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发现,中学教师明显存在职业倦怠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社会方面的因素也有个人方面的因素.消除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对策是:优化社会环境,把外部威胁降到最低限度;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教学的综合能力;通过各种途径维护心理健康;通过反思提高自身素养,改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志英 《教育探索》2005,(12):114-115
中学教师普遍存在教师职业倦怠,并在生理、心理和行为上体现出来。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是过高的社会期望、过重的工作负荷、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社会比较失衡、不良个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必须从社会、学校、教师个人等三方面综合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3.
宗岚  刘毅  马会梅 《文教资料》2008,(17):96-97
中学教师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其职业倦怠显著高于小学教师,主要原因是社会对中学教师角色的期望高,工作负担重,责任重大造成的心理紧张,以及工作成效的延迟性带来的成就感降低.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对策: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开展校本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建立全面的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与绩效考核办法,通过教师博客缓解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4.
龙雪凤 《考试周刊》2009,(33):15-16
本文就职业倦怠概念、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对中学教师职业倦怠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并对如何解决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对工作任务的退缩、不负责任、情感的衰竭,以及各种各样的心理症状,如易激动、焦虑、悲伤和自尊心降低等。这种状态在根本上是由一种不平衡感引起,觉得从事的工作任务永远不会结束,工作总是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这种现象如不及时消除,势必对教育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学校与教师都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一、出现职业倦怠的成因1.职业倦怠与教师教龄随着教龄的增加(教龄5~15年),教师的教育成果不断积累,成就感会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6.
职业倦怠是个体在体力、精力和能力上都无法应付外界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1]由于近年来教育事业越里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重视,教师的压力在日趋变大,教师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问题.本文主要以中学老师为例,通过文献研究法,数据分析法,信息研究法来对审视当代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分析其表现,原因以及给以合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自我调适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倦怠(burnout)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在1974年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一个概念,指在助人行业(helping profession)中,个体的体力、精力、能力无法应对工作要求而产生的一种身心俱疲的状态。职业倦怠有三个特征:情绪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即感到能力耗尽用完;性格解体(depersonlization),表现为冷酷、麻木、非人格地对待来访对象;缺乏个人成就感(lack of personal accomplishment),即觉得无效能和缺乏适应感。  相似文献   

8.
教师职业倦怠作为职业压力的一种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消极的作用。中学教师是职业倦怠感的高发人群,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对学生的成长和教育的发展有巨大的消极影响。文章分析了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缓解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找出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并探究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的内容入手,总结了当前我国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梳理了解决职业倦怠问题的策略,分析了今后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趋势,以期为了解并缓解我国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学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中学教师直接参与教育教学,工作内容枯燥、重复,还要面对高强度的升学压力,同时也要陪伴青少年在其成长的关键时期。中学教师在学校管理、社会舆论、自我要求的多重高压下,极易产生职业倦怠。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会影响教师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也会极大地影响其生活和工作质量。如此种种不良如若不及时找到原因,采取措施消除,对中学生的成长发展会造成恶性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当前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文章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E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95名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进行调查,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低成就感、情绪衰竭、去个性化,职业倦怠各维度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第二,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两个维度与SCL-90各个维度及总分均呈显著的正相关,低成就感维度与SCL-90的躯体化、强迫症状和恐怖三个维度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第三,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维度和去个性化维度能显著正向预测SCL-90各维度及总分,低成就感维度能够显著负向预测SCL-90的躯体化、强迫症状和恐怖维度。从上述发现得出如下结论:(1)中学教师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其中在低成就感方面最为严重;(2)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影响。因此,可以通过降低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采用修订的MBI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对呼和浩特市260名中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呼市地区教师的职业倦怠整体上并不严重,但还是普遍存在。在情感衰竭维度上女性教师显著高于男性教师,年龄在30—40岁的教师显著高于其他年龄阶段的教师,教龄在6—10年间是教师职业倦怠最严重的阶段,重点中学教师在成就感维度上显著高于非重点中学教师,学历、是否是班主任、是否带毕业班,对于教师职业倦怠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职业倦怠是个体在体力、精力和能力上都无法应付外界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以中学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的方法考察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及对学生的影响,发现教师职业倦怠对学生的学习和生理心理健康发展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分析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教师职业的特点、各方面对教师的评价以及教师的个人因素。克服教师职业倦怠,既要通过教师个人自身努力,同时社会各界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领导也要予以深切的关注和积极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职业倦怠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职业倦怠(burnout)是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职业倦怠由美国心理医生费登伯格于1974年首先提出。我国对职业倦怠的研究也很多,尤其对于教师和护士这两个行业的职业倦怠研究尤甚,本文在此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阐述了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在不同层面的具体表现,然后探析了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包括社会层面加强支持、学校层面优化管理、教师层面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7.
黄军辉  林群  余桥 《文教资料》2009,(33):142-143
文章综合多方面的专业研究.结合具体的地域(四川省).对形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具体表现、目前现状等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了形成这一特征的危害性。并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旨在对存在这一问题的个人和集体有所帮助.从而为农村中学教师教育政策改革提供情报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逐渐增多,但专门研究教师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关系的文章并不多。本文通过对352名中学教师的问卷调查,分析和研究了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小学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我国教师正在承受着巨大身心的压力,热情耗尽,身心衰竭,这种以职业而产生的倦怠情绪对学校教学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就此进行研究和探讨,希望寻找倦怠之源头,从而为改进教育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王芳、许燕编制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感问卷对174名中学教师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1)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已经出现.情绪衰竭最为明显。(2)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有两个高峰期,分别位于教龄6—10年和16—20年两个阶段。(3)教授高考科目的教师的倦怠程度明显地高于教授非高考科目的教师;教授文科、理科的教师个人成就感明显地高于教授综合科目的教师。(4)性别、职称、班主任、任教班级类型对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不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