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从课题入门就是抓住课文的题目,从中演绎与揭示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再根据其主要内容找出概括段意的方法。如《飞夺泸定桥》一文,记叙红四团与敌人争时间,抢速度,英勇夺取泸定桥的事。课题直接点明了这个内容。分析段意时,可从课题中“飞夺”二字入手。提问:“飞”指什么?课文哪些内容写红四团“飞”?哪些内容写“夺”,“夺”指什么?原因经过与结果是什么?分析课题,引导学生先找出中心段,再找出其余的次要段,很快可以概括出:1.红四团向大渡河挺进要夺取泸定桥;2.红四团飞速前进,抢在敌人援兵之前,赶到泸定桥;3.红四团英勇夺取泸定桥;4.红军主力渡过大渡河,奔赴抗日最前线。二、从各自然段的中心句入门有的课文,脉络清晰,有一个中心句,抓住各自然段的中心句,然后再综合概括,就可以概括出各段的段意。  相似文献   

2.
《飞夺泸定桥》一文中十多处运用了具体数据 ,真实而生动地记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 ,红四团战士英勇夺下泸定桥的战斗经过。教学时 ,可以抓住一些具体数字 ,引导学生认真地算一算 ,想一想 ,比一比 ,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领悟中心。一、算敌我力量的悬殊我军夺取泸定桥的任务仅仅是由红四团一个团担负 ,而国民党反动派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 ,算一算敌我力量之比为 2∶1。若是将敌人增援的两个旅的援兵也计算在内的话 ,则敌我力量之比扩大为 8∶1。从双方力量的极大悬殊之中 ,我们可以体会到红四团的战士夺桥任务是多么的艰…  相似文献   

3.
《飞夺泸定桥》一文中的前半部分蕴含着两道运算题,这两道运算题非常巧妙地叙述了文章中的“飞”和“夺”两个重点。先说“飞”题。课文的第二和第三自然段交代了运算的两个主要条件:时间和距离。“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要在短短的一天一夜(24小时)内,完成夺桥任务,表明了时间十分紧迫。“时间只剩下二十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120公里”,这一句进一步交代了  相似文献   

4.
《老年教育》2011,(7):12-13
长征时,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第一军团二师四团先后由耿飚、卢子美、黄开湘任团长,杨成武任政治委员。红四团在长征中经常担负先头开路任务,在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突破腊子口等对全局具有重大影响的战斗中,红四团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杨成武同志生前在《忆长征》一书中,详尽回忆了红四团的长征经历。本栏目选登的是红四团在遵义会议召开前后的有关片段——  相似文献   

5.
师: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  相似文献   

6.
中医上,偏方对疑难杂症往往有独特的疗效。在语文教学中,巧用“偏方”,也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1.算一算。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数字是一种具有很强表现力的语言。对于课文中出现的数字,阅读时不能轻易放过,抓住这些数字间的关系让学生自主算一算,比一比,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学《飞夺泸定桥》一课,全文中先后出现了以下一组数据:“28日早上接到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120公里”,教学中抓住这些数据,让学生来算一算:红四团的战士要连续行军多少小时?每小时至少要行多少公里?计算中学生得出红军要连续…  相似文献   

7.
一、学习“神速”部分1.设疑探究,为什么说抢在敌人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2.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一词。(出示幻灯)①“关键”是什么意思?这里的“关键”指什么?②比较句子:时间只剩下二十多个小时,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120公里。时间还剩下二十多个小时,红四团离泸定桥只有120公里。A.自由读句子,说说这两句有什么不同?B.课文为什么选用第一句?C.指导有感情朗读,注意读好“只”、“还”,突出“关键”。3.那红军又是怎样把握这个“关键”,“飞”到泸定桥的呢?又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呢?默读课文4、5自然段,完成下面的表格:遇…  相似文献   

8.
在一次研究课中,一位教师教学《飞夺泸定桥》,别开生面地把板书的词语与示意图巧妙地配合在一起,给人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这样设计巧就巧在既突出了文章的重点,又突破了学生学习的难点.抢时间,攻天险,是全文的重点,抢时间突出一个"飞"字,攻天险突出一个"夺"字.红军北上抗日向大渡河挺进,为什么必须夺取泸定桥?这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示意图化难为易,把红四团和敌人抢时间、以及泸定桥为什么是北上抗日的必经之道都形象地表现出来了.这样,图文结合,达到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教学《飞夺泸定桥》的第四、五自然段“红四团的战士看到对岸的敌人点起火把,索性也点起火把,照亮了道路跟敌人赛跑,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这一内容时,学生提出疑问:“对岸的敌人为什么并不疑心?”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教师通常会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寻找答案。如,前文交待,“红四团  相似文献   

10.
一、化解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隐性数量词语学生不易理解,需要经过化解才能明白其在文章中的重要性。例如《飞夺泸定桥》一文,有这要一句:“时间只剩下二十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 120公里。”教学时,教师可抓住“二十多个小时”、“ 120公里”让学生演算,看看红四团的战士们每小时要走多少路程。如此寓数量词语教学于语文教学之中,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心,领悟红军英勇、顽强的高尚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二、比较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用数据来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变化的例子,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第…  相似文献   

11.
《飞夺泸定桥》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十册中的课文,课文按一定顺序讲述了1935年5月,红军在长征途中勇夺泸定桥的事情。全文语言简练,文字铿锵,气势磅礴,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也是学生极爱学习的一篇优秀课文。一、理解教材高屋建瓴课文首先讲述了红军北上抗日必须夺取泸定桥,泸定桥山势险峻,地势险要,桥下水流湍急,再加上两个团的敌人固守,给夺桥增大了难度。接着紧扣“飞赶”,讲红四团接到夺桥的紧急命令后,在时间只有二十多个钟头,而我军距桥还有120公里的情况下,冒着瓢…  相似文献   

12.
课文中的有些词语,看似平淡,实则含蕴深刻。如第十册课文中有这么四句:1、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蟋蟀的住宅》)2、筷子长的鲇鱼,手掌宽的鲫鱼,一条又一条不住地往岸上抛。(《可爱的草塘》)3、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面了。(《飞夺泸定桥》)  相似文献   

13.
借助插图探索思路。有的插图,图中蕴含着事情的来龙去脉。如《飞夺泸定桥》文中的插图,画的是红军冲过泸定桥的情景。可这样借助插图提问学生:这座桥是怎样的一座桥?图上画的是红四团战士过这座桥的情景,他们为什么要过桥?他们是怎样过桥的?过桥后又怎样了?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边读课文边看图,图文对照,就会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弄明白。自然,文章的思路也就探索清楚了。  相似文献   

14.
《飞夺泸定桥》一课,在第一节和第六节中分别两次对泸定桥地势险要的环境作了描写。为什么不将这两节中的环境描写合在一起写呢?只要我们细心地读课文,就会发现这样写的妙用。 第一,描写目的不同。第一节中只写了“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只要我们细心一读,就可知道;这是作者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写的,是在向读者作简单的介绍。第六节则不同,是作者站在红军战士的主观感觉的角度写的。红军战士经过二十多小时的急行军,抢在敌人  相似文献   

15.
《飞夺泸定桥》一文记叙了红军北上抗日途中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的壮举,表现了红军战士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气概。文章结构紧凑,描写生动,情节曲折,用词准确,是一篇非常精彩的课文,但是其中一些地方值得商榷。首先,一些数值说得太绝对了,虽然看起来比较真实准确,但却不合情理。例如:“时间只剩下二十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120公里。”“……到晚上7点钟,离泸定桥还有55公里。”在这里,“120公里”“55公里”无疑是非常精确的数值。对于军队行军作战,数字的绝对准确无疑是非常重要,但是结合红军当时的实际情况不太可能有这…  相似文献   

16.
《飞夺泸定桥》是小语教材中的一篇传统课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篇课文里的一个句子值得商榷。课文的第五自然段有这样几句话: “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对岸的敌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来宿营。红四团仍就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  相似文献   

17.
《飞夺泸定桥》记叙的是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机智勇敢地夺下沪定桥的故事。课文紧扣“飞夺”,着重写了“抢时间”和“攻天险”两个要点。一、“飞”——抢时间 1.抢时间的原因。当时,敌人早派“两个团”防守泸定桥,后又调“两个旅”赶去增援,而我军只有一  相似文献   

18.
骨干教师优质课竞赛开始了。我是第一批校级骨干教师,又是学校的中层干部,我再三要求自己:只能成功,不许失败。我选中了五年级的一篇老课文《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我对上好它很有把握。为了让教学过程万无一失,我设计了详细的教学环节,包括每一个环节的教师评价语言。每一个环节我都烂熟于心。课,按照事先的设计进行得很顺利。没想到,一上完,老师们纷纷向我质问:“大渡河在黄河上面吗?”“长江上游!”我自信地回答。“一个学生说红四团的战士在泸定桥上一不小心就会掉进黄河里去,你为什么不纠正呢?”“真的,我怎么没听见…  相似文献   

19.
六年制小语十册基础训练3第三题安排了这样的句子让学生认识: 1.红四团的战士看到了泸定桥只剩下了铁链。 2.他们发现一个孩子坐在河沟边上。十二册基础训练5第三题又安排了这样的句子让学生认识: 1.我叫他回来。 2.老师要求大家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20.
一、抓住文题,探明中心文题是文章的窗口,我们根据不同型的课文,抓住文章的题目,让学生反讨论,探视出文章的中心所在,再让学预习通读。例如《飞夺泸定桥》一课,课里“飞夺”是课文的中心所在。这里的飞”既表明大渡河天险难渡,又说明了务的艰巨性。指的是红四团跟敌人抢时间,飞速前进。“夺”字在这里既说出攻打泸定桥的艰难,又表明了红军战士的无畏、拼搏精神。指的是红军战士英勇奋战、强攻猛打。指导学生阅读时抓住“飞夺”这条主线,教师加以引导,课题为什么用“飞夺”?各指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让学生预习通读课文,反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