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处罚与奖励一样 ,是管理者管理行为中常用的激励手段 ,通过对被教育者施以痛苦和剥夺部分需要 ,达到制止被管理者与群体目标不一致行为 ,肯定与鼓励符合群体目标行为的目的。青少年时期的中小学生还是未成年人 ,由于他们知之不多 ,经验甚少 ,加上生理心理发育的阶段性特点 ,他们想做或认为可做的事 ,或他们应做而未做的事 ,大多是儿童式的错误 ,有时甚至是恶作剧 ,犯错误是难免的 ,因此 ,只有当采用说服、感化、暗示等手段教育不能产生作用时 ,才不得不使用处罚 ,是教育者在无奈之下的最后选择。所以实施处罚教育时 ,教师不仅需要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群体是指在意识、行动上相互发生联系或影响,为共同目标协同活动的一群人。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对群体的心理功能提出了“群体力学”概念,认为群体的行为并不等于群体各个成员个人行为的简单算术和,它包含着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以及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行为状态。“攻心为上”是我国古代已有的心理教育方法,它同样适用于今天的班群体心理教育。学生群体天天生存在同一环境中,他们大多数人身心特征又较为接近,如果老师能注重起学生的群体心理引导和塑造,就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将班群体目标与学生个人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学…  相似文献   

3.
群体是指在意识、行动上相互发生联系或影响,为共同目标协同活动的一群人。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对群体的心理功能提出了“群体力学”概念,认为群体的行为并不等于群体各个成员个人行为的简单算术和,它包含着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以及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行为状态。“攻心为上”是我国古代已有的心理教育方法,它同样适用于今天的班级群体心理教育。学生群体天天生活在同一环境中,他们大多数人身心特征又较为接近,如果老师能注重对学生的群体心理引导和塑造,就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1.将班群体目标与学生个人目标紧密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4.
惩罚是对过错行为的处罚或制裁.人们为了保证法律和社会规范的严肃性和有效性,经常会对有违犯法律规范的行为者采取惩罚的手段.教育者为了保证教育的有效性和教育工作的有序展开,在必要的时候也使用惩罚.实际上,我们大概看不到一所完全没有惩罚的学校,因为那样的学校很容易沦为无法有效达成教育目标的混乱学校.  相似文献   

5.
所谓惩罚,无非是施以痛苦及剥夺需要。惩罚与奖赏一样,是管理者管理行为中常用的激励手段,目的是制止被管理者与群体目标不一致的行为,肯定与鼓励符合群体目标的行为。在管理行为中,两者缺一不可。因此,在一个群体中,有人受奖、有人受罚是正常的,优胜劣汰也是奖惩的体现。教师将惩罚作为一种管理手段无可非议。惩罚的威慑力使学生的错误行为得到遏止,也使其他学生通过“榜样学习”得到间接经验,不敢犯类似错误。  相似文献   

6.
阅读活动,作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促进自身完善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总要受到阅读者一定动机的左右。这种源于自身或外部需要的阅读动机,影响或制约着读者的阅读行为,并决定其阅读的内容和目标。阅读目标是读者(大学生)产生阅读行为的立足点。读者的阅读过程就是按照阅读目标的要求,不断缩小自身水平和目标水平之间的差距,最终达到心理预期效果的过程。因此,明确自身的阅读目标,对于保证阅读行为的进行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于思想正处于由不成熟转向成熟阶段的青年大学生来讲,这一点尤为重要。忽视了阅读目标,阅读行为就可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1999—2012年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有关我国游客不文明行为相关研究文献的搜索,并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和评述,尔后得出结论:第一,大多数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都能自觉遵守旅游规则,做到文明旅游,只有少数游客不遵守旅游规则,做出了不文明行为,因此,少数不遵守旅游规则的游客是旅游过程中产生不文明行为的直接责任人。第二,我国政府旅游主管部门、交通管理部门、文化教育管理部门以及酒店、交通、旅行社、旅游景区(点)、旅游商店、娱乐场所的管理者和员工等,没有尽到相应的管理和服务责任,他们对少数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做出的不文明行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三,加大对做出不文明行为的游客处罚力度,只是达到游客文明旅游的一种手段。使用这种处罚手段必须是有条件的,否则,这种处罚手段的使用就是不合理的,对做出不文明行为的游客进行处罚也是不公平的。第四,树立正面典型,弘扬文明精神,采取各种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游客以旅游志愿者为榜样,争当文明旅游人。第五,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应设计出一套科学的、具有系统性的旅游管理程序,做好游客的教育和引导工作,提高旅游管理者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加强旅游舆论监督,使少数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从人们的视线中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8.
自律是个人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评判自己的行为,从而规范自己去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或避免自己认为不应该做的事.  相似文献   

9.
陈友庆 《天津教育》2002,(12):23-25
小学生的从众是指小学生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使自己在观念和行为上改变初衷,而向与大多数同学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在教育实践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也会跟着其他同学干出违反校纪、班规的事,甚至会有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事发之后,他们也说不清为啥会跟在别人后面那样做。这便是从众心理的一种表现。当然,由于一些好学生的表率示范作用,也会激发其他同学的模仿行为,从而促进了集体目标实现和个人目标的实现。可见,小学生的从众心理应该在学校,特别是班集体教育中引起足够的重视。一、小学生从…  相似文献   

10.
行为目标是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关键词之一。它是制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教育目标的核心。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泰勒详细介绍了行为目标的相关概念,及与它相关的需要与兴趣等因素和基于行为目标的评估模式。  相似文献   

11.
行为目标是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关键词之一。它是制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教育目标的核心。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泰勒详细介绍了行为目标的相关概念,及与它相关的需要与兴趣等因素和基于行为目标的评估模式。  相似文献   

12.
行为目标是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关键词之一,它是制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教育目标的核心.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泰勒详细介绍了行为目标的相关概念,及与它相关的需要与兴趣等因素和基于行为目标的评估模式.  相似文献   

13.
所谓惩罚,无非是施以痛苦及剥夺需要。教育中根据需要让被教育者有痛苦的经历及剥夺他们应有的权利都属于教育惩罚行为。教育惩罚是对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布鲁纳称之为负强化。目前的教育惩罚大体可分为精神类惩罚与行为类惩罚。前者如扣操行分或纪律处分(警告、记过等等),后者如将严重影响课堂秩序的学生请出教室让其反思其过、对做卫生不认真者罚其重做等等。这些惩罚与尊重学生并不矛盾,正如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确定整个惩罚制度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他。惩罚与奖赏一样,是教育…  相似文献   

14.
责任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雨芳 《上海教育》2002,(14):27-28
中学生责任教育是对中学生进行以“责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以唤醒他们的责任意识,激发他们的责任情感,培养他们履行责任的能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责任行为。所谓责任,是指份内应做的事,是应承担的职责、任务与使命,是对职责、任务、使命的确认与承诺。责任教育的最终结果,就是使中学生形成高尚的责任意识,自觉的责任行为。我校责任教育的目标是:树立自主选择、自主管理观念,对自己行为负责;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集体的观念,主动向他人学习并对他人负  相似文献   

15.
刘玲 《教育艺术》2006,(8):30-31
养成教育的施教者从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出发,给教育对象制定适当的教育发展目标,为实现这一教育目标而坚持采取适当的教育手段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的一种教育形式。顾名思义,养成教育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我们不断坚持、不断探索,从而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有耐心,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养成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在指导我们教育和训练弱智儿童方面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由于弱智儿童存在不同的身心缺陷,因而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行为问题就相对较多,诸如缺乏应有的是非观念,行为的自觉性较差等。纠正弱智儿童的不良行为,培养其良好的思品习惯一直是困扰我们弱智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问题,我利用“包班制”、这一便利条件,加强了中度弱智儿童思品行为养成教育的探索和尝试,现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简单地谈谈自己对养成教育的一些理解和感受。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惩罚是必要的。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惩罚是对过错行为的处罚或制裁,是人们为了保证法律和社会规范的严肃性和有效性,对违反法律和规范的行为采取的手段。近些年,随着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人们对教育中的惩罚给予了越来越多的批评。如何看待惩罚的教育价值以及在现时代如何合理地使用惩罚。成为广大教师和家长必须直面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用实验室观察法获得2岁儿童母亲的教养行为和儿童4岁时的自由游戏资料。母亲的教养行为包括教养目标(是否鼓励独立和是否鼓励与母亲接近)、教养策略(高压力策略和低压力策略)和敏感性,儿童行为主要考察自由游戏情景下的旁观行为和无所事事,作为儿童行为抑制的表现。结果表明2岁时母亲鼓励儿童独立和不鼓励儿童独立的教养目标、高压力教养策略的使用和敏感性与儿童4岁时的抑制行为相关显,母亲的敏感性能显预测儿童的抑制行为。  相似文献   

18.
学校领导行为探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校领导行为是学校领导在决策、计划、传播、创新等职能活动中的领导与管理行为,对学校管理活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学校领导行为具有示范教育性、灵活多样性、情感性、影响的深远性等特征;表现为系统取向和个人取向两种行为方式,12种基本领导行为。正确地选拔、考核和培养学校领导人员;在立法或行政监察规章上对学校领导运用职权的失误行为提供认定与处罚依据;形成并完善监督机制;营造道德教化和行政道德氛围,提高学校领导的道德修养,是防止学校领导在运用职权时出现滥用权力、渎职、权力无为等失误行为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一、如何理解过程与方法目标 过程与方法作为教育目标是一种全新的提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对此,人们理解不一,困惑颇多。有一些人甚至反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提法,认为过程与方法只能属于“走路”“过桥”“乘车”,是“行为”,不是“目的地”和具体目标。由于认识不一致,因此在落实三维目标方面必然会出现一些行为上的偏差。  相似文献   

20.
谭泽群 《教书育人》2014,(12):10-11
在现有学校工作中,有一种倾向似乎已存在十几年,抑或更长时间,那就是对老教师群体的忽视,甚至否定。虽然此现象在以往教育媒体中多有提及和提醒,但时至今日,仿佛收效甚微。从目前不少学校的教学行为、工作要求、评价目标看,老教师的精神需求,劳动价值取向等还是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体现,他们常被忽视或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