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瞿汉忠 《江苏教育》2005,(5B):21-22
因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长而引起心理极度烦躁或产生逆反心理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小学毕业班虽无升学的压力,但有合格率的指标,故“上不封顶,下要保底”成了众多教师的复习策略。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 不需要坐班一向被认为是在大学任教的一个“职业优势”。但部分大学也在近两年开始在全校范围实行丁一项新制度——教授坐班制。在中学,特别是县区的高中,教师普遍实行坐班制。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县区的教育局都向各中学下达了升学指标,为了完成任务,学校领导相应地向各班下达了指标,于是,领导和老师都像加足马力的机器一样拼命地想方设法地工作着,教师也像工厂里的工人一样实行坐班制,除上课时间外,  相似文献   

3.
林慧 《江苏教育》2007,(19):53-53
有一位教育家说:“不想当教学艺术家的教师不是好教师”,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认真体会其中“艺术”二字。我们现在的班集体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管理的对象都是些有思维、爱活动、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优化环境中学习、成长呢?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中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近日北京开展了快乐教师行动。快乐教师行动在小学教师中成效明显,而面对升学和素质教育变成硬性考察指标的双重压力,中学老师培训之后依旧很难“快乐”,很快恢复了过去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始终处在学生“一考定前程”,教师业绩以“学生考试成绩来证明”,学校“升学指标最硬朗”的社会评价导向中;人们对学生、教师、学校的评价都是围绕着“平均分、升学率”的指标来进行;德育工作往往是处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从小学到大学,反复教育的结果却是塑造出的学生“言行不一、表里不一”,“知、情、意、行”不能和谐统一,价值判断与行为取向发生背离。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从事学校管理工作多年,认为学校德育的内容、形式、方法缺乏和谐,是造成教育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前,省教育厅下发通知,要求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通知中提出了“十项规定”:一、不得下达升学指标。各级教育部门要科学全面地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工作,不得给学校、教师下达升学率指标。二、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不得随意增减课程门类、难度和课时,不得增加周活动总量。三、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小学生在校活动时间每天不超过6小时,初中生不超过7小时。  相似文献   

7.
脑筋仍需转转弯河北盛子强在一次在村职教研讨会上,一位校长在谈到如何解决农村职教农林牧专业“滑坡”问题时说:“如果每年给我30%的对口升学指标.再加上一些招工招干名额.我一定会解决现在的生源不足、流失率高的问题。”此论一出.便得到多位校长首肯.令人吃惊...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重课内轻课外,为分数,为应试,为升学,作文内容与学生生活脱节;基本上是教师出题学生写,学生习作教师改,导致学生被动作文,心态消极,生编硬造;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写作指导上,可是收效甚微,学生仍然怕作文,厌烦写作文,不知道怎样写好作文。近年来,还有更急功近利的做法:举办“快速作文法”“爆炸作文法”“...  相似文献   

9.
黎水建 《考试周刊》2012,(64):135-135
减负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学生的作业、练习量都要得到切实的控制。然而来自学校的升学指标的压力却有增无减,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提高学生的成绩,课堂将成为老师们的主战场。在这一新形势下,如何最大限度地优化课堂、提高物理课堂的效率,就成了摆在中学物理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都强调关注学生需求。学生需求可以分为认知需求、情感需求和升学需求。那么.高中学生的这儿种需求在课堂学习中有怎样具体的表现呢?问题设计是课堂教学中一种极为重要的手段,教师应该如何通过问题设计来满足学生的这些具体需求呢?下面结合这两个问题,从四个方面谈一下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丁来瑞(31岁,山东省临沭县职业中专一级教师、副校长):中等职业学校尤其是职业高中学生“对口”升学有利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应积极稳妥地扩大“对口”升学规模。首先,“对口”升学是贯彻落实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的重  相似文献   

12.
90年代初,江苏省教委发文要求全省各中小学校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海门市作为全省最早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县(市)之一,首先在小学教育中进行了一场深刻而系统的革命.经过六年多的艰苦努力,已取得明显效果.改革升学、评价促进素质教育面对升学、考试、分数带来的“三偏”现象,海门市于1991、1992年便瞄准这一应试教育的终端环节,试图就此切入,挣脱“怪圈”.经过反复酝酿,终于在1叨3年初出台了《关于改革小学升学、考试、评价的办法人明确取消省重点海门中学的初中部,取消小学升学统一考试,初中招生坚决实…  相似文献   

13.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教学训练中的“听、说、读、写”之“说”理应与“听、读、写”受到同等重视。但是由于在决定学生升学的考试中鲜有考到“说”的内容,教师也就认为“说”的训练是得不偿失的做法。尽管教科书中对“说”的训练作了具体可行的要求和安排,但在教学实际中,教师是很少舍得花时间进行训练的,对“说”的训练不是放弃,就是淡化,导致许多学生“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许多地区,地理是非中考科目,面对升学的压力,学生大多把精力用在中考科目上,要想学生在课外多花点时间“探索”一下地理,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针对这一状况,我们广大地理教师只能通过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努力提高效率来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5.
第一,片面追求升学率。“应试教育”的出现是传统教育在当代的复活和强化。在一切以升学、学历为标准的强大政治攻势和舆论压迫下,社会的整个观念发生了逆转。社会对教育的评价主要是“升学”,家庭对孩子的希望看的是“升学”,孩子对未来的幻想寄予的是“升学”。“升学”的绳索牵动着教师、家长和学生的灵魂。由此带来的是不顾一切手段、不惜一切代价地抢过独木桥。  相似文献   

16.
青青 《山东教育》2007,(4):62-63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面临道德冲突的困惑。例如,对于补课,教师明知道过多的补课会减少学生的休息时间,不利于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但升学指标、考试成绩的压力又迫使教师不得不争着挤占学生的课时。诸如此类的现象屡见不鲜。就冲突实质而言,乃是教师选择成为“理性人”——最大化个人利益,  相似文献   

17.
示范高中"示范"作用的偏差与纠正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目前示范高中“示范”作用的偏差 1.“示范高中”体制沿袭了计划经济下重点高中模式——升学化。目前不少“示范高中”就是重点学校,它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20世纪80至90年代,重新恢复、层层设置、争相创办的重点学校加剧了中小学教育的失衡和升学竞争,加剧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人为制造了一大批“差校”、“弱校”,严重违反了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所要求的教育公正和机会均等。同时,曲于“示范高中”的“示范效应”,升学竞争层层下移,从高中下移到初中,进而下移到重点小学乃至重点幼儿园,这种异常现象使中国当代的应试教育登峰造极。  相似文献   

18.
自今年暑期开始,一场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新政”在全省强势推行。严禁下达升学指标,严控学生在校时间.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严格规范考试和招生管理,严格制止义务教育学校违法办学行为——“五严”成了不可触犯的雷区,谁踏人,谁引爆,受查处,遭通报。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农村中学较为普遍地存在着的办学思想不端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极为严重。由于农村家长的素质相对较低,再加上农村所处的特殊的社会环境.很多农村中学较为普遍地把教育办成单纯的升学教育,不管完中还是高中,只要能多上几个本科.多上几个重点大学就算是功德圆满.而周围的群众也把这个做为学校好坏重要标志,种种因素都影响了学校的办学方向,直接导致广大教师只重视少数升学有望的“尖子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素质提高;在培养途径和方法上.存在着脱离生产、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学生实际的倾向。从根本上违背了教育的客观规律。导致教师担心全面推行课改会使学生出现“高能低分”现象,难以应对当前的升学检测压力和社会压力,于是,为了面对各种困难和上级的要求.对课改只是停留在表面工作上,在上一些公开课、示范课时应付了事,落不到实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我校本学期的毕业生指导工作是比较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的。一开始我们先组织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指导中小学毕业生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问题的通知”、“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劳动生产宣传提纲”、“张奚若部长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升学就业和学龄儿童入学问题的发言”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