资四千元,创办商务印书馆,并首任总经理。初以印刷为主要业务。后增设编译所,邀请张元济主持编辑工作,为商务印书馆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印刷出版机构奠定了基础。对馆务发展多有筹划,曾亲往日本考察,回国后革新技术,使之焕然  相似文献   

11.
一批曾经和商务印书馆长期合作的国外和港台地区的出版界代表,相继来京共襄商务百年馆庆盛典。其中有美国康普顿出版公司,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朗文出版亚洲有限公司,日本小学馆、岩波书店等出版机构代表;有新加坡、马来西亚和香港、台湾四地的商务印书馆负责人。 改革开放以来的近20年,商务印书馆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出版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他们先后与世界著名的出版社,如英国牛津、朗文,法国拉鲁斯,美国  相似文献   

12.
在日本,对出版行业来说,虽然被归在"加工工业"的印刷行业是"相关行业",但两者却始终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出版行业"伤风",印刷行业也免不了要"感冒"。"疲软"的出版行业在十多年前开始走下坡路,"皮实"的印刷行业在十多年后也开始走下坡路了。出版印刷的市场份额在缩小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的"工业统计",日本印刷产业,2008年"印刷·印刷关联业"的企业数量为29684个,与2007年相比减少9.5%;从业人员数量为353906人,与2007年相比减少4.2%;发货量(产值)为6.903690万亿日元(1  相似文献   

13.
应东京日本出版学校的邀请,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杜飞龙等一行三人,于1997年6月6日~6月13日参加了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五届出版教育校际交流会。    相似文献   

14.
成果娜 《新闻世界》2014,(12):127-128
张元济是中国近代出版史上的杰出出版家,有“中国出版第一人”之称。在主持商务印书馆期间,张元济以扶助教育、义利兼顾、开明务实的出版思想经营馆务,将商务印书馆从一家手工作坊式的印刷所发展成为我国近现代史上首屈一指的兼具出版、印刷、发行的大型股份制企业,为中国近现代教育事业和中国社会的近代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当代中国出版业应积极从张元济的出版思想中汲取营养,以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5.
上海龙樱彩色制版有限公司是中日合资的印刷界的新秀。该公司成立三年多来,始终以九十年代最先进的一流设备和工艺技术向社会各界提供独特的、优异的服务。开业三年,利润几乎翻了两番。该公司的副董事长日本投资方池田包装株式会社的经理池田毅充先生说:“我们并不参与经营,真想不到会如此快地取得这么好的投资回报。”    相似文献   

16.
在日本,对出版行业来说,虽然被归在"加工工业"的印刷行业是"相关行业",但两者却始终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出版行业"伤风",印刷行业也免不了要"感冒"."疲软"的出版行业在十多年前开始走下坡路,"皮实"的印刷行业在十多年后也开始走下坡路了. 出版印刷的市场份额在缩小 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的"工业统计",日本印刷产业,2008年"印刷·印刷关联业"的企业数量为29684个,与2007年相比减少9.5%;从业人员数量为353906人,与2007年相比减少4.2%;发货量(产值)为6.903690万亿日元(1万日元约合82 0元人民币),与2007年相比减少3.3%;附加值为2.982775万亿日元,与2007年相比减少3.5%.  相似文献   

17.
商务印书馆发行队伍培训之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务印书馆是我国近代最早出现的大型的集出版、印刷、发行为一体的民族资本文化企业。商务印书馆建立后,我国才有具有一定规模的有  相似文献   

18.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 商务印书馆创办于上海。创办人为夏粹方,又名瑞芳。他引进了外国先进技术,自力更生经营中国人自己办的出版印刷事业。张元济是历任商务经理和编译所所长,主持商务印书馆编辑大政。该馆是我国近代资本主义经营的最早企业之一。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上海商务印书馆购买日商修文印刷所,始用纸型。 同年,《亚泉杂志》在上海出版。它是中国人最早自办的科学期刊。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 上海商务印书馆最早出版杂志《外交报》(月刊)。同年《译林》(月刊)创刊,由林琴南、林长民、魏易等主编。 清光绪二十九年(…  相似文献   

19.
业界动向     
《出版参考》2011,(7):40
城邦讲谈社合攻华文数字出版城邦媒体集团2月10日与日本最大出版集团讲谈社签署合作意向书,将在半年后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华文数字出版市场。城邦媒体集团首席执行长何飞鹏说,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记者拜访了香港出版学会会长、香港商务印书馆总经理陈万雄先生。 陈先生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二十一世纪是知识信息的时代,网上经营是必然趋势,商务印书馆应走在时代的前列。”陈先生介绍说,前几年香港电子出版物市场受到盗版的冲击较大,目前香港商务印书馆正在积极调整经营方向,以长远的眼光来发展网络出版,开拓图书出版的新市场。香港商务印书馆在出版了《汉语大词典》数据库光碟后,将继续推出它的网络应用版,让有关机构可以在网上下载使用有关资料。这种全新的出版模式,使传统的图书出版迅速转向现代知识、资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