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善文 《天津教育》2022,(22):107-109
<正>目前,在小学的课程体系建设中,道德与法治这一课程虽然是一门独立且单一的学科,但是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学生依然可以学到非常丰富的知识和内容。如果教师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仅限于对道德与法治的课本理论知识的梳理,无法彻底满足现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需求,那么学生在枯燥无味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将无法获得学习的快乐和愉悦。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进程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需要积极融合各项知识,才能更好地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的不断变革,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今,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可以了解法律知识,学习社会规则,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然而,当前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道德与法治教育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根据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学现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对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优良品质的重要学科。本文通过具体论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采取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意义,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生活化教学策略,为打造高效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是在该阶段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既可以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又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素质教育背景下应注重加强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教学也不例外,因此教师需基于核心素养背景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品质课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和法制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只凭教材和经验,而要有创造性教学,与新时期党的教育理念相结合,呼唤学生对话,以“怎样学”为主线,通过多项学习活动的设计,努力构建高质量的课堂。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0,(90):121-122
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育部提高了对小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要求,学校也积极开展了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开展,对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现在的小学教学的课堂中,教师通过加强道德与法治中爱国主义对学生的熏陶,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感受到家国情怀,提高道德与法治学习的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爱国情操。文章主要通过分析道德与法治中的爱国主义的渗透,具体探讨了如何促进爱国主义教学应用于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之上。  相似文献   

6.
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小学时期是他们非常重要的成长阶段,而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又能够对学生的个人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和非常深远的影响。在农村的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本文通过对新时期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教学课堂构建中现存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探索了实现新时期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教学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拓展道德与法治的内容,使得学生们可以在实际活动中,形成高水平的道德素养与法治观念,凸显出学生在实践创新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成为时代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有效地进行道德法治方面的生活化教学,不仅可以纠正学生们的思想,还能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重点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生活化”教学,展开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8.
图门苏和 《成长》2020,(4):93-93
在现代社会中,顺应时代的要求,构建道德与法治社会是现在小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课程要求。小学道德与法治是着重强调坚持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构建学生道德与法治的理论基础,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要小学教师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在符合学生认知的前提下,创建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本文就对如何创建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进行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9.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展开体验式教学,能有效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情境创设等策略展开体验式教学,以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虽然在新课改中强调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作为培养学生德育能力的主课程——道德与法治,其授课时间是有限的。大部分小学每周仅有 2-3 节道德与法治课程,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老师就要想方设法地提升课堂有效性,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本文对如何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有效性进行了研究,从教学设计与作业布置两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以期能给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胡洁琼 《考试周刊》2024,(9):113-117
在交流发展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积累起独特的文化。作为一门特殊学科,道德与法治既包含相关知识,也是传统文化的良好载体。为此,文章提出“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课堂潜在能量”的观念,阐述如何采取策略,将优秀传统根植于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形成特色文化和共识。通过在课堂中灵活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并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特点和学生需求,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自主性,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并为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让学生获得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12.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应当进行“提质增效”。本文旨在提出教师可以通过翻转课堂,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设立相应的生活情境进行教学等方式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进行“提质增效”。这样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其树立自信心以及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道德与法治是为人之本,道德与法治教育即使在小学阶段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道德与法治教育可以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规范自身的行为,帮助学生成长为品学兼优的公民。本文将从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教学延伸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信息技术对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的重要性,使得学生能够在小学阶段更深刻地体会到法治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德育、智育教育的主阵地之一,以往的教学模式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授课形式单一,气氛沉闷,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激情.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设法构建趣味化道德法治课堂,让学生对该学科产生兴趣,并在课程学习中增强实践智慧,探索大千世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小学道德法治课程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点去构建"童趣课堂",结合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去创新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胡铭球 《亚太教育》2022,(4):113-115
情景教学具有对学生吸引力强、易于理解的优势,将其运用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能。分析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运用情景教学的优势,重点阐述了情景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运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柯国玲 《亚太教育》2019,(10):96-9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来说,学生的主体性也在进一步提高。本文主要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认知冲突出发,从冲突的时机、冲突的切入点以及化解认知冲突三个方面,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认知冲突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水平和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9,(80):105-106
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伴随着孩子们的一生,但小学阶段是孩子们道德与法治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核心素养是我国进入教育新阶段后提出的新概念,让核心素养成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主旋律是现代道德与法治课堂发展的正确方向。我们教育孩子们从小要做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所以学生们的道德与法治及三观是否正确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小学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对于正确地引导学生的道德与法治以及三观是至关重要的。我国一直就秉承着教书先育人的理念,我国的教育首先是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开始的。小学阶段正确的德育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祖国未来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陈琼珍 《学周刊C版》2023,(27):130-132
随着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小学教育受到了越来越高的关注。道德与法治教学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政治素养为根本目标,教师应立足于教育发展形势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帮助小学生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和法治观念。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文章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对其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进行深入剖析,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1,(60):136-138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璀璨瑰宝,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积极地将课堂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当中,以便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良好的育人作用。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时,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引进创新的教学理念,并有效地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多元化的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同时努力抓住小学这个在人生当中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使学生充分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有效地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传统文化的构建。因此,教师必须实施良好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9,(79):102-103
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小学阶段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把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作为了教学目标之一。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包含很多内容,如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个人价值等等。基于此,本文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探究如何在课堂中提升学生的品德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