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老外学中文     
佚名 《师道》2002,(1):62
如今欣赏古老的东方魅力在西方越来越时髦,想学中文的洋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我曾教过一位即将赴华工作的英国工程师约翰,他决定临行前先恶补一下汉语口语。我翻了翻他的汉语教科书,全书都找不着一个汉字,通篇皆是英文和汉语拼音.整个一本文盲汉浯教科书。据说此书  相似文献   

2.
臧志文 《考试周刊》2015,(12):157-158
<正>第二语言教学往往从语言的三要素——即语音、词汇和语法入手,因而此方面的教学取得了很大成功。而汉字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意音文字体系,由于对其缺乏全面认识,外国人普遍认为汉字难学。德国的柯彼得指出:"学习汉语最大的难关就是中国的传统汉字……因为如此不少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在口语交际上不成问题的外国人在书面交际方面是文盲或半文盲。这是其他外语几乎没有的现象。"汉字难学主要表现在难认、难写、难记。首先表现在字形方面,汉字数量巨大,  相似文献   

3.
如今洋人对古老的东方文化越来越欣赏,想学中文的洋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由于说汉语已成为显示自己良好教养的标志,所以奉劝阁下在西方街头散步,用汉语聊天时留神“隔墙有耳”。话说几位同胞正走在纽约街头,忽有一美国壮汉闯进视野,便顺口发了一句感慨:“这老美简直胖得没边了。”话音才落,那老美扭头回敬了一句汉语,差点儿没把几位国人震晕过去:“爹妈给的,有什么法子。”文盲汉语我曾教过一位即将赴华工作的英国人约翰,他决定临行前恶补一下汉语口语。他指定要学的BBC广播公司出版的汉语课本,该书扉页上的广告词很有煽动力,声称无汉语…  相似文献   

4.
汉语口语、书面语差别显著,呈现出一定的分裂性。汉语口语、书面语的分裂性是由汉字的特性所使然,是汉字呈现使汉语书面语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凌驾于口语之上。我们应正视汉语口语、书面语的这种分裂,并在现实语言研究与习得中加以直面。  相似文献   

5.
张娜 《现代语文》2006,(4):109-110
引言 我们这里所说的"以口语为主的对外汉语教学",不是指为辅助综合汉语教学而设置的卫星课程口语课,而是指以培养学习者口头运用汉语的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独立而综合的对外汉语教学.不同于作为综合汉语的卫星课程的口语课,这种课型没有综合汉语课为其作语法、汉字等方面的基础语言知识准备,讲授者虽以培养学习者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主,但也必须教授汉字和语言规则.  相似文献   

6.
关于拼音字母在扫除文盲和小学教育中的作用,早在1958争1月10日,周总理在政协全国委员会举行的报告会上所作“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报告中,就曾经这样说过: “我看应该承认:汉字是难读难写的,因而也就难记。不要说初学汉字的儿童,就是学了多年的成人,对于不少的汉字还是不认识,或者要读错。现在我们一方面简化汉字  相似文献   

7.
动词"看、说"和第二人称代词"你"结合后,语义发生改变,在汉语口语交际中,"你看、你说"格式在形式上已经固化,本文通过对"你看、你说"的分析,从语义上把其分为三类,并认为"你看/说"已经完全虚化成了话语标记。  相似文献   

8.
从客观上看,汉字修辞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而且具有重要的作用:汉字修辞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她是汉语修辞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为修辞运用者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并且体现了汉字对汉语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前人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统一新罗、高丽王朝、朝鲜王朝这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着重考察了各个时期朝鲜人的汉字汉语学习问题。古代朝鲜人最先接触的是汉字和汉语书面语的学习,后来在对华外交和经济文化交流中逐渐感受到口语的重要性,遂又开始了汉语口语的学习。直到李朝前期,朝鲜已经发展出了一套文言并重、兼有官学(成均馆、学堂、乡校),私学(书堂、书院),汉语口语(司译院、译学院),质正官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汉字汉语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0.
唐人孔颖达认为“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①此言极是,恰与古希腊人亚里士多德说的“口语是心灵的经验的符号,而文字则是口语的符号”②相合.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都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都是语言的表象,或者说,文字就是书面语言.汉字更是如此.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手段,由于汉语词形简短,多为单音节或双音节词,又少形态变化,主要靠语序和虚词表达语法关系,决定了汉字具有显著的表意特征.汉字的表意性,表现为汉字的形体与汉语的词义或语素义直接相联系,意寓形中,因形显意,或者说,汉字的形体与汉语的词或语素的读音不是直接相联系,意为津梁,因形知意,按意定音.这个特点,在小篆以前的古文字阶段尤为显著.隶变以后的今文字虽然进一步符号化,而且由于同音假借的广泛应用,表意兼标音的形声字大量增加,又使得汉字的表音化渐趋突出,但是,无论是同音假借还是形声相益都使用了表意的符号,因此现行汉字尽管表意性较之古代汉字有所削弱,却始终没有超出表意文字的范畴.大多数的语言学家认为,现行汉字仍是一种与拼音文字相对立的特殊文字体系,是一种典型的音节——语素文字.  相似文献   

11.
汉字是汉语之魂——语言与文字关系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汉语汉字事实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上语言文字理论的新进展,对一个世纪来中国语言学理论中的一些流行观点提出了挑战,主要有四个问题:(1)汉字是符号的符号吗?(2)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吗?(3)文字是语言的符号吗?(4)口语是书面语的记录吗?作者认为,普通语言学关于文字与语言关系的理论不适用于汉语和汉字,普通语言学关于语言和文字关系、书面语和口语关系的理论本身也有瑕疵.从汉语事实出发,可以认为:汉字和书面语在汉语学习和研究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堪称为汉语之魂.  相似文献   

12.
我最担心的是儿子学习汉语。汉语是华夏民族文化的根。我担心儿子失去这个根。小儿子艾瑞克四岁的时候,我就送他到中文学校学习。可是,他一直害怕汉字书写练习。那陌生而繁缛的笔划使他望而生畏。但是,一次,一个偶然的创造使他跨进了学习汉字书写的奇妙境界。那天,快到他的书写  相似文献   

13.
俄国作家阿·托尔斯在《我的创作经验》中说,他在开始写作时,语言很感困难,对于写作也有些灰心。后来,有人送他一本法院的审问录,里面记着各阶层犯人的口供,完全是活生生的口语,他读后很受启发,便用这种语言写了一篇名为《诱惑》的小说。他说用口语  相似文献   

14.
俄国作家阿·托尔斯泰在《我的创作经验》中说,他在开始写作时,语言很感困难,对于写作也有些灰心。后来,有人送他一本法院的审问录,里面记着各阶层犯人的口供,完全是活生生的口语,他读后很受启发,便用这种语言写了一篇名为《诱惑》的小说。他说用口语写作效果这样好,真使他吃惊。  相似文献   

15.
汉字与汉语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这是汉字汉语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目前学界对此看法分歧,存在种种错误或模糊的认识。“汉字与汉语的关系”是一个大题目,本文只谈其中的两个问题:(1)汉字是汉族人的“第二语言”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汉字跟拼音文字一样,只有通过语音才能表意;(2)汉字对汉语有哪些影响?文章提出三个方面的影响并举例加以说明:一是汉字对汉语有补充作用,二是汉字改变口语读音,三是汉字对日源词的借入具有助推作用。除了这三点,汉字对汉语的影响应该还有其他方面,值得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16.
考察现代汉字的性质,一方面要看其基本单位即一个个汉字和汉语的什么成分相对应,另一方面要看汉字本身所使用的符号的性质。从第一方面看,已有统计结果表明,现代汉字是语素文字。从第二方面看,作者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所收的全部现代汉字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现代汉字是意符表意作用明显,意符、音符、记号比重相当,分布大体均衡的意音记文字。  相似文献   

17.
唐绪诚 《鸡西大学学报》2011,(12):128-129,131
听力理解的本质,在初级班留学生听力考试中已经不仅仅是人们利用听觉器官对言语信号进行接收、解码的过程,因为它不是纯粹的口语与口语的交流,而是出现了语言的书面形式,而汉语的书面形式确切地说有两个,一个是汉语拼音,一个是汉字,此时要完成听力考试就必须多走一步,即必须完成对形的解码。  相似文献   

18.
姜阁 《教师》2011,(9):127-127
《发展汉语》是2006年出版的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编写的一套对外汉语长期进修教材,系列配套教材分为综合、口语、听力、阅读、写作五个系列,不含汉字系列,汉字穿插在综合课课本《发展汉语·初级(上)》中。下文将对本书汉字部分的编写做一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19.
太湖区域 (或者扬子江三角洲 )的农村文化水准相当高。文盲的数目 ,当然还是很多的。但即使是一个文盲 ,他的眼界却比较开阔 ,容易接受新的事物。通常的看法总以为这一带的农民比较懒 ,爱舒服 ,而人秉性柔弱。但我的看法却不然。蚕忙、农忙的时期 ,水旱年成 ,这一带农民的战斗精神和组织力 ,谁看了能不佩服 ?(我写过一篇“速写” ,讲到他们如何有组织地和旱魃斗争的 ,这完全是事实 )。抗战初年 ,上海报上登过一段小新闻 ,讲到北方某地农民看到了一个日本俘虏就大为惊奇。说 :“原来鬼子的面目和我们的一模一样 !”可是在我们家乡一带的农民…  相似文献   

20.
实行科举考试,以八股文取士的几百年间,作文教学弊端重重。教学目的只有一个:应考。教者为考试而教,学者为考试而学。完全脱离语言实际:口头说的是近代汉语,读的写的是以古代汉语为基础形成的“文言”,书面语与实际口语完全脱节。人们是用活的语言作为材料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