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商前期考古年代学研讨会”记略□杨育彬「夏商周断代工程」专题报道举世瞩目的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自1996年5月启动以来,考古学、历史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科学等学科的专家们,改变自我封闭的状况,彼此合作,联合攻关。考古工作者将对与夏商周年代有密切...  相似文献   

2.
《寻根》1996,(5)
“夏商周断代工程”五人谈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时期,但是这三代至今没有比较完整可据的年代学标尺。为了解开这个历史的疑团,并为深入研究我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奠定基础,国务院决定实施“夏商周断代工程”,并将其列为“九五”重大科研项目。这是关...  相似文献   

3.
河南夏、商考古与“夏商周断代工程”安金槐夏、商、周三代中,夏王朝的统治中心区域,多认为是在以豫西的中岳嵩山为中心及其周围的伊、洛河流域和颖、汝河上中游一带。如“禹都阳城”或“禹居阳城”的阳城地望是在登封市境内,“禹居阳翟”的阳翟地望是在禹州市境内,“...  相似文献   

4.
考古学研究与“夏商周断代工程”李伯谦关于夏、商、周年代的研究,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是长期处在迷茫之中。直到本世纪20年代,以田野调查发掘为标志的近代考古学传入中国,使我国古史研究开始跳出狭小的文献考证的圈子,才开拓了广阔的新领域。特别是新...  相似文献   

5.
多学科结合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李学勤中国的古代文明,渊源久远,绵延不绝,在人类历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是所有中国人引以自豪的。夏、商、周三代,是古代文明从勃兴走向繁盛的时期,要研究这一时期,必须有比较清楚的年代标尺。如果再想追溯到更早的时代,尤其...  相似文献   

6.
江林昌 《寻根》2000,(6):13-19
国家“九五”重大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自1995年筹备,1996年启动,到2000年11月公布成果,前后经历了5年多时间。“夏商周断代工程”所推定的三代年表,填补了我国年代学史上的空白,从而为中华占文明研究、并  相似文献   

7.
李学勤 《寻根》2000,(6):5-6
《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出版,并在北京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常有朋友问我:“夏商周断代工程”作为按系统工程要求设计的大型科研项目,具有怎样的特点,积累了蟀些经验。这方面我个人的体会不深,只能谈一些感想。  相似文献   

8.
迷雾正在廓清——关于“夏商周断代工程”进展的报告□江林昌“夏商周断代工程”(以下简称“工程”)自1996年5月16日国务院宣布为国家“九五”重大科研项目正式启动至今,已有一年半时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支持之下,全体科研人员埋头苦干,各课题各专题的...  相似文献   

9.
天文学研究与“夏商周断代工程”席泽宗《三字经》说:“夏传子,家天下。”《周易》革卦《象》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可是夏朝从哪一年开始?成汤代桀,武王伐纣,又都发生在哪一年?孔子说不清楚,司马迁著《史记》时也只得存疑。西汉末年的刘歆(卒于公元...  相似文献   

10.
关于“武王伐纣”的年代研究□本刊特约记者杨永林“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九五”重大科研攻关项目,自去年5月启动之后,为海内外所瞩目。我们曾约请“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李伯谦、席泽宗、仇士华和专家组成员安金槐诸先生撰文就“工程”的目的、内容、意义及在河南...  相似文献   

11.
“甲骨文日月食问题讨论会”侧记□徐凤先1997年8月31日~9月1日,“夏商周断代工程”项目办公室在北京召开了“甲骨文日月食问题讨论会”。8月31日的会议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是面向大学生的公开学术讨论会,9月1日的会议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举行...  相似文献   

12.
仇士华 《寻根》2000,(6):8-9
夏商周断代工程中^14C测年的任务是把夏商周考古提供的文化性质明确、序列和层位清楚的系列样品,测定出^14C年代数据后,研究制定出夏商周的年代框架。这个任务经过^14C课题组全体成员的艰苦奋斗,终于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如果仅就先秦时期孔子所编纂的《尚书》看,中国历史在尧、舜之后经历了夏、商、周三代。关于夏、商、周三代的“礼”制文化,孔子曾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相似文献   

14.
《寻根》2019,(2)
正2019年2月24日0点11分,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李学勤先生,1933年出生于北京,先后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工作,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历史学科评议组组长,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  相似文献   

15.
《寻根》2021,(3)
本书以"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多位首席专家学术生涯的回溯为线索,系统记录了"2020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双槐树遗址的发掘过程,全面展现了双槐树遗的建筑结构、墓葬及牙雕蚕、北斗九星文化遗迹、祭祀遗迹等重要发现,并引用大量翔实的考古材料,多层次、立体化地展现了"河洛古国"的文化坐标及历史意义,勾勒了5...  相似文献   

16.
田青刚 《寻根》2005,(5):4-9
商族先世是居住于黄河中下游的一个古老的氏族部落共同体,活动中心在今山西南部和河南北部地区,后来又不断向东部地区移动,到达今河北南部和山东西部广袤地带,与东夷族长期共处。大约公元前17世纪末,商部落逐渐强大起来,夏桀时,商部落首领汤开始征伐其他部落。“孟子‘滕文公下”说:“汤始征,自葛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汤趁夏桀与东夷纷争,陷于孤立之际,起兵伐桀,灭夏,建立商朝。  相似文献   

17.
邹华享 《寻根》2004,(5):110-113
湖南不少市(地、州)、县出版的方志上有姓氏名称和数量的记录,根据对这些记录的综合整理,分析出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前期,湖南境内使用的姓氏有2116个。这个数据会有些出入,但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湖南姓氏从哪里来湖南在夏、商和西周时代,未直接处于中央王朝管辖之下,境内“蛮”、“越”族聚居,基本上仍处在原始氏族社会的后期。“蛮”、“越”族所形成的部落,是否使用过姓氏,有多少姓氏,尚待研究,即使有,也是极少的。据传说,炎帝部落的某些支系由于黄帝的追逐征伐以及后来中原华夏集团和夏、商、周王朝势力的威胁、排挤,进一步往南…  相似文献   

18.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春风阵阵,记者一行人驱车来到了位于首都郊区—— 房山区琉璃河董家林的西周燕国都城遗址,去寻幽探微聊发思古之情。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所长、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馆长(兼)赵福生先生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参观之后,我们与赵所长促膝长谈,从武王伐纣谈到了今天尚未结束的夏商周断代工程,谈到了贾兰坡先生和安金槐先生,又谈到了当时被各种媒体聚焦的石景山老山汉墓的发掘工作。当然,谈得最多的仍是脚下的燕国故都。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灭商后,分封诸侯70余个,封周王室同姓贵族召公于北燕,即今天北京及周围地区…  相似文献   

19.
伊尹与末喜     
金性尧 《寻根》2000,(2):96-98
伊尹与周公,都是扶幼主的开国贤宰,也是旧时史家心目中的两尊偶像。可是周公有恐惧流言之危,伊尹的经历更复杂了,他曾经做过商汤的间谍,助商灭夏之后,又成为商之叛臣。孟子说“伊尹五就汤五就桀”,实非如旧注所说,起先还想夏桀改过,耐性等待。等待改过,为什么还要到敌国的商汤那里去  相似文献   

20.
《尚书》中有大量尧、舜及夏、商、周时代统治阶级关于如何治国牧民见解的记述,以德治国、实施德教是其中的主要内容。根据他们对“德”的理解,提出了实现此种治国方略的具体要求和措施。作为德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刑法上,强调要“慎刑”。总结了桀、纣丧乱败德导致国破身亡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