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旨在揭示我国中小企业组织创新氛围的架构并开发测量量表。首先,采用扎根分析方法对6家企业的组织创新氛围访谈记录进行分析,析出我国中小企业组织创新氛围的初始架构。其次,使用问卷调查法对析出的初始架构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小企业组织创新氛围的基本架构包括:企业家支持创新、组织创新制度、组织学习、组织凝聚力以及组织远景。最后,通过与西方企业和我国大型企业组织创新氛围架构代表性研究的比较分析,剖析了我国中小企业组织创新氛围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刘超  刘新梅  李沐涵 《科研管理》2013,34(11):95-102
组织创造力作为组织创新的前提和知识基础,影响着组织的创新绩效。本文基于创造力与创新理论、战略导向理论,分析了组织创造力与组织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分别探讨了市场导向、企业家导向对组织创造力与组织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利用269家有效企业问卷,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组织创造力正向促进组织创新绩效,企业家导向有效的加强组织创造力与组织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组织创新导向的内涵及其对组织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组织创新导向对于提升组织创新绩效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研究对于组织创新导向的内涵并未形成统一、清晰的认识.在回顾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该文对组织创新导向的内涵进行了深入分析,验证了组织创新导向由“学习驱动”、“氛围塑造”和“创新承诺”这三个核心要素构成.分析了组织创新导向对组织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并验证了组织创新导向对组织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创新英国的运行与管理,构建国家创新组织的协同创新理论框架,分别从战略协同、知识协同和组织协同3个维度对创新英国的组织管理结构、运行模式和运行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创新英国作为国家型创新组织在创新体系中的协同作用,并结合创新英国运行管理的经验,从管理制度、创新工具和创新平台等角度,为我国创新组织的建设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对知识创新、知识整合的基本概念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组织内部知识创新与知识整合的关系;指明了组织知识创新过程中的知识特征突出表现为复杂性、分散性和粘滞性.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面向知识创新的组织内部知识整合具体动因主要有三点:知识整合是组织知识创新得以持续的根本保障;知识整合是组织知识创新过程实现协同的关键;知识整合是组织知识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许合先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2):155-158
从企业组织的创新类型与组织类型之间的系统关联性出发,以熊彼特、斯坦凯维奇等人的创新理论模型为工具,将其综合成创新类型矩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企业组织的创新类型、组织类型及组织管理风格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组织创新:基于知识与知识创新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分析企业的知识属性和知识创新过程,从这一角度对组织创新与知识创新之间的互动性进行探讨,进而指出组织创新的学习机制、底蕴,在此基础上提出组织创新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组织内部视角,将知识创新作为组织内生变量,研究影响和驱动知识创新的组织因素,主要包括组织有机化、组织IT能力、组织激励与组织创新气氛等四大维度,并分析内驱因素与知识创新过程和绩效的关系及作用机理,认为组织知识创新绩效是上述驱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组织必须高度重视影响和驱动知识创新的内部因素,通过对组织结构特性、IT能力、激励机制以及创新气氛等组织变量的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整合运用,以获取更好的知识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9.
科研组织是国家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键力量.本文通过对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及合作创新三种创新模式特点的综合对比分析,同时结合科研组织核心竞争力要素的研究,探讨了科研组织的研究学科在不同成长阶段创新模式的分析与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0.
《软科学》2019,(2):126-129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分析组织创新氛围、个人—组织匹配以及创新自我效能感对越轨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组织创新氛围正向影响员工越轨创新行为,而创新自我效能感在两者之间起中介作用。个人—组织匹配不仅正向调节组织创新氛围与创新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还进一步调节了组织创新氛围通过创新自我效能感影响越轨创新行为的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1.
区域创新系统是区域范围内科技体系、教育体系、资金体系、文化、政府和企业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系统。从创新内容角度来看,该系统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等;从创新过程角度来看,该系统包括:创新机构、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徐州老工业基地区域创新系统存在着一些问题:工业集约化程度处于比较粗放阶段,制度创新有待突破,高新技术产业总量较小,科技进步状况在全省整体靠后,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需要加强,孵化平台的服务功能不健全。徐州老工业基地区域创新的对策是:作好区域创新体系顶层设计,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以科研院所和大学为重点的知识创新体系,建立官、产、学、研、资、介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做好研究开发、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三大载体建设。  相似文献   

12.
关于知识创新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创新的外延绝不限于知识领域,它具有集成性的系统特征。知识创新系统可以划分为企业知识创新系统(EKIS)、区域知识创新系统(RKIS)和国家知识创新系统(NKIS)三个层次。技术创新是知识创新的核心环节,知识的创新是技术创新之源泉。两者在许多方面具有区别。  相似文献   

13.
于斌斌  余雷 《科研管理》2015,36(4):30-38
集群企业是集群创新的微观基础,而合理选择技术创新模式是提升集群创新能力的关键。本文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内在动态决策机理,并以绍兴市5个全国百强产业集群的201份调查问卷为基础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需要在企业规模、资金实力和技术积累的基础上正确考量自主性创新和合作性创新的成本和收益作出选择决策;(2)新产品更新率、与供应商或销售商的合作程度与集群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正相关;(3)企业竞争程度、企业自主品牌和企业规模可以显著促进选择自主性创新的集群企业创新能力;(4)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本地物流效率与选择合作性创新的集群企业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过程和战略定位,提出一个包括5个一级指标的创新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并依据华东地区六省市42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调查数据,利用AHP-TOPSIS模型对华东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综合创新能力及其一级分项指标进行了评价和排名。在K均值聚类分析基础上,将42个园区划分为创新引领区、创新示范区和创新稳健区3个类别。并使用障碍度模型分析不同类别园区的关键制约因素,给出三类园区创新能力改善的针对性建议,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梁丽娜  于渤 《科研管理》2021,42(10):48-55
基于中国2013-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模型讨论了区域创新网络、高技术企业技术流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创新网络水平地区,高技术企业技术流动对区域创新发展的作用力,利用门槛回归探究了随着区域网络水平的演进,技术市场中高技术企业技术输出和吸纳的变化态势。实证结果表明:(1)区域创新网络、高技术企业技术输出和技术吸纳均有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但作用机制和强度不同;(2)相对创新网络欠发达地区,在创新网络发达地区的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正向的自我强化机制,但创新网络的作用力稍弱;(3)无论创新网络发达/欠发达地区,高技术企业技术吸纳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均大于技术输出;(4)随着创新网络水平的提升,高技术企业技术流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6.
通过深入分析现有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基于创新主体从投入产出和规模水平角度出发构建浙江省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并运用综合指数法测算2010—2016年浙江省创新能力指数情况。结果表明,浙江省综合创新能力指数逐年递增,2012年和2016年增幅明显;院所创新能力得分略高于创新环境和企业,而高校创新较为波动,增长缓慢;创新规模增长快于创新水平,创新投入增长快于创新产出。  相似文献   

17.
开放式创新对企业创新新颖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健红  李慧华 《科学学研究》2009,27(12):1892-1899
 从知识创造和知识搜寻的角度构建了影响企业创新新颖程度的理论模型,利用某省工业企业创新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对开放式合作创新模式实现的创新效果进行了评价,证明了在不同的创新模式下企业创新的新颖程度不同。结果表明,当企业采用开放的合作创新模式时,其创新类型往往是突破性的,创新的新颖度大;相反,如果企业采用封闭式创新模式时企业的创新往往是渐进式的创新,创新新颖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8.
产品创新过程与管理创新关系探索性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产品创新与管理创新对组织生存与发展均至关重要,如何实现两者有效匹配达到效益最大化成为当前管理者面临的巨大挑战。为此,从产品创新过程与管理创新关系的视角出发,通过对丰田雷克萨斯在日本重新开展产品创新的过程进行探索性案例分析,发现,在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及推广的整个过程中,品牌创新、组织结构创新和营销模式创新三项管理创新活动产生的影响最为显著,并深入挖掘各自对产品创新不同阶段或对整体的作用机制,构建产品创新过程与管理创新三维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19.
基于开放式创新模式的企业创新资源构成、特征及其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开放式创新模式拓展了可利用创新资源的范围,提高了技术创新活动中资源利用的效率,同时也使企业管理各类创新资源的工作量和难度增大。在界定创新资源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创新资源构成的五项要素——人、财、物、技术和信息的现状以及开放式创新模式下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通过与封闭创新的比较提出开放式创新条件下企业可利用创新资源的特征,即可选择性、流动性、非独占性以及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减弱。以此为依据对企业创新资源的搜索与获取、整合与利用、保持与流动以及动态更新等几项主要的管理内容进行了探讨,提出建立企业创新资源管理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科创飞地是飞地经济模式的延伸和创新,具有区位特殊性、功能叠加性和运作方式特殊性的特点。本文分析科创飞地嵌入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后的运行机理及其对创新网络的影响,并以浙江省新昌县的科创飞地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科创飞地是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嵌入区域协同创新网络之后,通过多重功能叠加组合降低了创新搜索成本、提高创新协同精准性,改变区域协同创新空间互动机理,提升网络运行效率和传导效应,为科技创新资源相对弱势地区开展科技创新提供良好途径。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结合产业类型、企业需求等在科技创新资源密集地区建立科创飞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管理运营科创飞地中的决定性作用、搭建从创新孵化到产业化的链式服务平台以及建立科创飞地政策支撑体系等建议,为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