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众所周知,明晰的基本概念是教育研究的基石,是一门研究成熟的标志。然而,在当前的教育研究中,“知识”的慨念不仅没有明晰,反而越来越杂乱、模糊,其内涵越来越抽象,其外延越来越宽广,呈现出一种泛化的趋势。正如布雷钦卡所说的那样:“没有准确的概念,明晰的思想和字也就无从淡起。大凡寻求可以解决教育问题之科学理论的人,都不会容忍教育学中的概念混乱。”因此,有必要对当前教育研究中出现的愈演愈烈的“知识”泛化问题进行剖析和探讨,认清泛化的危害,使知识研究少走歧路,步入正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课程概念泛化是指课程概念内涵越来越抽象,外延越来越宽泛的倾向.在当前课程研究中,课程概念的泛化主要表现为:什么事项都可以是课程;什么人都可以提出课程;什么功能都涵盖在课程中.其原因主要是课程自身具有复杂性,部分课程理论研究者的崇拜心理作祟以及用"理念"代替"概念"的恶果.泛化后的课程概念容易导致本土课程研究的失语,学校功能的缺失,教师作用的迷失和课程实践的混乱等危机.  相似文献   

3.
鲍成中 《师道》2007,(6):18-19
中小学课题研究, 到了该还其本来面目的时候了!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办出特色学校的重要方式之一。因而,很多教育行政领导和学校领导都很重视课题研究的工作。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诸如"校校有课题",  相似文献   

4.
简要分析"老板"称谓语的历史演变过程,探讨当前"老板"称谓语泛化的表现,认为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词语自身的特征、称谓的困境以及社会心理因素四个方面的原因使"老板"称谓得以"泛化","老板"称谓语由最初的广泛通行于经济领域,逐步渗透到政治领域、文化领域乃至家庭、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指称范围扩大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周旋  李柏令 《现代语文》2006,(9):105-106
现代汉语中,常用来指称人的量词主要有四个:个、名、口、位.上古汉语量词不发达,但也有少量类似称人量词的用例,如"介":《左传·襄公八年》:"君有楚命,亦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也有"一介武夫"等说法.还有"人"有时也有类似量词的用法.王力(1980:236)指出:"关于人的天然单位就用'人'为单位词."他举的例子是殷墟卜辞的"羌十人"和"羌十人又五".  相似文献   

6.
生命安全是中小学各项教育的基础和前提,然而,现实中的生命安全教育不是被泛化为生命教育就是被泛化为安全教育.从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看,学校应将生命安全教育置于教育的首位,强调生命安全的优先性,明确告诉学生生命比财产、尊严等更重要.生命安全教育要强调次序性原则:一是无损他人的生命安全;二是确保自己的生命安全;三是保护他人的生...  相似文献   

7.
技术理性也叫工具理性, 它的形成是科学技术和理性观念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的泛化带来了许多显见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山东教育》2004,(18):61-61
明晰的基本概念是学科理论体系大厦的基石,是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由于教育学科学化进程的受阻,教育学中的概念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9.
教育学中概念泛化的趋势、危害及原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对课程、教学、教育技术等概念定义的演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教育学中出现的愈演愈烈的概念泛化(概念的内涵越来越抽象,概念的外延越来越大)问题以及由此可能造成的危害,并剖析了问题形成的原因,以期引起人们对教育学科学化问题的重新关注。  相似文献   

10.
文革期间,军事词语用于军事以外的其他领域或方面的现象非常普遍,构成了文革语言的重要特点之一。对此分两种类型进行讨论。最后探讨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人文素质”的教育形态及其知识生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丹尼尔·贝尔的“文化”规定出发,可认为“文化”的本质是“人化”;“文化”由“生命过程”、“解释系统”、“生存困境”、“努力”四个要素构成。由此演绎出关于“人文素质教育”的三个命题和结论:“文化”是“生命过程”“对付”“生存困境”的“解释系统”; 文化的“解释系统”是“生命过程”“对付”“生存困境”的“意义世界”,“人文素质”的真谛,是创造“意义世界”,并以此现实地超越“生存困境”的资质与能力;“解释系统”的基本结构, “意义世界”的知识形态,“人文素质”的教育体系,就是心理、法理、伦理、艺理、哲理“五理”一体的知识生态,不是知识,而是知识生态,才是“人文素质”及其教育的内核。  相似文献   

12.
探讨课堂教学形式从“知识课堂”到“智能课堂”再到“生命课堂”的理论意义.分析各种课堂形式的特征.并对“生命课堂”的教学策略与模式进行了构建。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教育的需求和发展知识服务体系的必要性,讨论知识服务和知识服务体系的概念,并就知识服务体系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进行了分析,提出知识服务体系的多层结构及其研究重点。通过两个应用案例,介绍知识服务体系的应用前景,并就知识服务体系研究促进E-Learning的发展与应用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培养与发展是构建个人化教育知识的过程.这个命题关乎现代社会中日益发生的知识与人的分离、认识与伦理的分离.教育学知识是独立于个体经验的理论知识,教育知识是本原在主体之中的实践知识,是高度个人化、德性化的知识.实践乃是善的实现活动,指导教育知识的是实践的、反思的认识旨趣.区别于普遍性的知识,个人化教育知识具有经验与反思的品质,情境与情感的品质,内在与多元的品质,意向与规范的品质.区别于理论知识的可教性,个人化教育知识是做了才有的知识,是不断增长的教育经验,它是个体在实践过程中整合而建构出来的知识.无论是职前还是职后教师教育,这一建构过程依赖于广义的教学做合一,实践性学习是其基本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5.
教育与教育学应属于两个位面的概念,前者强调操作,后者着意研究,由此而产生了教育知识与教育学知识的区别。教育知识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可供参照的行动方案,具有经验性和操作性的特点,是实践知识;教育学知识以价值观的引领为主要目的,具有论理性、抽象性的特点,属于实践哲学的范畴。  相似文献   

16.
知识管理的理念对教育知识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成熟,信息管理上升到了知识管理。鉴于教育的复杂性,教育知识管理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教育知识管理作为知识管理的衍生,必将是教育信息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延伸与发展。本文从知识管理的理念与管理模式入手,探讨其对教育知识管理的启示,指出了教育知识管理与教育信息管理的异同,并探讨了实现教育知识管理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教师研究是教师为了解决自己面临的教育与教学问题,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在自己工作的中小学校里进行的系统探究活动.教师研究具有内在性、系统思考性、教育取向性等基本特征.教师研究不仅具有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态度等多方面的意义,而且对教育知识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助于教育知识发展的教师研究主要有理论检验与完善式、问题解决式、教育创新式、经验培育式等四种.  相似文献   

18.
当代教育知识已身陷"迷宫",教师教育事业被拖入教育知识过度、超容的困境.教师教育语境中的"教育知识"是行动之知、动力之知与规则之知的合成物,它具有四重属性:表里性、事理性、多态性和过渡性.创造有效教师教育,教育知识的授受应该实现从"学术中心""学理优先""理论教学""语言教学"向"实践中心""教理优先""立体教学""行动教学"的适时转变.  相似文献   

19.
要回答什么是知识,必须理清知识与认识者、认识对象及社会的关系。知识与教育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关联。知识概念的演化进程对教育的重要启示是:教育者必须明确自己的“知识立场”,去除知识的“真理”光环,引导学生认识知识的历史性,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和批判意识,引导学生形成对话的习惯。  相似文献   

20.
知识与教育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关联。如何回答“什么是知识”,对于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对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实证主义、实用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知识概念的回顾说明知识概念牵涉到知识与认识者的关系,知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知识本身的逻辑性问题,以及知识与社会等多重复杂关系。知识概念不断演化的历史带给教育的重要启示是:教育者必须明确自己的“知识立场”,去除知识的“真理”光环,引导学生认识知识的历史,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批判意识,引导学生形成对话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