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在对虚假广告进行合理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虚假广告泛滥的成因,并对虚假广告如何进行法律规制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虚假医药广告及法律规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虚假医药广告在我国已经到了泛滥成灾的程度,其成因除了利益的驱动外,不力的监管也是重要的原因。如何对虚假医药广告进行有效的规制就成了非常重要的实践与理论问题。域外医药广告成熟的监管制度能给我们以相关启迪,同时应当完善立法,加强执法,并完善行业自律,另外提高政府服务质量也应当是虚假医药广告法律规制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电视虚假广告主要有两类表现:一是表现手法的虚假,二是所宣传商品的虚假。电视虚假广告对社会负面影响不可小觑,应对其进行严谨的法律判定,最终构建一个功能健全和强大的电视广告法治系统。  相似文献   

4.
虚假广告可分为欺骗性虚假广告和误导性虚假广告。广告法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责任,但广告范围只限于商业广告。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不得利用广告进行引入误解的虚假宣传,损害竞争关系。刑法具体规定了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情节严重的,构成虚假广告罪。广告法概括地规定虚假广告行为情节严重的应承担刑事责任,而刑法具体规定严重损害消费者、生产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虚假广告行为的两罚制。反不正当竞争法则具有兜低性,只有广告法和刑法没有明确规定的,才能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  相似文献   

5.
赵博 《华章》2013,(17)
大量虚假广告现象严重扰乱了我国的广告市场秩序,侵害了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针对这种现象,本人对减少以致杜绝虚假广告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从保健品市场的现状研究出发,分析了保健品广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立法、监管制度、商家、媒体、消费者等角度分析了食品药品广告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对于保健品广告的法律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明星代言虚假广告至今还仅局限于"曝光"的程度,如何规制虚假广告是当今经济法法学界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笔者将从执法、司法两方面,事中监督、事后救济的角度分别予以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虚假诉讼包括选择管辖法院、诉讼主体虚假、恶意串通、伪造关键证据四种形式。应建立虚假诉讼侵权损害赔偿制度,赋予利害关系人救济权。应将虚假诉讼行为入罪,以情节严重作为追诉标准,以法院是否作出有利于行为人的裁判文书作为衡量情节严重的标准。在司法实践中,要强化法官职权,司法机关之间要加强沟通与联系,引导当事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随着广告业的不断成熟,人们消费意识和社会意识的普遍增强,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问题被推到风口浪尖,倍受社会关注。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和《食品安全法》第55条对明星代言虚假广告有所规制。但实际中仍缺乏一定的操作性。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目前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相关法学制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指出其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消费者权益得到更好的实现,同时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更好地完善,促使广告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近年来,名人代言虚假广告的现象时有发生,而我国《广告法》对名人代言广告没有规定,因此,关于名人代言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问题倍受关注。为了完善我国广告立法,规范名人广告,进而明确名人代言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必须明确名人在代言广告合同中的法律地位,厘清名人代言虚假广告应负法律责任的法理基础,进而明确名人代言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2.
迅猛发展的网络广告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内容违法广告问题、虚假广告问题、广告骚扰问题,这些问题在传统媒体中同样存在,但在网络环境中更易发生。相关的法律规范的不完善是主要原因,如未明确将网络作为广告媒体;未将个人纳入广告发布者范围;未明确网络广告的专门办理;未禁止通过网络发布烟草广告;《广告法》与《广告管理条例施行细则》适用关系不明确。应当修改法律规范,建立广告诚信档案和悬赏举报制度,以此完善网络广告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3.
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聘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为其产品、服务代言宣传是众多企业的选择,广告代言人也成为一类新的社会群体。中国明星代言广告泛滥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们认为明星代言事故产品的事件屡次发生,他们不应该只知道拿代言费,更应该对此事件负责。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违法广告层出不穷,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消费起着错误的引导作用。违法广告行为制约着我国广告业的发展,造成了公众对广告产生了一种厌恶心理。从法律的角度分析,我国当前广告立法滞后,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管不到位,消费者相关的法律知识匮乏,维权意识淡薄,这些原因造成了违法广告在社会上的泛滥。违法广告行为亟需治理。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的违法广告现象非常普遍,针对这一问题,有学者主张修改现行广告立法。但笔者以为对现行立法进行修改耗时较长、成本过高。并不能够及时有效地缓解违法广告大量存在的“情况”,故而提出在不修改现行立法的前提下增强广告法干预力度的观点。本文试从我国广告法的发展、干预的理念以及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2条规定了虚假广告罪的客观要件,其中虚假宣传是其核心,但对虚假宣传没有进一步诠释,导致对虚假宣传理解不一。通过对虚假宣传与虚假广告类型的解析,界定了虚假广告罪中的“虚假宣传”应是违反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国务院制定的规制广告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广告内容作与事实不符的,足以让一般人陷入错误认识的信息传播活动。  相似文献   

17.
“送礼”广告借助于传统中送礼的文化资源,在传媒这种权力话语的推动下,通过预设强势话语结构,利用其中蕴含的礼仪、情感和互动的人际关系等文化意义,对大众进行推销、诱惑甚至进行逻辑、情感挤压,从而达到其商业目的。而对文化资源的借用及其影响和具有影响和塑造大众文化身份的传媒的社会责任,都值得审视和反思。  相似文献   

18.
大众媒介的广告法律责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法律对大众媒介的广告审查义务及违法责任的规定明显不足。强化大众媒介的广告审查义务、构建合理的大众媒介广告法律责任追究机制、加大对大众媒介发布虚假广告行为的处罚力度是扼制虚假广告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公益广告作为一种承担社会责任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价值观,也必然受中西方文化的制约而发展。西方的广告文化是一种外向型的文化,具有很强的扩张性和渗透性。中国的广告文化是一种内敛型文化,重国、重家、重情。所以根据国情的需要,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公益广告的发展方向上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