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能否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识别导致创新“盲点”的关键因素,并有效规避是创新成功的关键,现有研究对创新“盲点”识别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存在较大缺口。本文通过构建创新“盲点”识别指标体系,以南北车“中华之星”和CRH380A为系统创新的数据样本,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创新“盲点”指标体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盲点”的形成主要在于创新生境、政府部门、供应商、核心企业、配套互补商及用户/购买者创新合作的非耦合性;创新“盲点”识别指标体系具有可信度。  相似文献   

2.
创新“盲点”是导致大量核心企业创新失败的隐性因素,但如何识别并有效突破是现有研究亟须探索的问题。本文以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为案例研究对象,剖析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核心企业创新“盲点”出现的原因及其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探究突破创新“盲点”的路径。研究发现:创新“盲点”存在于核心企业与所嵌入的创新生态系统成员耦合过程中,核心企业与创新生态系统成员(政府等采用链成员以及高校和科研机构、上游部件供应商、下游互补方等共同创新成员)的非良性耦合是创新“盲点”出现的原因;与这些成员之间的非一致性协同是创新“盲点”的表现形式;核心企业与系统各成员建立良性耦合关系是突破创新“盲点”的关键。研究结论拓展了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为核心企业更好地管理与创新生态系统成员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而提高创新成功率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3.
1鄂尔多斯草原的历史变迁1.1历史上的鄂尔多斯草原鄂尔多斯地区是地球最原始的古陆之一,在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中,鄂尔多斯几经下陷和抬高,发生了多次“海陆”变迁。在各个变迁的交替时期,出现了生命,从海洋生物到陆地生物,从原始生物到高等生物,由裸子植物时代进入被子植物时代,由单细胞动物到哺乳动物……。据考证,在三万五千年前,这里就有古人类———“河套人”在这繁衍生息。“河套人”时期的鄂尔多斯自然地理与现在的鄂尔多斯有很大差异。贾兰坡教授曾说:“那时的萨拉乌素地区有较大的湖泊和河流,湖畔附生有疏散的森林和广阔的草原,气…  相似文献   

4.
油脂市场主体地位不平等,存在严重的不公平竞争。现在中国大豆市场存在三方势力:一是央企“国家队”;二是外资跨国粮商;三是真正的地方国有和中小民营企业。而最后一类企业,在2009年庞大的政府拯救计划背景下,成为政策上被遗忘的盲点,生存空间进一步被挤压。  相似文献   

5.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由安踏(中国)有限公司设计的中国运动员领奖服“冠军龙服”成为一大亮点。2012年是中国的农历龙年,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和平与吉祥,安踏公司的设计师们将“龙”融入到伦敦奥运会中国运动员领奖服中,希望通过中国运动员穿着“冠军龙服”向全世界表达真正的中国龙文化,表达中国“爱好和平、共同发展”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赵喜凤  蔡仲 《科学学研究》2013,31(12):1810-1815
 间隔十年,国外科研机构对我国进行了两起有据可考的基因实验,从最初的“基因采集”引起重视,到“黄金大米”的令人震惊。在全球化过程中,“生物勘测”经常演变成“生物剽窃”,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利益的追逐,“地方性知识”被掘取、生产与操控,科学场域中的资本不断聚集。具体原因有两点:其一,认识论上的“知识遮蔽”,研究者以狡猾的手段进行谋取利益的论证,信息的不对等情况出现;其二,修辞学上的身份认同,研究者的头衔和研究机构的声望博得受试者的信任,加重了对信息的遮蔽。此外,伦理审查程序的不严格、伦理审查制度的不完善使得生物勘测由物种多样性采集深入到了人体基因采集,伦理审查的弊端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7.
进化论质疑     
达尔文进化论“假说”认为,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共同祖先说”和“自然选择说”构成达尔文进化论的两大基石。一百多年来,这一“假说”一直被视为科学的理论。我们发现,进化论对自然世界所作的一些解释,无论在逻辑上还是在现实中,都有很多不能自圆其说的疑问。从逻辑上看,如果“共同祖先说”成立,那么不断地向上推演,就应当有一个最初的原始低等生物作为起点。然而,那个最初的生物是哪里来的?不会“无中生有”吧!从现实看,仍然没有可靠的证据能够证明进化过程存在。人…  相似文献   

8.
朱亚萍 《科教文汇》2008,(34):179-179
高中生物新课程教材中有相当多生物科学史的教学内容,如“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探究过程”、“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过程”、“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等。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注重的是学生对事实性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在处理生物科学史这部分教学内容时,常常是由教师简单介绍这些生物科学史,然后给出结论,重在让学生理解结论并能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9.
奥运会期间,北京市先后成立了由16个食品安全相关部门组成的食品安全委员会,确立了由9个一级检测单位和50个二级检测单位组成的奥运食品检测机构,建立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组织体系、食品安全监测网络体系、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三大体系。无盲区、无盲点、无断层、无缝隙的食品安全监测网络,覆盖了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的各环节,确保了北京奥运会关于食品类的“零投诉”和“零事故”。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食品科学的不断发展,在讲究吃好的同时,开始注重喝好。于是一种新的时尚正在我国的一些地方和世界一些国家悄然兴起,消费者逐步由过去的“喝茶”转向“吃茶”,由纯“饮茶”发展到现在的真正“食茶”,因而,各种各样的保健茶也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1.
生物的进化     
地球上的生命是多种多样、形形色色的。陆地有陆地的生物,水中有水中的生物。温热地带有生物,寒冷地带也有生物。所有这些生物是怎么形成的呢?近代生物科学的研究告诉我们,生物是由无生物发展而来的,生命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而现代的植物、动物和人,是由那些最简单、最原始的生物逐步发展而来的。自从生命在地球上产生以后,它们就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地“世界上究竟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在我国,这是一个常常有人提到的问题,许多人都回答不出来。但是,从生物进化的观点来看,它就很容易回答。家鸡的祖先可能  相似文献   

12.
一、设计背景 随着“低碳节能”的号角一路吹响,现行健身自行车不断改进,其采用由“生物化学能→机械能→电能”的模式,而笔者现另辟蹊径,采用由“生物化学能→机械能→风能”的模式,提出趣味型风能健身自行车。  相似文献   

13.
施宏 《科学与管理》2009,(4):135-136
工会要想有效发挥社会稳定的“减震器”的作用,这正是当前工会工作研究方面的一个盲点。基于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这些心理特点,我们工会在发挥我们的“双维护”作用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在选派人员时一定要慎重、处理过程要透明、要尽量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切忌片面强调反面观点。  相似文献   

14.
DNA(脱氧核糖核酸)序列是基因的“文字”。基因是生命的“语言”,生命的“剧本”就写在基因组中。生命的“戏”由基因产物RNA(核糖核酸)和蛋白质在细胞的“舞台”上演出。三十多亿年来生命的故事既一脉相承,又千变万化;三十多亿年来的“生命演义”,翻过了卷卷兴衰。人类自从认识了基因,就试图将可观察到的生物性状和生命现象  相似文献   

15.
辨析竞争情报(CI)存在的认知盲点与CI活动盲点,其中CI认知盲点主要包括CI地位盲点、CI内容盲点、CI形式盲点、不信任盲点,CI活动盲点主要包括CI规划盲点、CI收集盲点、CI分析盲点与CI传播盲点;并提出多种建议来帮助企业与员工克服这些CI盲点。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阐述了决策管理盲点,主要表现在:盲目跟风,没有自己的特色;高估自己,没有量力而行;缺乏计划,眉毛胡子一把抓;依靠经验,使决策屡遭失败;没有远见,使决策大打折扣;群体决策,出现“从众效应”。接着提出了如何克服决策管理盲点。最后论述了如何分析影响理性决策因素,做出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7.
當我們結束了“從猿到人”這個單元學習以後,一定有不少的人會感覺到,難道生物界中的進化只限於“從猿到人”嗎?如果說,所有的生物都是從最原始的單細胞生物慢慢進化而來的(有人叫做演化,但是大多数的生物都是進化的,因此我們還是叫做進化的好),試問又有什麽根據呢?毫無疑問地,這是有根據的。雖然由於生物的進化是經  相似文献   

18.
峻岭 《今日科苑》2005,(8):28-28
人们最不愿意在自己的工厂、卡车或办公室中看到漂浮的灰尘,但有一种灰尘则另当别论.它就是“智能灰尘”。不过“智能灰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灰尘.实际上它是由无数超微型传感器组成的监测系统.人们的最终目标是把每一个传感器都缩小到一立方毫米大小甚至更小.这就是“智能灰尘”绰号的来历。如今,智能灰尘正从科幻作品中走向现实的世界。  相似文献   

19.
人们最不愿意在自己的工厂、卡车或办公室中看到漂浮的灰尘,但有一种灰尘则另当别论,它就是“智能灰尘”。不过“智能灰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灰尘,实际上它是由无数超微型传感器组成的监测系统,人们的最终目标是把每一个传感器都缩小到一立方毫米大小甚至更小,这就是“智能灰尘”绰号的来历。如今,智能灰尘正从科幻作品中走向现实的世界。  相似文献   

20.
生命科学研究方向在哪里? 生命科学是当今世界科学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对于20世纪大多数生命科学家而言,生命是一架基于还原论原理建造的“自动机”。现在的科学家们已经意识到,有机体是一个由成千上万生物大分子和小分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完整的复杂系统只有认识整个复杂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才能真正地了解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