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明朝政府对妇女实施的封建教育与旌表制度,强化了明代妇女把节烈作为生活价值的“上乘”选择,使得明代贞节妇女比以往过着更悲惨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笔者分类考察了《元史.列女传》[1]所载的贞节妇女生活状况,结合当时社会对妇女守节的实际认同程度,探讨了元代婚俗、政策、法律及理学传播等几方面对元代妇女贞节观的影响;认为终元之世,元代社会(包括妇女本身)的贞节观是比较淡薄的,只是到元代中期以后才略有所加强,体现出元代妇女贞节观的渐变特色。  相似文献   

3.
明朝政府对妇女实施的封建教育与旌表制度 ,强化了明代妇女把节烈作为生活价值的“上乘”选择 ,使得明代贞节妇女比以往过着更悲惨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唐代社会虽不以再嫁为耻,但唐代妇女的再嫁并不普遍,贞节观仍然是保守的,这可从大量的墓志中得到证实,上层宗室贵族深受胡族的影响,形成了与下层妇女截然相反的贞节观念,但这并不是社会的主流。唐代社会妇女保守的贞节观,成为后世妇女贞节观念的滥觞。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列女传》和《女诫》两部著作,检视了汉代的贞节观。不论是从写作目的,还是具体内容来看,这两部书的用意都不是专门针对妇女的贞节问题;书中有关内容不过是沿用以往有关贞节的言论。文章认为两汉时期并没有出现新的系统化的贞节观念;在贞节观这一问题上,两汉时期也并没有表现出比以往更加严格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从先秦到秦汉,我国的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剧烈的社会变革,整个社会的妇女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贞节观念、婚姻观念、男女两性关系三个方面。而引起变化的原因则主要是父系制社会取代母系制社会、适应父权制社会发展的各种制度保障及伦理规范的熏陶以及变革中所谓的“经验”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第一个把妇女“贞节”由道德提倡变为法律强制。他采取种种措施倡导贞节,反对淫乱。秦始皇选择如此的妇女政策的主观原因,在于他青少年时代的特殊经历及由此造成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8.
夏商周时代。在以父权为中心的私有制家庭取代以母子血缘为核心的自然形态的过程中,贞节观念产生了。秦、汉以后,开始崇尚女子贞节,对女子婚前守贞的要求逐步强化。秦朝和汉朝采取处罚和奖励的措施劝导贞节,贞节观念渐渐衍变为片面针时女性的要求。当然,总体上秦汉时期的贞节观念还较为宽泛。汉代记录女性事迹的文献,由刘向的《列女传》、班固的《汉书》到班昭的《女诫》,实现了女性人格由胆智才华为重向贞顺节义为重的转型。  相似文献   

9.
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贞节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是个乱世时代,统治阶层和精英阶层,都意识到肃严贞节观念的重要性,女子的贞节被反复强调,并出现了女子由守节到开始殉烈的趋向。隋唐时期,进一步加强礼教,妇女的道德标准进一步强化。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观,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并实现了由礼入律的转变,贞节观念在唐代经历了不断趋严的势头。但总体来看,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贞节观念仍比较淡薄。  相似文献   

10.
辽代风俗有别于中原王朝,其妇女形象也与同时期的北宋有所不同,她们或以诗文才华出众,或指挥军队杀敌立功。建国伊始,辽朝妇女的贞节观念较为淡薄,但在与北宋的长期共存中,这一现象到辽代后期有所变化,特别是在汉族妇女之中。  相似文献   

11.
刘向《列女传》中的女性伦理思想主要表现为:对女性所扮演的“民”、女儿、妻子、母亲、儿媳等各种社会角色提出伦理要求,而对女性的各种伦理要求又以“礼”、“义”为价值取向。《列女传》的女性伦理思想在历史上既有积极意义,又有消极影响。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对责任和义务的高度自觉、以心安理得作为为人处世的价值目标。消极影响亦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婚姻关系中的男尊女卑倾向、过于看重“礼”、“义”的形式而不知变通。  相似文献   

12.
抄本《明史列传》的撰者被定为徐乾学是错误的。该书卷首韩方卓的跋文失误颇多,不足以证明此书为徐乾学所撰。有关徐乾学的传记资料和明史纂修的史料亦可印证徐乾学未曾撰写过《明史列传》。将该书与万斯同的《明史》和王鸿绪的《明史稿》比较后,确认此书系后人将上述两书的诸臣传中各抄录一部分组合后,另题名为《明史列传》。  相似文献   

13.
明朝是产生节妇烈女的高峰朝代。《宣府镇志》记载的列女群体受边镇豪侠尚武风气及文化教育不够发达等因素影响,呈现出军烈属多、寿考不一等特点,映射出明朝中前期边镇列女的群体生存状态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明清徽州妇女节烈现象突出。节烈妇女是指因满足一定条件而受到朝廷或地方官府旌表的女性,有节妇、贞女、烈妇、列女之分,节妇守节、贞女守贞行为方式亦不同。许多贞节妇女在孤寡无依的情境下,承担起家庭义务,为家庭、为徽州商业的壮大,乃至为徽州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明代平民女子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的受教育状况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礼教教育束缚了她们的思想;迫于生计,技能教育有所发展;文化教育却非常滞后,使得我国女性长期处于愚昧落后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明代统治者非常重视对女性的教化,他们从四个方面着手,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自上而下的教化体系,使女性教育与贞节观念得以普及:第一,重视女教书籍的创作与出版发行工作,官方、民间女教书繁荣;第二,利用旌表制度来引导女性的忠孝节义观念,重心向社会下层倾移;第三,利用民间信仰治理基层社会,女教藉此深入人心;第四,重视宗族家庭对女性的教化,尤其强调节烈观念.这一教化体系的建构使明代女性在中后期社会出现巨大变化时,价值观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7.
明代华北地区贞节观念的形成经历了辽、金、元时期的积淀,虽然目的同为激劝风俗,但明以前妇女贞节观与明代有甚大区别。明代华北地区已经出现了列女群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她们的形成与分布有其自身特色,这与当时重要的社会背景相联系,同时也受当地忠烈风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明朝开国之君朱元璋的独特身世,使其对汉高祖刘邦高度认同,由此兴起了一场《汉书》经典化和刘邦神圣化的运动,《汉书》从史学意义上的典籍一跃而为政治意义上的经典,刘邦也从宋元时的无赖形象陡升至圣人和偶像的地位。这一运动对明代君臣的行为取向、政策指向、史学倾向和文学转向等各个方面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明清贞节观念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时期,明清时期徽州节烈现象与其他地方相比,尤为突出。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明清节烈风气特别是徽州妇女节烈现象形成的原因,但普遍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明清徽州节烈妇女的主观因素。其主观因素主要表现在对贞节伦理的守护、对家庭责任的担当、对困窘生活的逃避以及留名传世的愿望等几个方面。明清徽州这种突出的节烈现象是贞节观念的强化,国家与徽州地方宗族所制定的各种相关制度和采取的措施,并结合女性自身的因素,共同产生的合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