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华武术》2006,(9):40-40
8月8日,“2006年第二届北京国际营养食品高层论坛”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共同主办、北京市昌平区政府、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运营营养食品分会。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8月8日,“2006年第二届北京国际运动营养食品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共同主办,北京市昌平区政府、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运动营养食品分会、北京康比特威创体育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北京市昌平区科委、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协办,也是继2004年首届高层论坛之后,运动营养食品行业的又一次盛典。论坛以“运动营养与竞技能力和国民健康”为主题,旨在推动我国运动营养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更好的服务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提高国民体质健康的需要。论坛的召开得到国内外各界的…  相似文献   

3.
《中华武术》2006,(8):15-15
伴随着全民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热潮,第二届北京国际运动营养食品高层论坛将于2006年8月7~10日在京召开。本届高层论坛是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由北京市昌平区政府、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运动营养食品分会、北京康比特公司承办,昌平区科委、学校体育分会协办。这也是继2004年第一届北京国际运动营养高层论坛后,我国运动营养产业、健身健美界的又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2009,(12):I0006-I0006
由《中国体育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运动营养食品分会主办,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青少年学生科学运动合理营养高层论坛一暨第二届北京科学健身论坛干2009年11月21日在北京昌平康比特运动营养产业基地隆重召开。此次活动是以提高青少年体质和科学健身为主题,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 “2004年北京国际运动营养食品高层论坛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运动营养食品分会成立大会”于2004年7月6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此次论坛云集了中国、美国、英国、香港等国内外知名运动营养食品专家学者、企  相似文献   

6.
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FIMS)世界运动医学大会是国际运动医学与科学领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科学会议,也是集全球运动医学高峰会议、运动医学科研成果报告展示、运动医学教育培训以及各国运动医学专家学者密切互动于一体的国际学术盛会。  相似文献   

7.
武学军  安宁  吴治中 《体育师友》2014,(4):F0003-F0003
<正>6月28日,广州体育学院召开了"2014年运动与健康促进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由全国体育科学学会分会、广州体育学院联合承办。会议历时两天,国内外运动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就"运动与健康促进"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此次会议的主题是"运动与健康促进"。美国、澳大利亚、香港、台湾以及国内知名体育院校、医  相似文献   

8.
孙风华高级运动营养师北京康比特运动营养研究所技术服务部主管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运动营养食品分会特聘一级讲师教育背景2001年9月~2002年7月,上海体育学院,运动  相似文献   

9.
深泽 《网球天地》2014,(5):72-73
7月21日,由本刊与韦弦国际教育集团倾情打造的“成长网球夏令营”将在北京市海淀区外国语实验学校拉开帷幕。韦弦国际是一所推行“国际复合型双优教育”的专业教育机构,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预科教育,韦弦国际提倡学生在学术能力、运动技能和领导才能的综合成长。自2007年成立以来,已为美国一区大学(名校)输送了396名毕业生,其中30多人凭借网球和高尔夫特长,拿到了NCAA一区大学的运动奖学金。  相似文献   

10.
陈晓晏 《安徽体育科技》2006,27(5):F0003-F0003
2006年国家级《非特异性下腰痛基础与临床康复研究》继教班暨第5届安徽省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会学术年会,于2006年8月18~22日在合肥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江苏、安徽等专家代表90人出席会议。收到论文44篇,内容涵盖运动医学基础研究、运动损伤防治、医务监督、非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张璐璐 《乒乓世界》2014,(5):118-118
自1997年之后,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将于5月9-12日再次来到武汉。只不过,上一次,是在长江之南的武昌,洪山体育馆,而这一次,则是长江之北,汉水以西的汉阳,武汉新国际博览中心。  相似文献   

12.
薛瑞红  杨帆 《冰雪运动》2006,(6):5-7,21
通过对2006年全国速度滑冰联赛(第2站)比赛的观摩与研究,分析当前我国速度滑冰人才的分布情况,并从比赛成绩中着重分析了前3名选手的成绩与全国纪录之间的差距,以及中国速度滑冰队在亚洲和世界上的整体水平,并回顾中国选手在都灵冬奥会和2006年世界锦标赛上的表现,进而对我国速度滑冰运动概况和发展进行综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