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中的影象     
朱红 《出版参考》2005,(5):35-35
有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遇到佛印正在打坐。苏东坡便在佛印的对面静静地坐了下来,也学佛印打坐。过了约一柱香的时间,两人同时张开眼睛,结束打坐。由于刚打完坐,苏东坡觉得浑身舒畅,满心欢喜。他问佛印说:“你看我现在像什么?”佛印回答苏东坡:“我看阁下像一尊佛。”苏东坡听了佛印说自己像尊佛,心中大乐。佛印也问苏东坡说:“那阁下看我像什么呢?”苏东坡心想:“平常老是被你占便宜,今儿个可让我逮到机会了。也换我来占占你的便宜。”于是他回答佛印说:“我看你像一陀大便。”佛印脸上微微一笑,便又继续打坐了。  相似文献   

2.
一字之师     
郑谷是唐朝的诗人。他七岁就能作诗。有一次,老诗人司空图前来拜访他的父亲,看他聪明,就问:“你读过我的诗没有?”郑谷闪动着大眼睛说:“您的《曲江晚望》有两句:‘村南  相似文献   

3.
《警世通言》一书中记载了一则耐人寻味的故事:有一天苏东坡去拜访王安石,未遇,他就在书房等候·忽见砚台下压着一首尚未完成的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学士一看就发笑。因为他想:黄花即菊花,此花开于深秋,敢与秋霜鏖战,最能耐久,就是焦干枯烂,亦不落瓣,何来“吹落黄花满地金”呢?于是,便成竹在胸地依韵续诗二句:  相似文献   

4.
心中的影象     
有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遇到佛印正在打坐.苏东坡便在佛印的对面静静地坐了下来,也学佛印打坐.过了约一柱香的时间,两人同时张开眼睛,结束打坐.由于刚打完坐,苏东坡觉得浑身舒畅,满心欢喜.他问佛印说:"你看我现在像什么?"佛印回答苏东坡:"我看阁下像一尊佛."苏东坡听了佛印说自己像尊佛,心中大乐.佛印也问苏东坡说:"那阁下看我像什么呢?"苏东坡心想:"平常老是被你占便宜,今儿个可让我逮到机会了.也换我来占占你的便宜."于是他回答佛印说:"我看你像一陀大便."佛印脸上微微一笑,便又继续打坐了.  相似文献   

5.
冒号在句中表示提示和停顿。一个地方该不该用冒号,这要根据句子本身的语气和结构来定,不能随便乱用。否则,就会影响句意的表达。例如: 即以严秀同志文章提到的王安石诗:“金坡巨然山数堵,粉墨空多真漫与”,以及苏东坡诗:“袖手焚笔砚,清篇真漫与”来说……(《人民日报》1982年3月24日)为了便于分析,我们把上面这句话紧缩一下后拆成下面两句话,然后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6.
一字之师     
唐朝和尚齐已,爱写诗。一次,他写了一首叫《早梅》的诗,其中有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为了使自己的诗句准确、生动,就去请教他的朋友郑谷。郑谷看了说;“数枝”不足以点明“早”,不如改为“一枝”。齐己虚心接受了。后人称郑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光学不写,眼高手拙;光写不看,提高很慢。”有人把读与写比喻为鸟的两翼、车的两轮,是很有见地的。只有两翼发达,才能振翅高飞;只有两轮竞进,才能驰骋千里。读与写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厚此薄彼,也不能顾此失彼,要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首先说说学习。最近,我参加过一个部队的新闻报道工作会议。在会上和刚作报道工作的一些通讯员谈起学习,不少同志总是惋叹:“我啊,很想学习,就是忙得没时间学呀!”“时间”似乎成了学习的障碍。由此,想到西汉文学家刘安说的一句话:“谓学无暇者,虽暇亦不能学”。就是说,那种整天喊着没有空闲时间学习的人,有空闲时间他也不能学。我看这是一句真理.时间本来就是挤出  相似文献   

8.
做什么样的人?最近我读了两篇纪念夏丐尊先生百年诞辰的文章。两文作者都没有一句话提到他在中国现代出版史上的业绩,却又都没有忘记讲这样一个小故事:会说一口流利日语的夏丐尊,当他被日寇逮捕、在敌人宪兵司令部受审讯时,他却拒绝用日语作答。他说,他是中国人,在这种场合只能讲中国话。这个故事说明了夏丐尊的为人。在他身上显现了伟大中华民族的尊严。中国有几句古话:“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这是说,最伟大的圣人是‘心德”的,“立功”、“立言”的都在其次。人  相似文献   

9.
北宋诗人王琪,年轻时很自负,一日,他到竹园赏玩,见青竹丛丛,枝叶挺秀,便触景生情,写出一副对联: 叶垂千口剑; 干耸万条枪。王琪感到很得意,便拿给朋友看,并把它挂在墙上,扬言“有能挑剔一  相似文献   

10.
一次,苏东坡对朋友刘贡父说:“我每天都要吃三白。”刘贡父莫名其妙。苏东坡解释道:“一碟盐,一碟萝卜,一碟大米而已!”刘贡父苦笑而去。事隔数日,刘贡父差人送苏东坡一封请帖,请苏东坡到他家吃“(?)饭”。何谓“(?)饭”?苏东坡苦思不得而知。到了刘贡父家里,只见餐桌上放的竟是他所谓的“三白”,苏东坡被弄得啼笑皆非。文人无聊,假游戏文字开心取乐,固不足取。然而,不知是失于吝啬,还是故作高深,有人写文章、讲话也热衷于用“三白”一类的简称,最近,看到一份写一个先进商店  相似文献   

11.
古时候,有一位诗人应邀参加庆贺友人家老太太八十大寿的宴会。宴前,客人们纷纷题诗赠句,给老太太祝福贺寿,个个都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寿比南山,长命百岁,万寿无疆”之类常见常听的客套话。最后轮到这位诗人了,他提笔写了第一句:“这个婆娘不是人”,举座顿时大惊失色,诗人见状立即写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此时,亲朋好友们又转怒为喜了,诗人思考片刻写了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成贼”老太婆的儿孙们看  相似文献   

12.
第三、语义相矛盾 语义相矛盾主要是指“不仅”、“不仅仅”之后的谓语动词,与后一分句的相关部分语义上相反相矛眉。由“不仅”、“不仅仅”构成的递进复句,其两个分句的意思应属相同的范踌,而且应是同向的。这主要表现在“不仅”、“不仅仅”之后的谓语动词与后一分句的相关部分意义的同向一致上。如:“他不仅看了这部小说,而且还看了用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这个厂不仅仅增加了产品的数量,还大大提高了产  相似文献   

13.
曾听人说,有位年逾9旬的老翁,至今体健脑灵,耳聪目明。有人问他:“请问老人家有何养生秘诀?”老翁说:“记住三句口头语,凡事不钻牛角尖。”那人又问:“三句口头语咋讲?”老翁说:“第一句:算了吧!第二句:不要紧!第三句:会过去!”  相似文献   

14.
站成一棵草     
煦雅 《出版参考》2010,(2):37-37
星期天,一家三口逛新华书店,看到江湖夜雨的新著《昨夜闲潭梦落花》,封面注了句:“唐诗中被尘封的佳句”。翻开看,这些佳句都来自《全唐诗》。江湖夜雨在他的自序中说,他曾经做了个梦,梦中说他的前生曾在大唐盛世中生活过,所以翻开《全唐诗》,就如同和自己痴爱的人相拥。虽然家里早就有了套《全唐诗》,因为欢喜这个“大唐才子”,还是掏钱把江湖夜雨的新著背了回来。  相似文献   

15.
陕西的电视观众,少有不知道播音员丁凡的。他那潇洒的举止,自如的谈吐,令人赏心悦目.近年来有关报刊不断披露他两次获全国最佳播音奖,多次获全国和省级节目特别奖,播音和主持人一等奖等消息.如此丁凡,魅力何在?春节前的一天,我叩开了丁凡的家门. 三室一厅的套房,整洁典雅。最引人注目的。是客厅里的那幅条幅,上书苏东坡名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正在赶写“串联词”的丁凡收住笔,热情地招呼我。见我正端详条幅,解释道:“这是我们台美工师李兴仁写的.他虽不是什么名家,但这幅字很有蕴意,运笔飘逸,疏朗有致,对我挺有启发.其实,我们播音也和这写字作画一样,语气语调  相似文献   

16.
有一天,我在一张小报上见到一幅漫画:画面左边一只痰盂,右边站着个青年,他远远地朝痰盂吐去一口痰。因距离太远,痰落在离痰盂一尺多的地上。标题是:《心有“盂”而力不足》。我对作者这则具有丰富想象力的标题佩服得五体投地。“心有余而力不足”原是一句常用成语,被他这么一“活用”,变得异常诙谐,妙趣横生,寓卫  相似文献   

17.
字趣     
送“琵琶”有个人给县官送枇杷,在信中把“枇杷”二字错写成乐器的“琵琶”。县官感到十分好笑,随口吟了两句打油诗:“‘枇杷’不是这‘琵琶’,只恨当年汉字差。”正好有个客人在座,当下应声吟出两句:“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县官大为赞赏:“续得妙!”风雨对有位教书先生爱喝酒,喝多了就撒酒疯。有一天,他出了个一字  相似文献   

18.
从言论史角度看,陶行知是名副其实的教育评论家. 我在大学时代,曾有意从教,印象最深的是陶行知的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能记住这句名言,主要缘于作为教育家的陶行知,知行合一,朴实务实.就像他之前所说的:“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英雄好汉.”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有句俗语,“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还有一句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两句体现中国人关于个人品牌经营传统智慧的格言,同样可以应用到城市品牌的管理中去.只不过要做小小的改变:一方面,对于每一个和城市有关联的人(经济学的概念叫做利益相关方),要让城市的良好名声留存在他们的记忆中;另方面,还要让这些对城市留下良好印象的人们愿意将自己的良好印象进行二次传播,以告知更多的人,让好事传千里,坏事处理应对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20.
杜甫《登高》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从空间、时令、身心状况等角度传递了多种悲愁的情感性信息,真可谓文约而意丰。这些句子不可能信手拈来,需要推敲、提炼,“百炼成字、千炼成句”。杜甫说:“为人性僻耽佳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