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在信封的落款处写上“某某缄”的字样,这是什么意思呢? “缄”,原是捆箱子的绳子,《说文》中记载:“缄,束箧也。”“箧”就是箱子之类的东西。《汉书》中也记载:解箧缄,就是解开捆箱子的绳子。《孔子家语》曾记载  相似文献   

2.
《齐民要术》(以下简称《要术》)是公元六世纪北魏高阳太守贾思勰总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生产斗争经验、记载当时以及更早年代里生产状况的一部杰出农书。全书共分十卷,九十二篇。《要术》在内容上,正如《齐民要术·序》(以下简称《序》)中所述“从农耕操作起,到制造酒、醋、酱,凡一切与农家生活资料有关的事,没有不详细记载的”。  相似文献   

3.
柴、米、油、盐、酱、醋、茶,古称“开门七件事”,古往今来,当家者皆与这七件事结下不解之缘,就是在古代有典记载和流传的诗歌中也略见一斑。元杂剧《刘行首》二折念白中有首《当家诗》:“教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人们常道,当家方知柴米贵。这位当家的每天为一家人的吃用发愁,对当家之难深有体会,难怪他被搅得心乱如麻了。  相似文献   

4.
《旧唐书·经籍志》与《新唐书·艺文志》记载失误之处颇多,学界多有校补,笔者本文再考三则。(《旧唐书·经籍志·子部》“天文类”及《新唐书·艺文志·子部》“天文类”著录有“《天文录》三十卷,祖暅之撰”。“祖暅之”记载有误,应为“祖暅”。《旧唐书·经籍志·子部》“小说家”类及《新唐书·艺文志·子部》“小说家”类著录有“萧贲《辨林》二十卷”。“辨林”记载有误,应为“《辩林》”。《新唐书·艺文志·集部》“别集类”著录有“(《谢琨集》二卷”。“谢琨集”著录有误,应为“谢鲲集”。  相似文献   

5.
《论语》是孔子的言行录,在《论语》中,孔子的教学内容记载得十分清楚:“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孔子所教的文,就是诗、书、礼、乐。“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行和忠、信都是德的范围。孔子因人施教,曾有不少具体的内容,但《论语》中从来没有关于六艺教学的记载。六艺是《周礼》规定的奴隶主子弟的教育内容。《周礼·地官·保氏》说:“养国子则  相似文献   

6.
答:“州”在我国出现较早,《尚书·禹贡》中就已经提到了“九州”的名称和位置,其他的先秦史籍,诸如《尔雅·释地》、《周礼·职方》、《吕氏春秋·有始览》等等也都有“九州”的记载。然而。先秦的“九州”只反映了当时人们头脑中已经形成的一种地域观念。直至秦统一确立郡县制度,并没有“州”的设置。到了汉武帝时期,疆域扩展,为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将全国分成十三个监察区,因名称多采用《禹贡》和《职方》中的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阅读世界》2011,(12):F0002-F0002
除夕是我国最重大的传统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上。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疠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  相似文献   

8.
小康辞典     
● 小康 ●在人类历史上 ,人们为追求美好的生活和崇高的理想提出了种种方案 ,“小康社会”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案。“小康”一词 ,最早源出中华文化元典《诗经·大雅·民劳》 :“民亦劳止 ,汔可小康。惠此中国 ,以绥四方。”而作为一种社会模式 ,“小康”最早在《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 ,篇中记载了孔子提出的“大同”与“小康”两种高低不同的社会理想之说 ,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后来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又提出 :由“据乱世”到“升平世”(小康 )再到“太平世”(大同 )的历史进化论。改革开放后 ,“小康”这个古老的话…  相似文献   

9.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和他的一些学生的言行的书。《论语》的“论”念lún,是编集起来的意思,“语”就是语言的意思。把这两个字串起来说就是:将有关言论编纂成书。关于《论语》书名的这种解释,很早就有人说了。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说:“《论语》  相似文献   

10.
年画小史     
年画起源于先秦,《战国策·齐三》载:“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刻削子以为人。”战国时的《山海经》也有类似贴门神的记载。到了两汉,门神已逐渐成为人们避凶纳福的偶象。《荆楚岁时记》载:“正月初一,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茶,右郁垒,俗谓之门神。”门神就是春节张贴的年画。雕版印刷方法在唐代发明运用  相似文献   

11.
一、青铜器铭文中所提供的井田制度资料关于井田制度,古代文献如《孟子》、《周礼》、《诗经》、《公羊传》、《谷梁传》、《汉书》等,都有记载,但所记详简不一。经常被引用的,有: 《孟子·滕文公上》说:“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谐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谷粱传·宣公十五年》说:“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从史籍记载理解,井田制度可分为两个方面:一、形式上即将土地划分成整整齐齐的方块,如孟子所说那样,四周八块为“私田”,中间一块为“公田”,合成“井”字形状。二、仅在内容上有“公田”和“私田”区别。“公田”就是“籍田”或“锄”,这是集体耕作的田地,收获上交;“私田”就是“受  相似文献   

12.
一、先秦演讲的滥觞 我国演讲的历史源远流长,其有案可稽的滥觞可溯至四千多年前的夏代。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古者“君举必书,……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在《尚书》(一称《书经》)这部中国最古老的包括夏商周三代之“书”在内的史料总集中,人们可以看到较为严格意义上的规范的演讲。其中《甘誓》篇记载了  相似文献   

13.
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究竟是什么样的交通运输工具 ?由于缺乏可信的史料记载 ,1 0 0 0多年来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一个难解之谜。根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诸葛亮集》中的《作木牛流马法》进行研究 ,宋人高承认为 ,“木牛即今小车之有前辕者 ;流马即今独推者 ,而民间谓之江州车子”。即把木牛流马俱视为“两种适宜在山区道路行走的运粮车”。这种推测颇有影响 ,后世学人贤达多从此说。在笔者看来 ,将“木牛”看成是一种靠人力牵引的运粮车没多大问题。《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初次采用木牛运粮是在祁山 (今甘肃省礼县境内 …  相似文献   

14.
一篇文章的标题是《本草·莱菔子》。很好奇,继而推想,“莱菔子”当是《本草纲目》记载的一味药材吧,但其正身是什么呢?一看究竟,原来莱菔子就是萝卜籽儿。  相似文献   

15.
云秋菊 《辅导员》2011,(23):18-18
长期以来,人们把“狡兔三窟”用作贬义词。“狡”即狡猾也。追根溯源,“狡兔三窟”这一成语最早出自《战国策·齐策四》,其中记载了冯谖对孟尝君说的话:  相似文献   

16.
杜江 《湖南教育》2007,(6):39-40
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就已经形成了数的概念,就知道如何计数.《周易·系辞下》有“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的记载.所谓“结绳而治”,就是指结  相似文献   

17.
一如果我们考察一下古代的语文教学,就会发现,在传统语文教育的漫长历史中,诵读作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是一以贯之的。《周礼·春官宗伯下》记载“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其中的“讽诵”,就是进行吟诵、咏读的阅读教育。《礼记·文王世子》有“春诵、夏弦,大师诏之”,《墨子·公孟篇》中说儒者是“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可见,把“诵”作为语文教育的基本手段,这一作法由来已久。  相似文献   

18.
语文乐园     
三山五岳人们常用“三山五岳”泛指祖国的名山,其实实有所指。“三山”就是古代传说中神仙居住的三座山,它们是____、____、____。《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曾派人去寻找,但没有找到,历史上却流下不少歌咏三神山的诗句。五岳是指东岳____、南岳____、西岳____、北岳___和中岳___。  相似文献   

19.
《中文自修》2011,(10):42
"和而不同"出于《论语·子路》、《左传·昭公二十年》曾记载了这么一次"和同之辨":齐侯说、只有据(齐侯大臣)跟我很和谐。晏子回答说,据也只是与你相同而已,哪里说得上和谐。擅长于打比方的晏子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火单)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也就是说,和谐就好像做羹汤一样,用水、火、醋、酱、盐、梅来烹调鱼和肉,再用柴火烧煮,厨子加工以调和,使味道适中,味道太浓就加水冲淡。君子食  相似文献   

20.
东坡赤壁     
“东坡赤壁”座落在长江之滨的黄州赤鼻矶上。《黄州府志》记载:“崖石屹立如壁,其色赤,亦称赤壁。”从前江水流经矶头。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作过形象的描绘:“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迄今崖石上还留有篙点和冲洗的痕迹。唐代前后,赤壁就是游览胜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