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内容第一”占领市场 地市党报,在新闻信息的权威性、可靠性和指导性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广大读者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近年来,随着都市报类报纸大量出现、报纸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把报纸办得具有亲和力,办得贴近生活、更有可读性成为许多报人一再强调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威性、贴近性、亲和力"已构成党报核心竞争力的时代特征。与中央级党报不同,地市党报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是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新课题。近年来,我们坚持以贴近性为核心,以权威性、亲和力为两翼,精心打造党报核心竞争力,提升了党报的权威性和亲和力,树立了党报的良好形象。贴近性:全力打造党报竞争优势讲新闻的贴近性,离不开新闻受众,首先要弄清贴近的对象是谁。作为党报的新闻受众,主流读者是党政机关、企事业  相似文献   

3.
党报的指导性和权威性,是党报生存发展的基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增强地市党报的指导性、权威性;是地市党报安身立命之本。言论是报纸的眼睛,报纸的灵魂,言论的指导性是报纸指导性的重要体现,可见,如何增强言论的指导性是提高报纸指导性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地市党报在面临省级媒体强大冲击的同时,必须积极应对县(市、区)电视台、报纸、门户网站、城市论坛的多重挤压。充分发挥党报的权威性等优势,更好地担负起引领县域舆论的重任,成为地市党报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地市级党报如何进行策划与创新?如何强化其权威性与引导力,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围绕读者的需求进行策划与创新,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增强内容的可读性和必读性;固绕本土新闻进行策划与创新,增强报纸的亲和力和竞争力;围绕要点进行策划与创新,增强报纸的引导力。笔者认为,围绕地市级党报的自身优势,着力搞好策划与创新。是办好地市党报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6.
姜鹏飞 《新闻前哨》2008,(12):23-24
各类晚报、都市生活报的崛起,第四媒体的兴盛,更是对地市党报的自身定位、读者定位、报道内容及风格定位形成了不小的冲击。增强报纸可读性,提升报纸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是地市党报改革的必然方向和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7.
地市党报与其它都市报、专业报相比,一个最显著的优势,就是它不可替代的权威性。与其他报纸的通俗性、单一性、娱乐性等个性相比,党报的权威性是极其鲜明的个性。这一优势足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赋予的,足在长期的办报实践中逐步确立和不断加强的。但是,地方党报这一传统的优势地位目前正在受到严峻挑战。一是读者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对我们的宣传水  相似文献   

8.
金仲良 《传媒观察》2002,(11):34-35
面对上挤下顶的激烈竞争,作为中间板块的地市党报日子越来越难过。如何应对这种困难局面?作者提出,采用差异竞争的策略参与竞争。 所谓差异,就是指地市报所具有的优势,由于这种优势具有不可替代性,这就决定了地市党报必须也只有利用这一优势去竞争。 如何利用差异去竞争?作者提出,做大做强地方新闻;做大做强地方报纸的经营。地市党报地方新闻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权威性和兴趣的接近性、一致性、广泛性等独特的品格,充分张扬这一品格就能牢牢地吸引读者,地市党报就能拥有大量的相对固定的读者群体。有读者就有广告,广告上去了就可以开发多种经营。这样,新闻与经营犹如两个轮子,带着地市党报在发展的大道上迅跑。  相似文献   

9.
刘华 《新闻窗》2006,(6):68-69
新闻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深刻的思想性。地市党报直面基层,强化新闻评论的引导作用是体现地市党报权威性和鲜明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近10年来,《六盘水日报》加强新闻评论工作,有力地引导社会舆论。党报的权威性、指导性凸显。报纸评论成为市委市政府声音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0.
同是对一件事的报道,党报区别于晚报;报纸区别于电视;网络不同于传统媒体。究其根本,是文风决定了差异。所谓文风,就是文章所体现的思想作风和运用语言的风格。"改文风"不仅是"改文字"。对于地市党报,是新一轮的新闻改革,通过改文风使党报更具亲和力,更具权威性、可读性、引导性,由此更加彰显个性。改文风是地市党报发展的时代需要。千人一面、万人同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的生活会让人过早衰老,这样的作品会让审美产生疲劳。当读者了解这种雷同、这种呆板是人为掩  相似文献   

11.
理论宣传是党报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体现党报权威性、指导性的重要方面,也是党报的传统和优势。在新形势下,地市党报理论宣传仍有其现实需要。理论版是党报的一块重要宣传阵地,在舆论引导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党报权威性的重要体现。那么,如何让地市党报理论宣传走近大众,  相似文献   

12.
报纸要吸引人,办出可读性,不外乎着眼于内容和形式两大要素。内容犹如产品质量,版面形式则好比商品的包装,二者缺一不可。作为地市党报,要在保证地市党报权威性的同时,遵循市场经  相似文献   

13.
今天所以来谈这个话题,是因为在当前的形势下,“党报的核心竞争力表现出新的时代特征,正被重新建构权威性.亲和力、贴近性三位一体的样式”(樊昌志)。就是说.权威性已不能单独成为党报的核心竞争力,亲和力在报纸宣传中的作用越来越凸现。而在现实工作中,我们又确实存在亲和力缺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地市党报在新闻报道工作中,要在向基层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广泛信息服务的同时,努力打造成地域特色,做好本土新闻。这也是立足本地实际,突出地方特色,发挥自己优势,增强报纸亲和力和宣传报道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整合新闻资源 提升党报影响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保持和提升影响力,是地市党报面临的迫切的问题之一。地市党报影响力遭遇挑战在中国的报业市场结构中,地市党报从诞生之日起就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之传播优势,其区域影响力是垄断性的。然而,近几年以市场为指向的地市级晚报、都市报迅速崛起,其市场覆盖率、绝对发行量不少都超过了当地党报。那些走向成熟的晚报、都市报喊出了“从强势媒体走向主流媒体”等口号,功能定位正努力从“拾遗补缺”、“茶余饭后”向主流报纸转变,试图创建全新的社会服务功能,关注主流信息,努力影响主流人群,向地市党报的权威性提出挑战。毋庸…  相似文献   

16.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2006年最后一个工作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在当天的《南方日报》评论版位置上也作出重要批示:“切记,言论是报纸的灵魂。”由此足见,报纸尤其是党报强化评论建设,无疑是提高公信力、增强权威性、扩大影响力的突破口。地市党报因其存在诸多局限,故强化评论建设更应视为报纸拉近读者、引发共鸣、产生效应的切入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7.
地市党报工作者要看到党报的优势,党报有独到的时政、经济信息资源,有独特的视角和思考,党报的读者群不是家庭,而是高端读者。因此一定要发挥党报的权威性、公信力,抓住高端群体,打造强势媒体,努力增强地市党报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政务活动是地市党报获得新闻的一个重要来源。利用好这一新闻来源,对破解地市党报新闻资源不足、提升报纸的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长久以来,地市党报在政务活动报道中形成的形式陈旧、篇幅冗长、用语生硬等种种弊病,严重影响了政务活动的报道效果,使得这个地市党报固有的宣传优势成为实际上的"短板"。  相似文献   

19.
宋江虹 《青年记者》2007,(14):101-102
当前,行政手段对于党报发行的干预正在逐渐淡化,报业竞争也在逼迫党报走向市场。而目前部分地市党报却一直游离于报业市场之外或在报业市场边缘徘徊,办报模式陈旧,新闻观念老化。为了生存,有的地市党报大行有偿新闻、创收新闻,放纵广告新闻、发行新闻,致使报纸权威性越来越弱化,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20.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增强地市党报的指导性、权威性,是地市党报安身立命之本。近年来地市报的言论是丰富多彩的,有的报纸专栏言论,特别是随感式、杂议式者论比较多.多角度触及社会生活比较细微的点与面,揭露和评说某些社会现象,点醒人民注意某些问题,改正某些失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