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作为对捷克斯洛伐克“二月事件”的反应,美国在关贸总协定机制下的对捷政策随即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其战略意图就是孤立和排斥捷克斯洛伐克,其主要目标是寻求中止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关贸总协定义务。凭借美国在关贸总协定机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影响力并经过积极的外交努力,美国的战略意图和政策目标基本实现。因此,1948—1951年问美国在关贸总协定机制下的对捷政策再次表明,美国在一定意义上已经将1947年关贸总协定机制作为推行“冷战”战略和遏制政策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2.
德国地处欧洲的心脏地带,地理位置尤为重要,并且德国在实力日益增强的欧盟中起到了“发动机”的作用。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的唯一超级大国,对国际事务拥有极大的发言权。“冷战”期间,联邦德国是美国亲密的战友,对外政策“唯美国马首是瞻”。冷战结束后,双方矛盾冲突不时出现,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德美两国发生的矛盾冲突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根源。  相似文献   

3.
五十年代前半期,围绕德国重新武装问题的斗争,在欧洲国际关系和冷战中有一定重要性。本文试对此加以评述。一 1949年秋德国正式分裂,并未结束德国问题和围绕德国问题的斗争。当时东西方冷战处于一个重要时刻。苏联于1949年秋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形成强大冲击波。美国进行了对外政策的重新审视,制定了全面扩充军事实力以“建立自由世界的优势力  相似文献   

4.
德国分裂是美苏冷战的产物。分裂后,两个德国虽然在政治上尖锐对立,但在经济上并没有完全中断往来。六十年代随着东西方关系的缓和,两德关系也得到改善,1972年双方签署的关于双方关系的基础条约,为两德交流的加强奠定了基础。七、八十年代双方人员往来和经济交流的加强使两德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两德关系的发展为德国统一注入了精神信念,并在客观上推动了欧洲国际关系的继续缓和,为统一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5.
一、冷战的涵盖范围高中历史教材 ( 1 996年版《世界近现代史》下册 76页 )对冷战下的定义是 :指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按照这个定义 ,学生很容易理解柏林危机和德国的分裂是明显的冷战例证 ,但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并不符合  相似文献   

6.
二战结束后,美国的对德索赔政策是在东西方对抗逐步加剧,直至冷战爆发的特殊国际背景下制订、实施的,其索赔政策与冷战在欧洲的起源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探讨上述两者的关系问题,可以揭示出冷战起源的复杂性,层次性,区域性特点,从而进一步认清冷战的性质与内涵、冷战的起源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7.
二战后初期,法国为了防止德国东山再起并保障自身的长久安全,一度坚持肢解和削弱德国的政策,但1947年以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法国开始逐步实行与德和解政策,使欧洲共同体逐步得以建立。法国对德政策的这一根本变化,既与美苏冷战的背景有关,也是法德两国政治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二战后,美苏主导的雅尔塔体系代替了凡尔赛体系,欧洲安全局势发生巨大变化。虽然美苏等国占领和分裂德国消除了长期以来德国对欧洲乃至世界的安全威胁,但是,争夺德国的矛盾使美苏等国走向了危险的军事集团对峙,而两大阵营的全面冷战又使得德国问题的解决更加困难。通过将两德分别拉入各自阵营,美苏完成了对欧洲势力范围的划分,新的力量均势的建立有利于欧洲安全局势的稳定,但成为欧洲安全平衡中心却使德国的分裂长期化。  相似文献   

9.
二战期间,美、苏两国因为"德国问题"已经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不同的对德政策理念进一步加深了双方矛盾。最终,德国成为美、苏对抗的前沿阵地,"德国问题"成为冷战爆发的催化剂。探讨冷战起源的德国因素可以揭示出冷战从地区性对抗到全球扩展的过程,从而进一步认清冷战的起源、性质与特征。  相似文献   

10.
二战期间,美、苏两国因为"德国问题"已经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不同的对德政策理念进一步加深了双方矛盾。最终,德国成为美、苏对抗的前沿阵地,"德国问题"成为冷战爆发的催化剂。探讨冷战起源的德国因素可以揭示出冷战从地区性对抗到全球扩展的过程,从而进一步认清冷战的起源、性质与特征。  相似文献   

11.
二战结束后,杜鲁门总统上台执政,开始了美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对外经济援助。1947年实行"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国家进行重建援助,1949年出台"第四点计划"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发展援助。但是对于后院拉美国家,杜鲁门政府却背弃了战时罗斯福总统经济援助的承诺,推行"克莱顿计划",以自由贸易、自由企业、自由投资为主,辅之少量的经济援助。但是,美国对拉美国家并不是一概论之。其中,墨西哥得到了相当数量的经济援助,这有别于其他拉美国家。杜鲁门时期的拉美经济援助政策,基于冷战大格局下美国对拉美的战略定位,服务于美国国家经济利益,奠定了冷战时期美国对拉美经济政策的基调。  相似文献   

12.
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基本特征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这种对峙的基本特征是:在国际事务的处理中,双方以不促发战争为基准。在国际关系中,我们通常将美苏对峙的此种格局称为“冷战”格局。然而,1948年,柏林危机的发生却是两大阵营欲突破“冷战”的一次尝试。柏林危机是由苏联在柏林实行封锁引发的,如何处理和对待苏联的行为?怎样保证西方国家在柏林的战略利益?对这些问题如何进行处理,英美两国的态度是不一致的。此间,在联合和坚定西方盟国的政策和行为中,艾德礼工党政府以及外交大臣贝文起了重要的政策引导作用,使美国在柏林危机中与英国合作一致。柏林危机中,艾德礼政府的政策导向对此后美国和英国在德国问题上的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冷战以来中美之间长期存在的敌视和猜忌使美国政府认定,中国拥有核武器会对其国家安全和全球战略利益构成巨大威胁。对美国政府解密外交档案的研究表明,尽管美国对中国发展核能力的对策制定一直受冷战格局和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的羁绊,但最终仍完成了从敌视到承认的政策转变,体现出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在核政策上不得不转而采取较为现实和灵活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的对外关系是以日美同盟为基轴,日美同盟是美国意图主导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重要平台。冷战后,世界格局被打破,日本致力于构建新世纪的安全战略,一方面不断的增加军费支出,转变其战略思想,重视安全外交,使其成为维护本国和世界和平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加强与美国之间的联系,并依附于美国,以便维系它在亚洲地区的主导权,力求安保。  相似文献   

15.
欧洲是冷战时期美苏争夺的主要场所,而德国又是美苏在欧洲争夺的中心。但冷战的起源则来自欧洲的东南端,即巴尔干半岛。在那里聚汇着二战后初期美苏两国的矛盾:的里雅斯特的争端、处置战败国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问题、黑海海峡的风波、希腊内战……导致杜鲁门主义的诞生,从而揭开冷战的帷幕。  相似文献   

16.
二战之后,美国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断调整其对华政策,以此来实现自己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但华盛顿方面调整的基点始终是支持亲美的国民党政府。由亍意识形态在美国外交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加之中国内战形势的不断变化,杜鲁门政府对华政策的变化在中美两国交往的历史上压碾出一条明晰的辙痕来。深入分析这些,有助于加深认识美国在该时期的对华政策,从而把握战后初期中美两国外交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7.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祖国统一原本是海峡两岸中国人民的内部事务,但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势力的干涉,台湾问题日益复杂化,冷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这必然引起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作为美国全球战略尤其是东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台关系不仅没有因冷战的结束而下降,反而不断得到提升,成为影响中美关系发展,变化的“晴雨表”。美国之所以在冷战后不断加大对台湾问题的介入力度,根本原因之一是台湾作为美国遏制中国的“一张牌”,在冷战后美国对华关系中有着深刻的地缘战略作用。  相似文献   

18.
A mere three months after the peaceful Velvet Revolution in Czechoslovakia, and less than a year after his last imprisonment under the communist regime, playwright-turned-president Václav Havel stood before a joint session of U.S. Congress in February of 1990. In his address, Havel marked, for his American audience, the new freedoms being established at home. More than just a victory lap, however, Havel’s visit articulat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vention of post-communism, as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had to be constructed for his global audience. Havel’s version of invention in the speech used temporality and embodiment as key rhetorical materials—as he emphasized the opportune moment of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he also embodied the higher moral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democratic civic culture that he believed the moment called for. However, this inventive process was understood differently by his American, European, and Czech audiences, and his attempts to transcend Cold War frames were highly contested. Havel thus became a complex symbol of the transition between the Cold War and the post-Cold War, which showed the tensions arou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new world order.”  相似文献   

19.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区域合作进程日渐加速,东亚也被称为“一个按新地区主义理论分析的最激动人心的地方”而日益为世人所瞩目。冷战后韩国的东亚区域合作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不同发展时期,通过考察其,运行轨迹,可以管窥其区域合作政策之特点:浓郁的中等强国外交色彩;政策重心在东北亚。而制约韩国东亚区域合作政策的因素有:朝鲜半岛南北分裂局面;美国在东亚的利益;东亚区域内的历史问题以及韩国自身因素。  相似文献   

20.
1942年3月,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1944年10月19日罗斯福屈从蒋介石的强硬要求,解除史迪威职务,将其召回国。史迪威事件在中美关系史的发展过程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对当时中国抗日战争、世界范围内的反法西斯斗争甚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冷战的发端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