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是富有个性化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是别人无法替代的。作为初中语文老师应该加强引导,保护并促进初中学生对于文本的阅读与理解,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可惜,在日常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以讲为主,或大量讲解,剥夺了学生对于文本阅读的时间或独立理解文本的权利与机会,有意无意地把学生锻打成为一台接收文本阅读的现成的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首先,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其次,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有,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的阅读效果非常重要。最后,教师要注意加强学生的朗读,必要时以形象、直观的简笔画辅助学生朗读、理解课文。"书是读出来的,体会也是读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初中学生在课堂上"伪阅读"现象较严重,缺乏强烈的迁移、活用意识,学生阅读普遍存在懒惰感、依赖感。教师应引导学生亲近文本,真实阅读,精心设问,训练理解力,培养学生阅读时独立思考的习惯。  相似文献   

4.
正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在接受启蒙教育,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会有很积极的作用。文本细读是阅读教学中很值得使用的方式,细读的过程才能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文意,才能抓住文章的灵魂,从阅读中有收获。本文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相应策略展开探讨。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培养他们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时期,很多时候学生间对于阅读文本体验深浅的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阅读习惯的不同。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掌握  相似文献   

5.
正阅读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它不仅可以平静人的心情,还能洗涤心灵,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人们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此话一点也不假。阅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人生的必修课,学生阅读可以提高考试成绩,老师阅读可以增加教学知识,其他人阅读能够提高自己的见识。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小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整本书的阅读,让每一位小学生畅游在书海里,感受古人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经过整本书的阅读,学生能从阅读中汲取丰富的知识,掌握有效阅读的方法,这对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来说,一个人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量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皮果罗夫说过:"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现在家长都说孩子喜欢看电视,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因为电视能够带来多种感觉效果,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欣赏的兴趣.对于文本阅读,老师也知道多数学生都怕读,也知道有的学生想读书,但不知怎么搞的,读着读着就困了.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阅读思维与阅读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学会阅读,而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关键恰恰是阅读思维与阅读习惯的培养,因此,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陷入了"衔尾蛇"困境。为此,着眼于初中语文阅读思维与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研究,探究教师应当如何打破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衔尾蛇"困境,希望能为促进初中学生阅读思维与阅读习惯的养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中提到"阅读"教学,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多少都有点畏难情绪.对于老师来说,一篇文本教下去,费时费力,学生还不一定在阅读方面有什么长进,更别说以读带写了;对于学生来说,课堂上没少听老师的讲解,条分缕析得很清楚,可一到自己独立进行文本阅读,就无从下手,更不能奢求学生组织语言答题了.  相似文献   

10.
王楠 《山东教育》2012,(Z1):41-42
"阅读批注"学生自读自悟的阅读过程,也是"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一种阅读方法。它融思考、体验、评析于一体,通过圈点批注,潜心阅读,调动自身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解读文本,由此提高学习能力,形成学习习惯。在训练过程中,我有了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出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才能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针对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种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秦永霞 《青海教育》2007,(11):35-35
古人云:"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包罗大千世界,展现社会百态,而小说总是所有书中的"宠儿",它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最真实的一面。阅读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需要我们有很好地驾驭长篇小说的能力,而阅读指导课便给了我这样的收获。长篇小说往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语文学科教育中,阅读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对于每一篇课文的讲解都是阅读教学的过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阅读能力高低的标准在于学生对于阅读文本的理解程度的深浅。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语文阅读学习的深化阶段,这一阶段学生需要的不仅是对于阅读文本表面的理解,学生要学会更深层次地理解、赏析文章。基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这一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这几个方面积极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4.
阅读的好处不言而喻,有诗为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就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因此,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  相似文献   

15.
在阅读过程中,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批注阅读可以更好地促使学生加强与文本的沟通、对话,提高阅读效率。批注式阅读是指使用特定的文字或者符号将自己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和感想等记录下来,这是一种主动探究式的阅读方式。《课程标准》目标中指出,应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阅读教学建议中也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在教学中就需要我们指导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将自己对文本的所思所想,对文本的注解、疑惑等记录下来,形成独立的阅读思考习惯,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思考能力、提升学生对文字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阅读可以使人在遇到挫折时,找到力量,给人智慧与勇气,是一种最强有力的武器。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没有一个老师不对学生讲过读书的重要,没有一个家长不对孩子讲过读书的重要,但也许没有哪个老师能  相似文献   

17.
初中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和重要发展阶段,而初中英语阅读在英语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英语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语言信息输入的途径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的主要渠道之一。在阅读教学上,为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有必要创设真实语境,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优化词汇教学,精心去设计问题,挖掘文本"生长点"等阅读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孙勤芸 《考试周刊》2014,(32):139-139
阅读是学习各方面能力的基础,要学好历史也不例外。而现实之一是不同层次的高中生阅读的习惯和能力都是不一样的,现实之二是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文本阅读能力是摆在一线老师面前的难题。本文就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体验式探究"教学模式是以语言促思维,阅读促发展为理念,引导学生开展经典英语文学作品阅读,在阅读活动"体验式探究"过程中促进学生语言思维习惯的养成。阅读活动课引导学生在参与有意义的体验式阅读活动中探究文本主题信息、文本语言美、文本结构美以及文本情感美等,促进学生在体验式学习中学会分析和处理文本信息,综合概括文本主题的特征和本质,培养语言思维的习惯。  相似文献   

20.
人应以书为伴。初中学生更应该深入而且广泛地读书,以提高自身阅读素养。因此,阅读习惯的培养就显得异常重要。良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教师的培养和训练。我们的训练主要有:培养学生课前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背诵名言警句、名篇佳作的习惯;培养学生朗读、朗诵的习惯;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学习前沿知识的习惯;培养学生建立个人图书馆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