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来一直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发行“黄猴”?“黄猴”的发行量究竟是多少?为什么不公布它的发行量?  相似文献   

2.
张绍先 《集邮博览》2008,(12):28-29
集邮,难道只是为了爱邮票吗?从我的长达六十多年的经历和感受,不是这样的。简单的爱邮票,恐怕正是现在有的集邮者半途而废的真正原因。我清楚地记得,我开始集邮是在1944年前后,那时我已经8岁,在重庆张家花园小学上学,那时的"家庭作业"绝对  相似文献   

3.
杜朝平 《集邮博览》2011,(11):62-63
马任全(1908~1988)。江苏常州人,他是我国著名的集邮家,曾担任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二届副会长,上海市集邮协会副会长、顾问。1931年,马任全毕业于沪江大学,后协助其父马润叟经营顺昌石粉厂从事化工矿物研究。青年时代开始集邮,专集中国邮票。曾任新光邮票会理事。对中国邮票做了大量收集研究工作,与其父合编中英文对照的专著《国邮图鉴》,还著有《国邮手册》。  相似文献   

4.
《集邮博览》新开了《名人与集邮》和《50年记忆》两个专栏,两个栏目的开篇之作分别是:《冰心给我的签名》和《抗美援朝时期的邮品》。读"开栏语",深感编辑对读者的阅读要求及阅读兴趣的了解和把握都十分准确。  相似文献   

5.
我认识《集邮博览》是在2008年。我借参加北京奥博会邮展之机,去马甸邮市逛了逛。看到了奥运专题版《集邮博览》,很是喜欢,就买了一本。这是一本大众化的刊物,既专业又让人感觉很亲近,因此每逢出差或旅游,我都随身带着,翻翻看看。独享其乐!没想过要给《集邮博览》投稿,毕竟它是大刊物,仍觉得投稿、发表是很遥远的事情。直到2011年3月,安徽题材的邮票《儒林外史》发行之际,酷爱安徽历史的我突发奇想,是否可以探究—下《儒林外史》邮票的主要原地,也投—下稿?于是写了篇《探寻〈儒林外史〉邮票的主要原地》通过电子邮箱发给了《集邮博览》,  相似文献   

6.
乐乐 《网球天地》2012,(1):102-103
国内青少年学习网球大致有三种背景:一是自己感兴趣、拜师学艺;二是父母对网球感兴趣,带孩子学网球.希望孩子将来能成为网球运动员;三是父母让孩子能学会一项高雅的运动,顺便锻炼身体,将来并不指望孩子在网球运动中有大作为。这三种类型的孩子,学习初衷各有不同.起初孩子或父母可能没有明确的目标,但经过三四年的基础训练和比赛.如果能继续坚持打网球,教练就有责任为孩子设定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