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科学教育广义上指所有能够促进人的科学素养提升的教育,既包括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内外与科学有关的教育,也包括培养科学技术专业人才的高等教育,还包括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活动。公共图书馆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开展社会教育,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养是公共图书馆职能和责任。面对公众日益强烈的科学技术认知需求,公共图书馆依托资源和服务开展科学普及服务和科学教育工作,在科学与公众之间架设桥梁,既是自身职责的要求,也迎合社会公众的需求。本文通过介绍美国公共图书馆开展科学教育的相关经验,梳理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科学教育实践的主要形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科学教育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数字大参考     
《职业教育研究》2004,(7):71-71
●1986年,国家统计局、国务院扶贫办对全国6万农村人口的消费支出情况进行了入户调查,当时确定的贫困标准为人均年收入206元。2003年以此为基数,加上物价指数变化,政府确定的贫困标准为人均年收入637元。按照这一标准统计,我国目前有2900万贫困人口。《中国财经报》●目前我国全国公共图书馆藏书仅4亿册,人均0.3册,远低于国际图联人均2册的标准;与平均2万人左右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的国际标准相比,中国平均45.9万人才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的现状还显得相当落后。《金陵晚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总规模已居世界第3位。在目前世界十大半导体生产…  相似文献   

3.
据化部副部长周和平透露: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仅4亿册,人均0.3册,远低于国际图联人均2册的标准;全国公共图书馆一年的公共经费,人均不足0.3元。  相似文献   

4.
●1978年以来,公共图书馆的数量以每3.7天建一座的速度增加。到1992年底,全国已有2565个公共图书馆,是1949年的49倍多。 ●1992年公共图书馆购书费支出比上年增长11.1%,但平均每册新书单价上涨幅度为15.8%。购书费日趋紧张。 ●1986年至1992年公共图书馆新增图书不超过5000万册,等于全国人均新增0.4册书。到1992年底,公共图书馆总藏量3.1亿多册(件),全国人均藏书0.26册(件)。1992年公共图书馆全国人均购书费才9分钱。增加藏量和增加投资为当务之急。 ●图书馆重藏轻用,闭馆锁库,偏重文化保存职能,忽视社会效益和提供信息资料职能,缺乏积极主动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状况亟待改变。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事业是一项公益性事业,追求公共利益是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基本目标。公共图书馆是属于公众的,为公众服务的,具有鲜明的公益性。图书馆公益性是图书馆社会性的派生与具体体现,反映出社会进步与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程度与水平。所以,公益性是公共图书馆的基本精神和立馆之本。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公共图书馆的条件会越来越优良和宽松,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更能充分发挥。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公益性,指出我国图书馆事业应坚持公益性的根本原则,并提出具体的思考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作为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事业,公共图书馆在中国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海量信息和人们阅读方式与习惯的改变,公众与公共图书馆之间的距离越来越遥远。公众自身对公共文化服务权益意识的淡薄和图书馆在定位认识与服务方向的偏差,是造成二者距离的重要因素。因此,公共图书馆有必要重新认识自我,适应形势,充分利用多种媒介,盘活馆藏资源,提升服务,加大外宣,真正成为为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图书馆的生存环境及其地位和作用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公共图书馆应当面向现实、放眼未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适当调整,以自己在公众日常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影响力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赢得自身发展并推动公众文化进步。  相似文献   

8.
面对公众获取资源途径的重大改变,"互联网+"的触角延伸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互联网+"与公共图书馆的有机融合已经成为图书馆界的"新常态"。"互联网+"像经济学中的那只"看不见的手"一样,推动着公共图书馆即将"上演"或已经"开始"的一场场颠覆性变革。本文阐述了"互联网+"这一新思维迅速被公众熟知并运用到各个领域的原因,分析了公共图书馆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必然性,同时也提出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拓展服务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盗墓小说的流行,以及这种流行所带来的关于伪考古知识的"普及",使一部分公众对考古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妨碍了公众科学素养的不断提升。对此,尽管考古学界进行了澄清,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对"公众考古"与"公众理解科学"这两个具有某种相似性领域的分析,以及对各自领域的"伪知识"进行比较,寻找公众考古可能从公众理解科学发展过程中借鉴的经验,可以推动中国公众考古的发展,推动中国公众科学素养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0.
公民科学素养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本文介绍了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现状,以及在培育公众科学素养方面公共图书馆的优势和采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国际的激烈竞争 ,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已日益重要。但如把时代对全民素质的要求和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比较 ,差距还很大。据我国专家在 1996年的“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结果显示 :我国大多数公众还不具备基本程度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也就是说 ,我国大多数公众还不具备分辨科学和伪科学的能力 ,还不具备基本程度的科学思维方法 ,还不具备用科学方法思考和解决社会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对影响他们生活和工作的各种因素 ,还不能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看待和解决。另一方面 ,虽然我…  相似文献   

12.
据中国科普研究所去年公布的1996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我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为0.2%,与美国相差35.5倍;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在1992至1997年六年间停滞不前。这说明加强科学教育,提高整个民族科学素养已成为当务之急。小学自然教学是对青少年学生进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政府信息服务的完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将公共图书馆纳入政府信息公开服务体系已近一年,但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普及程度不高、区域分布不平衡且服务水平较低、宣传不到位导致公众知晓率低,因此应通过争取政府支持、深化服务内容、加强宣传等途径改变现状。  相似文献   

14.
2012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北京分营开营仪式上,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代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全国41所承办该试点活动的高校郑重承诺:今后,各高校将定期向社会无偿开放图书馆,并"希望全国有更多的高校能和我们共同行动"!(8月6日《北京晨报》)通过一组数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与高校图书馆相比,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资源还显得十分缺乏:1000余所高校拥有藏书6亿多册,公共馆仅为4亿册:高校馆拥有网络版电子期刊的65%,公共馆仅为28.6%;高  相似文献   

15.
为富不文     
“我国近40%的青年家无藏书”;“我国公共图书馆购书量呈下降趋势”,样不是耸人听闻,而是活生生的现实。消息均来自权威部门。第一则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单位对包括广东、上海等9个省市区的4654名城乡青年所作的调查结果;后一则是文化部提供的1992的统计数字得出的结论,那些数字是这样的:1992年全国2565个公共图书馆,全年购图书740万册,比上年减少31万册;有341家图书馆全年没购进一本新书。还有更细的数字,这里已不需赘述。  相似文献   

16.
科学文化素质是国民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与美国等国的公众科学素养对比出发 ,在对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现状和问题的分析中 ,结合总结并借鉴国内外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经验 ,提出了改革和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对策和举措  相似文献   

17.
当今科技的发展,使得科学已经跳出原有的神秘象牙塔,与公众的生活紧密相关。在这种背景下,加深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可以得到公众对科学的支持和拥护,对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要提高我国公众理解科学问题的水平,必须了解我国公众理解科学问题的现状。我们以屠呦呦事件中我国公民的表现为对象,对我国公众理解科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展开研究,分析当前社会群体在开展公众理解科学活动中出现的不利因素,针对此问题就我国今后如何进一步开展公众理解科学研究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邢台学院学报》2017,(1):116-119
基于WCI微信影响力指数,对河北省各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上海图书馆、深圳图书馆等公共图书馆界具有影响力的微信运营实践,总结出我省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优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公共图书馆对获取共享知识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推动公共图书馆是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然而目前公共图书馆在管理和服务中存在管理理念陈旧、服务方式单一等问题,公共图书馆通过利用"互联网+",创新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运用"1+2+n"管理模式,和"O2O"服务形式,以提高公共图书馆"知识共享、文化共享"的职能,提高民众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20.
<正>19021904年,我国出现最早一批由国人自编的新型中小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夏曾佑编著《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第一册)是其中的一种。这批书出版后,即获好评,各地中小学堂纷纷用之进行历史教学。但年青的刘师培却毫不客气地批评说:"近日所出各教科书复简略而不适于用,欲治中史,非编—繁简适当之中国历史莫由。"1于是他当仁不让地编出《中国历史教科书》(第一、二册)作为讲义,用于教学,并交国学保存会于19051904年,我国出现最早一批由国人自编的新型中小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夏曾佑编著《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第一册)是其中的一种。这批书出版后,即获好评,各地中小学堂纷纷用之进行历史教学。但年青的刘师培却毫不客气地批评说:"近日所出各教科书复简略而不适于用,欲治中史,非编—繁简适当之中国历史莫由。"1于是他当仁不让地编出《中国历史教科书》(第一、二册)作为讲义,用于教学,并交国学保存会于19051906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