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重印象     
正郑重是我的好友,《文汇报》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他是1961年进文汇报当记者的,从一而终;我是1960年进文汇报当记者,1998年离开文汇报。然而,他的年龄比我长5岁。两人共事38年,现在还常有交往。他当了一辈子的记者,除去粉碎"四人帮"之后做过一任文艺部主任外,一辈子没有当过新闻官。几十年来,别人对他有过不少称谓,但他自我认可和重视的,  相似文献   

2.
在我近20年的记者生涯中,采访过很多人,施蛰存伯伯是我在<交际与口才>当记者时最初"练手"的对象.那是1995年6月23日,正值我们杂志开办第二年,有个栏目"名人访谈"缺稿.  相似文献   

3.
2012年的第一场雪,于1月7日深夜毫无预警地来了,甚至于很多人都没能留意。而刚刚翻篇的2011对于我这个从业十年的"小报"记者来说,却记忆如此深刻,尤其是3月份全国两会上一不小心成了"提问姐",让我离"小报大记者"的目标更走近了一步。  相似文献   

4.
有句俗语,叫“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我接触过不少青年记者和通讯员,深感他们思维方法不同,主观努力不同,进步快慢也就不同。有几个人给我的印象很深。一次,一个青年记者和我们一起,去采访某地区在农村建立科技推广网的问题。我起草后,让那个青年记者过目。这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接过我的稿子后说:“我还要看你的原稿,看你是咋修改的。”我听了猛然一惊。因为过去从来没人向我索要过原稿,他是第一个。这个青年人肯动脑子,敢于追根探底,主观能动性强,很有希望。连着采  相似文献   

5.
文教记者,免不了要和专家、名人打交道.采访他们的难度较大,写好也不容易.近几年我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甘苦参半,不妨以此就教于有经验的同行.知识:采访的生命用这个标题,并非故作惊人之语;对于我这样一个资历颇浅的青年记者来说,确是采访名家几撞南墙后"撞"出来的一句"警言".名家,自然具有相当的专门知识和专长.而记者则不一定具有专门知识,更谈不上象专家那样"专"和"深".新闻职业有训:"事先对自己的采访对象要有所了解."究竟了解什么呢?开始时认为只是这个人的年龄、职业、专长,而其中更多的还是采访对象的经历与事迹.1978年6月,我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当时在北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的话:尽管媒体间的人才流动实属寻常,但当不断听到身边又有朋友从纸媒"跳"到新媒体时,不免还是有点想探寻其中究竟的好奇:是基于对媒体行业"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预判,还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让我们看看下面这三位有着"双媒体"经历的同行的故事。从传统到潮流:累并快乐着魏贵玉一不小心学了新闻学,一不小心入了媒体圈,结果就再也跳不出来。算算时间,已近8年。从曾经的传统媒体人中的一员——报纸编辑记者,到如今新媒体人的一分子——移动互联网运营人员,感受过纸媒的沉稳,经历过互联网的狂热,体悟过新媒体的日新月异,这个时代,科技总带给人惊喜,新媒体总会让人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7.
有一位记者长期在下头跑,时间长了,人们给他一个评价,说他这个记者没有架子。没有什么架子呢?没有官架子。在我们国家里,不少人是把记者也划在“官”这个框框里的,在一个县,有人就直接了当地对我说过:“你们记者就是官。”在西北一个省,我也遇到一位记者,他对我说:“有时就得有点架子,不拿点架子,人家会小看你。”他说的架子,也是指官架  相似文献   

8.
"妖魔化中国"这个概念,最早是1996年新华社记者李希光等人在合著的《妖魔化中国的背后》一书中提出的,当时是针对美国掀起的一股反华浪潮,而美国的一些主流媒体借机大做文章,对中国极尽造谣毁谤之能事,播发了大量不利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负面报道.这个概念一经提出后,便出现了富有戏剧性的一幕,美国人马上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中国妖魔化美国"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9.
总觉得只有过了春节,新的一年才真正到来。所以,迟至2012年的第二期,我们才推出这组文章:"年度记者"。"年度记者"是指在过去的一年中坚持行走在底层,探究人性底线,对美与丑格外敏锐,对善与恶格外敏感的一群人,他们有所历练,有所感动,有所感悟,且愿意分享他们的年度记忆。在过去的一年里,其实每位新闻工作者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但囿于版面,"年度记者"栏目只能够撷取冰山一角,算是一次小小的尝试吧。它更像是一个微观通透的心灵窗口,带我们在一个个鲜活难忘的镜头中重新出发。  相似文献   

10.
每次到设在新闻大厦的工作现场,我都有误入非洲的感觉:那里,总有来自非洲不同国家的记者忙碌的身影。谈到对中国的印象,所有记者都表现出友好态度。然而,许多非洲记者对于中国的看法也是片面而零碎的。很多记者曾经有过在发达国家出差或常驻的经历,同时也来过北京、上海、深圳、香港这样的大城市,所以很自然地就产生了一种对比,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跨入发达国家的水平。只有一位肯尼亚的资深记者曾随国家代表团出访中国多次,到过北京周边的乡村。他觉得中国的城乡间及地区间也有经济差异,他渴望了解中国如何解决农村问题,来达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峰会期间,非洲各国记者格外忙碌,除了关注这个中非多边关系的盛事,还要赶场参加许多双边活动。在平时的聊天中,和事后阅读其中一部分人发表的文章时,感觉"务实"是他们最大的特点。峰会上,备受非洲媒体关注的话题是胡  相似文献   

11.
并不是说某个记者或者某一群记者很牛很有力量,而是因为记者作为监督这个世界运行的力量,是结构性的,制度性的,而非个体性的"你最得意的新闻报道是什么?"这个问题是一个美国中学生问我的。四年多以前,2008年秋天的某一天,我随美国国务院国际访问者亚太组的记者同行,访问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的一所中学,遇到一个新闻兴趣小组,十来个同学,各种肤色的孩子都有。一个肤白发黄的漂亮女生,在回答我们的提问之后,反过来问每个来宾一个同样的问题:听说你们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记者,你们能告诉我,你们每个人最为  相似文献   

12.
《刘少奇选集》上卷《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有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你们的工作还没有上路,我的估计是这样子的.……党老早就办报了,办报的人还没有上路,这是不是估计过低了呢?如果估计过低,那就对不起了,如果估计得对,你们就警惕".少奇同志这个估计,当然不是指整个党的新闻工作,而是对"办报的人"而言的,具体的说,是对正在西柏坡集训的准备奔赴解放战争各条新战线的记者们而言的.工作是否"上路"?这个尖锐的问题,不仅在当时值得华北记者团"警惕",即在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对每一个  相似文献   

13.
大凡刚进新华社的年轻记者都经历过这样一段痛苦的过程:从事新闻工作的头几年,就象钻进了一个“魔圈”一样,总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虽然他们要天天伏首书案,可不知道该写什么。他们或沉浸在前人优秀新闻作品中,徒生羡慕之心;或眼瞅着身边的中老年记者大作迭出而渐生自卑之感;或象填鸭一样,老记者“喂”个什么题目,自己就写什么稿件。对年轻记者来说,谁摆脱这个“魔圈”快,谁的业务成长就快,反之就慢。有的人当记者才一年,便走出了这个“魔圈”,三四年内就成了很活跃并的记者,有的人当记者五六年却依然在“魔圈”中游荡。有什么办法能使年轻记者尽快走出这个“魔圈”吗?有,那就是进行专题调研。回顾这几年走过的道路,我正是从专题调研中起步,走出这个“魔圈”的。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中国青年报记者刘万永在微博上说:"做记者几年,无力感越来越强烈.梳理自己报道过的人和事,可以说受到伤害的人无一得到公平和正义,甚至遭到更猛烈的报复." 有这种感受的,不只刘万永一人,最近几年,这种无力感弥漫在众多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群落中.有记者曾沮丧地说,以前是"不怕上告,就怕上报",现在是"上报上告,统统无效".如果说以前做监督性报道难在发表前受种种因素干扰,现在,报道发表前的干扰变本加厉,但报道后的冲击力也日渐式微.  相似文献   

15.
一 先从几件事谈起. 冯友兰先生的女儿宗璞写过一篇《大道具》的散文,其中提到一家中央媒体的某个记者前去采访冯友兰先生.这个记者先是吹嘘自己如何神通广大,认识不少达官显贵,对冯先生说有事情尽管找他,他没有办不成的事,冯先生唯唯.随后,这个记者又问冯先生多大岁数了,都有什么著作,最近在研究什么问题等等.那时,冯友兰先生已经年过九旬,双耳几近失聪,两眼基本失明,面对记者的夸夸其谈和喋喋不休,只能默然以对.宗璞实在忍无可忍,毫不客气地把这个记者“轰”了出去.  相似文献   

16.
无业青年杨光冒充新闻记者混迹于京城各大宾馆、饭店,大摇大摆地参加各种会议,风光满面地海吃海喝,毫无顾忌地领取礼品。据他交代,自1996年"从业"以来,单"红包"就收了七八万元,至于各种纪念品更是数不胜数,足可开一个礼品专卖店。公安部门在其家中搜查到的存款就有20多万元。杨光看中这个行当,自然是因为记者吃香。一个假记者,5年工夫就轻轻松松白捞了二三十万,我们的真记者呢?我就不好揣测了。不过有一条,在我们这个圈子里,"蹭会记者"也是不乏其人的。"蹭会记者"的"优越性",比起其他记者来,除了可享受杨光的优厚待遇…  相似文献   

17.
新年快到了,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在这喜洋洋的氛围里,大人、孩子,个有各的事, 大家忙着、准备过大年。不知怎的,我对中国人这样看重这个"年"实实地不解,但这"年"确实给每一个中国人带来了快乐,人们每年都期待着过 "年", "年"在中国成了一种大大的民俗、一种情结、一种文化。每每在电视上看到那些拥挤着回家过"年"的人,那些为了能和家人呆上几天,过一个 "年",不辞辛累的人,我都会被深深地感动,感动的我会默默地为他们祝福,祝他们新年快乐。而作为编辑的我,每年都会为这新的一年第一期的封面忙, 今年是狗年,要去寻只狗,寻一个"旺旺"回来,期望它可以给读者带来好运。  相似文献   

18.
谈采访之道     
谈一点采访之道,究竟从何谈起?还是结合我几十年来亲身经历的工作实践来谈,比较实际.讲亲身经历,有些人总喜欢讲当年"过五关,斩六将"的几段,却忌讳自己也有过"走麦城"的一段.我想一反此例,就从自己在采访工作实践中的失败谈起.一九三○年我在上海法租界马浪路(今马当路)私立通惠当小学教员,曾利用晚上业余时间,到附近私立民治新闻学院读书,这个学院规定两年毕业,而我仅仅读了一年书.一九三一年暑假将满时,院长顾执中先生介绍我进上海《新闻报》工作,当时他是该报采访科副主任,兼编随报附送的星期画报.刚进报馆时我不是去当记者,而是做他编辑画报的助手.真正开始当记者  相似文献   

19.
葛传宝 《军事记者》2006,(10):41-42
一个记者,如果能为一个伟大的理想工作,那是很值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范长江接触过冀惠彦的人,都说这个人很有“高度”。仔细一品味,就觉得这个“高”字饱含着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他个儿长得高,1.84米的身高;另一层意思是说他在行内知名度高。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来,他用心血和汗水趟过新闻之路,以一名军事记者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镜头真实记录了一个个催人奋进的历史瞬间。1993年,他带领摄制组进行边海防纪行采访。从祖国最东部的乌苏镇“东方第一哨”,到新疆边陲斯姆哈纳“西陲第一哨”;从南沙华阳礁,到漠河“北极村”,以及陆…  相似文献   

20.
新闻思维能力的强弱,取决于记者、编辑自身占有观点的多少。曾听到有不少同行说,做新闻,其实只要有初中学历的人就足以担当了,让大学生来做新闻是浪费。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是说,新闻写作是一项"含金量"不高的脑力劳动操作,是一项简易的工作。做新闻是否真的很简单?从记者到编辑,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到:要让新闻稿充满抓人的"魔力",仅靠知道新闻写作5个W,仅靠知道新闻怎么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个"魔力"需要记者有"剥茧抽丝"的思维能力,有清醒的、理性的、独特的、有远见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