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感动与担忧:当代电视批评的双重视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当代电视理论和电视事业的发展,正处于十分复杂的社会语境中。这种复杂,集中体现在中国电视发展面临的四大悖论:文化产业与文化工业的碰撞和紧张;人文精神与世俗精神的碰撞和紧张;产业化与商业化的碰撞和紧张;本土化与同质化的碰撞和紧张。中国电视处于“双重视域”的理论语境和实践环境时所面临的这四个悖论,决定了电视批评的理论视域是相当广阔的。忽视这样的宏观背景,当代电视批评不可能对中国电视的商业化、庸俗化、贵族化弊端作出深刻的解析。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关注用户基于移动媒介开展的时间管理行为,结合驯化理论的研究路径,通过深度访谈与自我民族志的方法考察时间管理者将时间管理媒介融入日常生活的过程,探讨这一量化自我实践中的媒介驯化过程以及此过程中媒介对量化自我行动者的反向驯化机制。研究发现,经由理想书写、时空嵌合与生活展演,用户得以将时间管理媒介融于日常生活并转化为现实意义。但随着媒介化时间管理的深入,数据主义、日常生活的透明化隐忧也渐趋凸显,媒介依赖深度演化的行为本质在此过程中得到明晰。  相似文献   

3.
技术与艺术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电视媒体从诞生开始,关于技术与艺术双重属性的探讨就从未停止过。到底是技术为先,还是艺术占优势,二者的辩证关系又是如何,以及对电视媒体实际工作具有怎样的指导意义,这些一直是电视工作者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蔡竺言 《传媒》2021,(1):94-96
青少年是虚拟现实媒介的核心用户,数字化生存已成为其生活常态.本文从媒介技术和日常生活多重嵌套的现实背景出发,尝试探讨虚拟现实技术研究与青少年用户研究的一种新视角.新媒介研究需要突破虚拟现实的伦理困境及竞争叙事逻辑,从媒介技术与媒介用户的互构逻辑出发,通过时空节奏分析呈现出青少年的媒介驯化过程,从而进一步讨论网络新生代的数字化生存模式问题.  相似文献   

5.
刘艳萍 《青年记者》2012,(17):52-53
电视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不同文化价值观和思想观念的信息传播,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与审美情趣.中国电视业正由事业型向产业型过渡,许多方面尚不成熟,节目品位的低俗化不仅影响了电视作为大众媒体的社会形象与社会公信力,同时也对电视产业化的健康发展有着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6.
易正逊  周军 《视听》2018,(6):11-12
电视问政类栏目已在全国多个地市电视台制作播出,其核心作用在于搭建党委政府和民众之间的沟通平台。本文从政治传播和公权力使用与监督的角度分析认为,政府与民众之间在电视问政中呈现的是"传播——反馈"的传播关系和"被问政——问政"的政治关系。电视问政作为构建这两种关系的渠道和平台,需要从服务于这两种关系的角度出发,对其栏目的角色定位、议程设置、制作流程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网络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将虚拟偶像及其粉丝作为研究对象,参与式观察虚拟偶像及其粉丝的拟社会互动,探寻虚拟偶像驯化的过程与原因。研究发现虚拟偶像驯化是资本、技术和粉丝三方共谋的结果,身份认同、社交安全需要和崇拜情感是维系虚拟偶像及其粉丝拟社会交往的纽带。  相似文献   

8.
电视传播有三种最基本的受众流机制,即受众的顺流机制、入流机制及溢流防御机制。以上机制与有关策略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稳定受众顺流,增大入流,减少溢流,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陈玉瑜 《新闻窗》2014,(3):55-56
电视民生新闻是电视新闻的一个所属门类。其传播的新闻内容因趋向群众的日常生活而受到观众的广泛关注。然而,随着电视民生新闻的逐步发展,一些问题及缺陷的出现给其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阻碍。笔者将从这个发展现状入手,通过列举若干存在的不足及弊端,并相应性地提出可供参考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杜友君 《出版广角》2013,(21):66-67
体育明星出书的例子屡见不鲜,这既是明星个人的体育成就同明星效应相对接的结果,也是体育艺术借助现代传媒技术进行市场化运作的产物。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明星出书同电视互动所带来的传播效应有效盘活了明星出版的市场。当前,电视传播的内容日趋生活化,各类电视节目逐渐将工作重心转向人们的日常生活。体育运动作为构成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项主要元素,受到广泛的关注及参与,而体育节目的电视传播正好迎合了人们的需求。观看电视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而受电视互动  相似文献   

11.
12.
This study describes the changes over time in the portrayal of socio-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namely gender, age, ethnicity, religious outlook, family unit, violence experienced, living conditions, and cultural values in Indonesian children's television programs. Using systematic-quant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of popular locally produced Indonesian children's television programs in the 1980s and the 2000s, this study found that all socio-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changed over time, except for gender representation with male actors consistently outnumbering female actors. There were some predominant socio-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1980s, the era of authoritarian broadcasting system in Indonesia: most of the major characters were children and preteens, from Western Indonesia, not showing religious symbols or practices, having more than one sibling, and the majority of the adult characters were married. In the 2000s, the era of liberal broadcasting system, major characters were children and teens, showing certain religious symbols, having no or only one sibling, and the majority of the adult characters were single. Indonesian children's television brought certain cultural values to the fore for their young audiences to identify themselves with: self-direction and benevolence.  相似文献   

13.
Despite the country's population base of 240 million, Indonesian television has not been widely explored in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venue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 of competition on the popularity of foreign programs in the Indonesian market during the mid-1990s. Analyzing recently released ratings data from a television ratings service,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competition has given rise to the popularity of local programs, while foreign program popularity has declined steeply during the same three year period. The findings also suggest that cultural proximity is a factor of the popularity of programs. By 1997, Asian programs outnumbered Western programs on the top 100 highest rated program lists in Indonesia. We explore implications of study findings for filling this void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中国图书馆建筑概览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20世纪 90年代全国图书馆新馆数量成倍增加 ,规模越来越大。建筑特点有 :设计思想先进 ,格局、结构新 ;加强了公众场所和多功能用房设计 ;新技术大量应用 ,现代化程度高 ;儿童和残疾读者阅读条件得到特别关注 ;安全、照明、温度控制等条件改善 ;外观多姿多彩 ,美观、大方 ,等等。表 1。参考文献 8  相似文献   

15.
试论九十年代中国灾难报道机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建国后很长时间内,我国灾难事件新闻的发布与报道机制不健全、不灵活,做法上也欠规范,典型的事例即为对唐山大地震的报道。另据报道,中国20世纪百大灾难之一的云南通海大地震灾情尘封了30年,于2000年1月才解密。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区图书馆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网》等检索工具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1990-2002)我国有关社区图书馆方面的研究论文进行了定量和定性方面的分析,并指出我国今后社区图书馆研究所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资料收集管理》2013,38(1-2):79-96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8.
1990��1994���ҹ����ײɷ��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 90年代以来发表在三种图书情报学核心刊物上的有关文献采访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揭示了当前我国文献采访的研究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今后亟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Since the 1980s, there has been much progress in both basic theory and applied research of comparative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ject in China during this period. and introduces a lot of authors' views on some basic theories of the subject, so as to outline the theoretical studies of the subject in China since the1980s.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比较图书馆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80年代以来我国比较图书馆学研究的特点,综合介绍了研究者对比较图书馆学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不同认识,描绘了80年代以来我国比较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概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