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建立高校自主运行机制的思考黄崴,严全治一、建立高校自主运行机制的必要性高校自主运行机制,指的是高校自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工作系统,在该系统的作用下,高校能及时、准确地获得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信息,并灵活、及时、准确地调整高校行为,以适应这种需求...  相似文献   

2.
完善高等教育立法,规范高校规章制度,健全社会对高校自主管理权的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司法、行政、高校内部的协商救济制度,能够有效化解高校自主管理权与大学生权利的冲突,保证高校自主管理权的正常行使,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利,维护高校的稳定,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高校最主要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校推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针对西藏高校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作分析和探讨,提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培养西藏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从而建立良好的西藏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4.
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动因、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主招生是高校适应自主办学和素质教育要求而实施的重要变革,受高校、政府、基础教育及社会舆论推动。这项改革增强了招考的选择性与适应性,但也存在公平与效率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重点大学自主招生不利于农村考生和弱势群体的平等竞争,自主选拔成本高、效率低,也未能降低中学生的学业压力和升学竞争程度。推进自主招生改革,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扩大选才面;应全面理解自主招生的含义,兼顾高校办学要求和国家、社会的根本利益;改进招生选拔方式,提高选才效率;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引导,扩大自主招生的社会诚信。  相似文献   

5.
自主招生社会化旨在打破政府对招生考试权的垄断,形成政府监管、高校自主、社会参与的多中心考试治理结构。实行自主招生社会化的路径包括:建立政府的监督机制,确认高校的招生法人资格,完善社会招考组织以及考生作为独立主体参考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是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的一次"突破",也是扩大高校自主权,鼓励高校发展特色化大学的积极探索。然而,随着自主招生的产生和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高考自主招生公平性的"质疑"。导致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公平缺失的成因有权利破坏公平、经济制约公平、漏洞影响公平、感情破坏公平。为此,要使高校自主招生权力法治化,加强国家政策调整和宏观指导解决区域经济限制,建立自主招生合法程序以及自主招生试点院校应自觉树立社会公共责任的意识。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推行应立足国情,遵循科学性、公平性、适应性、渐进性、创新性、系统性原则。以探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自主招生模式,实现高校与学生双向互动选择为目标。为此,需合理协调政府、高校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保障高校自主招生的健康运行;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高校自主招生的规范性与有效性;拓宽自主招生试点范围,扩大自主招生规模;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健全多元化评价体系;强化管理监督机制,保证教育公平;继续推进相关配套性改革等。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是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的一次“突破”,也是扩大高校自主权,鼓励高校发展特色化大学的积极探索。然而,随着自主招生的产生和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高考自主招生公平性的“质疑”。导致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公平缺失的成因有权利破坏公平、经济制约公平、漏洞影响公平、感情破坏公平。为此,要使高校自主招生权力法治化,加强国家政策调整和宏观指导解决区域经济限制,建立自主招生合法程序以及自主招生试点院校应自觉树立社会公共责任的意识。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既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我们针对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求助现状、自主学习时间及效率、自主学习资料提供现状、学生对自主学习资源类型的选择倾向以及促进自主学习的因素等等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对温州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从自主招生的理论依据出发,分析了高校自主招生目前的现状,认为目前高校自主招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对自主招生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多数高校的自主招生仍以高考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招生过程中存在诚信方面的问题,成本过高以及自主招生存在过多硬性规定等。  相似文献   

11.
高校扩招后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地方高校大学生由于受当地社会发展情况的制约,自主创业之路比较艰难。结合地方院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分析影响地方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因素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自主招生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高校招生人员权力寻租现象是当前政府、社会和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文章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分析了自主招生政策中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探讨了政府与高校的交易成本来源、测量及调控。发现在自主招生中,信息不对称、高校人员的投机性倾向、高校的"小数现象"、组织对策的缺失等使得政府承担着较高的交易成本。为此,需通过完善自主招生政策,建立监督委员会,设置自主招生合同期限,加强对高校的评估,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惩处机制等措施来降低交易成本,以确保自主招生政策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3.
观点     
《教育与职业》2012,(10):112+114
《瞭望》期待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新格局高校自主招生试点今年走进了第10个年头。此间,虽然高中生"出国热"不断升温,却一直未见自主招生高校有多么大的竞争压力;各校自主招生的看点不断,"圈地抢生源"一直成为社会聚焦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论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含义、依据与范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包括自主决策权、自主执行权和自主监督权等,其中决策权是核心和关键。高校办学自主权是社会改革发展及社会与高校关系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高校内部特征和客观规律的要求。高校办学的自主权,从它所体现的功能来看,可分为改革权和发展权;从高校办学的内容来看,可分为教育权、科研权、校办产业权和后勤服务权,其中以教育和科研方面的自主权为重点。  相似文献   

15.
2011年,教育部推出大规模高校自主招生新政,可能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冲击。高校自主招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切不可视为招生市场化改革的举措,向市场一推了之,使“自主招生为自助招生”、“变成优质生源大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高校自主招的重要意义.它是招生科学化改革举措,应作为难题、大事来探索、研究、攻克.以助国民教育改革稳妥开展。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就业非常严峻的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就困难成为社会现象.而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模试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就业方法,在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注重对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的能力培养,结合大学生新的就业格局,就需要我们高校建立、健全就业指导工作的新平台,对高校大学生创业做专业化、规范化的就业指导工作,同时也解决了当前社会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棘手的问题.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指导规划,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就业的能力,提高校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大环境使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高校的大学毕业生很多时候不再只是在毕业的时候进行择业,找工作,在一定的数目上表现为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的现象。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一直是一个社会热点,被社会上各界人士广泛地关注。对于进行自主创业的高校大学生来说,我们可以根据其所毕业的学校的类型不同分为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  相似文献   

18.
统一考试在高校自主招生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我国高校招生体系中,完全由高校自主考试录取者仅占少数,统一考试录取处于主导地位。这是由高考的特殊功能、现有自主招生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基本国情决定的。推进高校自主招生改革,需要依法行使招生自主权,兼顾招生选拔的教育效率与经济成本,坚持公平、公正选拔人才的原则,协调高校统一招生考试与自主选拔的关系。高考作为测量知识与能力的基本手段,能够成为高校自主招生的重要依据,在维护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节约招生成本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阳光高考网站2009~2011年京、津、沪、渝四地高校自主招生简章为样本,通过对考生资格要求、考生如何被推荐并完成考试、考试成功后的资格获得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自主招生吸引着直辖市最优秀的高校参与,优势教育资源积极分享新政策给予的发展空间;考生拥有的优势决定了自己能否有资格参与自主招生;高校在自主招生中获得了比传统高考更大的自由,招生出现了竞争与联合;高校、中学、个人以及与之对应的国家、社会、家庭,在自主招生中体现着密切的优势传递关系;高校招生的自主是较为有限的自主,高校招生方式、方法的逐渐成熟带来了自主招生的多变,导致参与各方不断磨合,以求互相适应。  相似文献   

20.
浅议高校自主定位与学科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自主定位和学科建设均为当前高校发展的战略选择 ,定位科学与否影响学科建设的发展 ,关系办学的成败 ,而学科建设成果是高校自主定位的客观依据。高校应充分理解自主定位的涵义 ,客观分析自身学科建设因素 ,准确把握当前和未来经济及社会发展趋势 ,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